粽子最好吃的做法,配料和包法都手把手教你,跟着做一次就成功。又是一年端午,家家戶戶都張羅着包粽子,使得整個小巷都充斥着粽葉與糯米的清香味。在我的童年時期,端午節過得更是熱鬧,小孩在旁邊追逐打鬧,大人圍在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這樣美好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隻能将思念寄托在節日裡,其實每到端午節回憶起這些溫馨往事也是很幸福的。
我家端午節的傳統是包肉粽子,我記得我第一次包粽子,還是奶奶教的,雖然當時包得不堪入目,但還是很好吃。五花肉的油脂滲到糯米裡,油潤豐富的味道和粽葉的清香融合,化解了肥肉帶來的膩,每一口都能從中獲取滿足感。直到現在,我心裡還是覺肉粽最好吃。現在我就把我家傳統的粽子配料,以及超詳細的粽子包法分享給大家,相信聰明的你看一遍就會了。
【食材配料】:糯米500g,紅豆200g,芸豆100g,五花肉100g,粽葉,棉繩。生抽,鹽,耗油,料酒,生姜。
【做法步驟】:1、把糯米、紅豆、芸豆洗淨,用涼水隔夜浸泡。五花肉切成拇指大小的塊,放入生抽、鹽、耗油、料酒、生姜,抓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隔夜冷藏腌制。
2、第二天,把泡好的糯米、紅豆、芸豆混合在一起,再加入2勺鹽,3勺生抽攪拌均勻。
3、把粽葉擦洗幹淨,剪去比較硬的葉梗,然後放入沸水中焯燙兩三分,粽葉燙軟後鐘撈出備用。
4、所有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包粽子了。其實包粽子非常簡單,我把最經典常用的四角粽包法分解成了6個步驟。不會包的小夥伴可以邊看邊學了。
第一步:在粽葉三分之一出翻折,再繞半圈做出一個漏鬥形狀。
第二步:舀一大勺糯米放入漏鬥中填滿底部,再用筷子把糯米戳幾下讓糯米更緊實,接着往中間放入一塊五花肉,上面再放兩勺糯米把肉蓋住,料放完後,用勺子壓實。
第三步:把較低的兩邊粽葉往中間按壓,然後把較長的一面粽葉翻折過來蓋在封口上,最後把多餘的粽葉捏合,折向一邊,一個粽子的粽子形狀就做好了。
第四步,固定住棉繩的一端拉直,使棉繩垂直于粽葉封口處,在粽子中間纏繞三圈,最後打個死結,一個完美粽子就包好了。
5、把粽子擺入鍋中,再加入足量清水,要确保水沒過粽子。然後開大火把水燒開,再轉最小火,煮3~4個小時,煮的過程中要不時查看,水變少了要及時添水。
6、粽子煮熟後,再關火焖半個小時,即可出鍋。放涼就可以開吃了。
今天的包粽子教程就分享到這裡了,你學會了嗎?喜歡我的内容記得關注我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