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13 02:13:39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

從“一面之緣”到“朝夕相處”

2021年3月,我在上海參加了 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在添可的展台,第一次看到了這台名為“食萬”的自動烹饪機,算是和它有了“一面之緣”。

彼時添可洗地機風頭正盛,看着展台上一整排自動烹饪機“大秀廚藝”,我敏銳地意識到,這玩意兒極有可能成為添可的又一個爆款。隻是我沒想到的是,一年後我竟然會把它“請”到家裡,從此“朝夕相處”。

小五千的價格說貴不貴,随便請個阿姨在家做一個月飯可能都不止這個數——但畢竟不是人人都請得起阿姨,所以一下子掏出這麼多錢不免還是有些心疼。

喜出望外的效果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

盡管早些年就聽說過自動炒菜機這種東西,但我從來也沒有真正見識過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更不清楚它究竟能做出什麼樣的菜來。

在我的理解中,這東西無非就是用自動“攪拌”替代了人工的“翻炒”,減輕了做菜的勞累。至于做出來的口味,大概率是不如自己親自上手的。

但很快,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完全就是“來自人類的傲慢”。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4

因為不熟悉操作,所以機器到手後,我先是用附送的淨菜——臘味煲仔飯進行了一次練手。

用到的原材料是生米和真空包裝的臘腸臘肉各一包。做出來的成品沒有讓我失望,但也沒有特别驚喜。味道感覺和我自己用電飯煲做出來的煲仔飯差不多,但操作和收拾要簡單不少,總體還是滿意的。

我搜了一下,這樣一份淨菜臘味煲仔飯售價 19塊,跟點外賣差不多成本,但是食材可比外賣放心多了。如果想降低成本,可以自己采購臘味和大米,還可以再加入一些自己喜歡的食材比如玉米粒之類的,豐儉由人。

至此,我覺得它總算是解決了我隻想點外賣的尴尬,但還不至于喜出望外。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5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6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就開始試着自己準備食材,照着内置的程序做了一道中餐中的名菜——西紅柿炒雞蛋

這道菜誰都會做,但要真正做好卻不容易:既要保證番茄煮爛,做出番茄醬的口感,還要讓雞蛋保持嬌嫩。這樣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獲得最佳口感。

上圖是我第一次做出來的樣子,雞蛋口感很好,比我自己炒出來的嫩得多;西紅柿也完全煮爛,相當鮮美。唯獨雞蛋是成塊的,看起來不夠精緻,而且少了蔥花的點綴,缺少點“靈魂”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7

柿炒雞蛋

于是在第二次嘗試的時候,我手動把機器炒出來的雞蛋用勺子進行了搗碎處理,其它還是照着流程按部就班操作。最後在出鍋時撒上蔥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國菜”就此誕生了 ▲

那天飯點恰逢母上過來“巡視”,三十多年廚齡的她滿臉狐疑地注視着我用這麼一台造型怪異的機器做出了這道無比經典的名菜,最終“賣相”竟然也還相當不錯。

最後在親自品嘗過後,向來對我無比嚴苛的母上竟然承認這道菜做得比她好吃,着實是讓我驚掉了下巴!三十年的下廚經驗,竟然敗給了一台機器…聽起來總覺得有一些魔幻~

後面我反複又做了很多次,也總結了一下:

  • 機器之所以做得好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預炒出來的雞蛋比我們自己炒出來的要嫩,火候把握得恰到好處;
  • 機器在攪拌番茄丁的時候,比人工要“賣力”得多,炒出來的番茄醬非常均勻,這也成為了這道菜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 最後一點,番茄在選購的時候最好挑軟一些,熟一些的,更容易煮爛。

總而言之,這道番茄炒蛋的成功案例,讓我喜出望外。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我的做菜熱情。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8

西藍花炒蝦仁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9

雞蛋炒蝦仁

因為近期恰好在減脂,所以我先後又做了西藍花炒蝦仁雞蛋炒蝦仁

處理食材的時候匆匆忙忙,所以兩道菜賣相一般,但口味确實不錯。尤其是西藍花炒蝦仁,收汁的效果也比我自己用明火做出來的要更好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0

素菜的烹饪顯然已經“拿捏”到位了,于是我又開始嘗試着做了一下紅燒排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家裡沒有大蔥,所以用小蔥湊合替代了,其它食材全部都是照着 APP裡的菜譜準備好的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1

紅燒排骨

不知道是不是冰糖加多了的關系,第一次的嘗試在收汁方面似乎沒有把握好時間,所以排骨看起來不夠“油潤”一些,而且僅剩的黏糊糊的湯汁還出現了輕微的燒焦迹象,看起來色澤不是太好 ▲

但有一說一,味道還是不錯的,而且很香,口感偏軟糯,老婆趁我收拾碗碟,一會兒就吃掉了半盤~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2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在第二次嘗試時我少放了一些冰糖,這次收汁果然比第一次要好不少 ▲

這道菜稍稍耗時一些,自動程序要炖四五十分鐘,但炖出來的肋排相當軟爛,看起來都有些骨肉分離。而且料汁完全入味,絕不是一般的廚房小白可以做出來的效果!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3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4

鹹蛋黃蝦仁豆腐

接着立志減脂的我又嘗試了鹹蛋黃蝦仁豆腐,做出來效果同樣超出預期 ▲

對于這道菜,我也有幾點心得:

  • 鹹蛋黃的蛋白部分不要丢掉,可以保留一部分,增加整道菜的鹹味和鮮味;
  • 不用手動把鹹蛋黃搗得太爛,機器自動攪拌效果非常理想
  • 豆腐務必開水泡 5分鐘,加入豆腐的時候可以稍稍加進去一些清水,這道菜也會更“水潤”一些。

雖然機器入手也才半個多月,但這幾天折騰下來,我感覺這台機器的實際表現着實令人喜出望外。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5

大蔥炒雞蛋

大蔥炒雞蛋這道菜北方朋友會比較喜歡,我試了一下,炒出來還蠻好吃的,超過絕大部分館子,建議大家也可以試試(大蔥切得比較随意,斜刀會更好看)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6

食萬淨菜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自己準備食材還是太過麻煩,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想法,所以我也入手了不少淨菜包(可以在APP中直接下單)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7

肉沫四季豆

比如這道“肉沫四季豆”用的就是現成的淨菜。

個人感覺口味還行,但是四季豆是脫水蔬菜重新泡發的,口感上就少了幾分新鮮四季豆的鮮脆。優勢則是相對沒有那麼重油,對減脂人士會比較友好。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8

香煎玉米烙

再比如這道“香煎玉米烙”用的也是淨菜料包 ▲

煎出來的玉米烙底部稍稍有些發黃,口感相當酥脆,小朋友吃了也說好吃。但我感覺整體還是偏單薄了一些,并且這道菜高油高糖,對注重飲食健康的朋友可能有些負擔。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19

海鮮粉絲煲-自己加了鮮蝦仁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0

韓式石鍋拌飯

“海鮮粉絲煲”和“韓式石鍋拌飯”做出來賣相都不是太好,不過味道倒是不比外賣要差,價格也是和前文提到過的“臘味煲仔飯”相仿。我個人建議大家喜歡吃的話可以自己準備食材,然後用固定程序烹饪~

同樣是用這台機器做菜,自己準備食材做出來色、香、味都會更勝一籌淨菜包做得味道還行,但賣相方面确實要稍差一些。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在家留少量淨菜以備不時之需,平日裡建議使用新鮮食材,做出來的菜要好吃很多,也更健康。

這機器有啥用?

機器入手沒多久,我就興沖沖把做出來的西紅柿炒雞蛋發到了一個由少量好友組成的群裡,順帶還把機器的照片一并發了上去。群裡也因此展開了“這台機器是否雞肋”的讨論。

首先“發難”的是朋友 A,他的意思是:

這東西還是得自己準備食材——而對于做菜來說,備菜才是最耗時的一步。菜都備好了,為什麼不順手自己做了呢?你要說方便,這也沒有外賣來得方便

朋友B表示反對,他的意思是:

這機器針對的顯然是那些不願意天天吃外賣,覺得外賣不衛生的朋友,因此烹饪過程比外賣稍微麻煩一些完全可以接受,隻要做出來口味好就行。

我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重新認真審視了自己的真實需求,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兩點吸引了我:

  • ①比起自己用燃氣竈明火烹饪,這機器在火候把控方面要更好——最明顯的案例就是炒雞蛋,又嫩又好吃。另外對調味品的添加也更精準
  • ②對比外賣,這東西顯然要健康多了。完全是自己準備的食材,入口要更安心。退一步說,哪天朋友來訪,你要用家宴招待,用它好歹還能露一手,用外賣可咋辦?

因此,在我看來這台添可食萬自動烹饪機面對的目标用戶應該是這樣的:他們願意自己動手,但無奈廚藝一般,對火候和調料數量的把控毫無經驗。此時,這台機器無疑就成了一台最佳助手!

我用了半個月左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①操作方便;②做菜口味不錯;③清潔也很方便

這機器有啥缺點?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1

說了那麼多優點,也說說缺點。

首先第一條:烹饪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手靠近機器鍋蓋等位置。我用熱成像儀測過,機身溫度最高處接近 100℃,一不小心還是有燙傷風險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2

尤其是在出氣口位置,烹饪過程中會有大量蒸汽冒出,手臂靠近就會燙傷,一定不要慎之又慎。

不過嚴格講這也不算什麼缺點,畢竟明火烹饪廚具溫度更高。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3

第二點是關于攪拌鏟的自清潔 ,常常會遇到如上圖這種“挂壁”現象 ▲

自清潔過程可以把炒鍋和鍋蓋清理到8分幹淨以上,但攪拌産位置附近的清潔效果比較一般。我個人覺得有待改進。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4

另外淨水箱容量稍稍小了一些——哪怕他已經是所有料盒中最大的一個。

因為淨水耗量較大關系(自清潔也需要消耗大量淨水),經常遇到做着做着就被語音提示需要手動補充淨水的情況,這會導緻烹饪不夠連貫。而且頻繁的補水也會影響用戶的烹饪體驗。

最後一點:這款機器雖然在一般的炒菜方面表現不錯,但無法實現和明火烹饪一樣的爆炒,因此我覺得并不能完全取代明火燃氣竈。

這是一台什麼樣的機器?

很多人看到這裡估計是一臉的懵——全文光看我誇它做菜如何的好用,效果如何的驚豔,卻完全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台怎麼樣的機器,又該如何使用。

下面我來針對“機器的組成和安裝”以及“如何使用”做一個簡單的展示: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5

機器到手,原裝的零配件包括主機、炒鍋、蒸格套裝、手柄、料盒、料管、攪拌鏟、接液盒、出氣口、鍋蓋、腳墊、說明書以及一份附贈的淨菜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6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7

組裝過程極為簡單:

扣緊鍋蓋、裝上攪拌産、安上出氣口、插入手柄,然後放入接液盒,最後用一條扁狀料管将智能調料盒與主機連接起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8

料盒可以放在機器左右任意一側,組裝後的樣子大概就是這樣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29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0

智能調料盒共有5格,分别是鹽水、生抽、老抽、淨水

每一格都可以單獨抽出清洗,其中淨水那一格容積明顯最大。使用時,生抽、老抽、淨水以及油直接倒入即可,但鹽水需要按照刻度規定的比例調配。我個人建議大家使用細鹽調配,更容易溶解。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1

蒸格套裝又分為兩層,含獨立鍋蓋,需要放在炒鍋上使用 ▲

這個配件的增加,也讓它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炒、炖、煮,還可以輕松滿足用戶“蒸”的需求。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2

細節方面,無論是鍋蓋、料管還是手柄,需要拆卸的時候直接按下連接位置附近對應的按鈕就可以輕松分離 ▲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3

另外,原裝的腳柱比較高,适合直接架在燃氣竈爐頭上方使用。如果機器的日常使用場景是餐桌等平整桌面,可以擰下腳柱換上腳墊,這樣看起來整體可能會更協調一些 ▲

好不好操作?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4

主機正面有個可以直接觸控操作的大屏,内置安卓系統,左側一個旋鈕,方便濕手狀态選擇菜單 ▲

要做菜的時候,可以直接選擇現成的菜譜,然後照着屏幕提示以及語音播報一步步進行;也可以自創菜譜,即自己設置火力和加熱時長。使用自由度很高。

自創菜譜實際上有點類似于把它當做普通電磁爐使用。但比電磁爐方便的是,你隻需要進行一次設置,之後每次使用直接選擇對應的自創菜單按部就班就行即可。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5

值得一提的是,APP和主機的大屏之間可以聯動。

周末的時候我拿着手機,坐在沙發上打開 APP思考中午該吃什麼。當我選中一道菜之後,可以直接按下“開始烹饪”鍵,APP就會把對應的菜譜推送到主機上,而不需要再從主機重新查找菜單,這樣就非常方便了。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6

剩下的完全不需要任何技巧,隻需根據機器提示,一步步執行就行。比如在上圖中,機器自動打開鍋蓋,我隻需要把雞蛋倒進去,然後點擊“繼續”,機器就會蓋上鍋蓋,然後開始加熱并攪拌 ▲

甚至做完每一道菜之後,還可以選擇“自動清洗”,機器就會連帶着炒鍋和鍋蓋進行自清潔。

我開始的時候以為“自清潔”隻是一個比較雞肋的功能,但後來發現這項功能還挺貼心的,對炒鍋和鍋蓋的清潔效果也非常理想(但攪拌鏟上還是會殘留食物,需要手動擦拭)。而且在處理完口味較重的菜譜之後,機器默認會進行兩遍自清潔,智能度很高。

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每次炒完菜,用自清潔洗淨即可,比起明火烹饪确實是省心不少。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7

相較于普通的煙竈,這東西的優勢之一是可以随意擺放,甚至可以在客餐廳直接做菜。

雖說烹饪過程不會産生太多油煙,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把它架在原來的燃氣竈爐頭上方使用。使用時還可以打開油煙機,吸走噴湧而出的蒸汽 ▲

總結

廚房用什麼樣的廚師機好(三十年的下廚經驗)38

機器入手至今半個月,做菜道數超過20道,在文章的最後說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首先第一條,非常方便。

方便不僅僅體現在翻炒過程全自動,更體現在加料過程也是全自動的。這一點對于不常下廚的我來說至關重要。之前做菜經常會把調料加過量,但用它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而且也不再手忙腳亂,減小了弄髒台面的概率。而且做完菜還能自動清潔鍋體和鍋蓋,整體效果還算理想。

第二條就是火候把握比我自己做菜要更精準。這一條我在文忠已經貫穿多次提及,這裡就不展開了。

綜合以上兩條,我認為它在處理很多家常菜的時候,做出來的菜是要比絕大部分“資深廚師”都要好吃的。

但它也并不全能,比如沒辦法做一些複雜的地方特色菜,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燃氣竈;雖然自動程序執行中也有所謂的暖鍋和預熱,但還是少了中餐中靈魂一般的“爆炒”,因此并不能完全取代明火燃氣竈。

但這點其實也是雙刃劍——現在不少年輕人恰恰就偏愛這種清新素淨一些的中餐,認為更加健康養生。

當下“預制菜”正處于風口之上,不知道這款添可食萬自動烹饪機會不會借着這股“東風”走入千家萬戶。反正我是真覺得挺好用的!

堅持做有态度的評測,生産有溫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