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腌制酸菜的危害有哪些

腌制酸菜的危害有哪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7 10:17:00

由于現在癌症越來越高發了,所以現在人們在選擇食物上也變得越來越小心,尤其是一些腌菜或者是泡菜,很多朋友感覺為緻癌就不再吃了,科學解析傳統腌漬菜(酸菜 、泡菜等)能緻癌的誤區

吃腌漬的酸菜或泡菜會緻癌嗎?

腌制酸菜的危害有哪些(科學解析傳統腌漬菜)1

腌制酸菜的危害有哪些(科學解析傳統腌漬菜)2

回答關注(1)|查看更多問答

2個回答

寶寶來3

03-31 17:160贊踩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吃腌菜,但很多人一緻認為腌菜吃多了容易緻癌,而今多項研究證明,需要醬制數個月的醬菜亞硝酸鹽含量也很低。隻有腌制幾天就食用的暴腌菜,以及雜菌污染大、腌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進緻癌的問題。

腌制酸菜的危害有哪些(科學解析傳統腌漬菜)3

誤解一:鹽腌菜、暴腌菜、醬菜、泡菜、酸菜和韓式泡菜都是一回事。

盡管這些食品都歸《GB 2714-2003 醬腌菜衛生标準》範圍管理,但是其制作工藝不同,發酵方式不同,所以危險也不一樣。多項研究證明,由于乳酸菌不具備硝酸還原酶,嚴格的純乳酸菌發酵所産生的亞硝酸鹽含量是非常低的。泡菜腌制中所加入的鮮姜、鮮辣椒、大蒜、大蔥、洋蔥、紫蘇等配料均可以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平。

遺憾的是,我國很多地區居民喜歡大量吃暴腌菜,還有很多居民喜歡自己把蔬菜切碎,加點鹽拌一下,在冰箱裡放幾天,做脆口小菜吃。實際上這也是暴腌菜的變種,是不太安全的。很多調查發現,吃制作不當的腌菜,與胃癌、食道癌的高發的确存在關聯,而且在樣品中也查出了緻癌物。

誤解二:正規廠家的産品和小作坊産品的安全性是一樣的。

目前食品企業的加工技術水平差異甚大。少數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可以做到用人工選擇過的安全菌種來接種,嚴格控制發酵條件,從而保證産品的亞硝酸鹽不超标。還有一些企業能夠嚴格遵守傳統工藝,腌制、醬制和發酵時間超過三周,甚至達到幾個月之久,也會避免亞硝酸鹽超标問題。從現有檢測報道來看,正規企業産品的亞硝酸鹽超标現象隻是少數。

然而,部分小作坊、個人制作的腌菜、酸菜、泡菜等産品沒有質量控制,生産程序混亂,無論是菌種、發酵條件、添加劑使用、儲藏運輸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隐患,安全難以保障。

從以上情況看出,我國應當對所有傳統食品都制定一個指導性的工藝标準,明确指出生産中的危害控制關鍵點及具體要求,并系統性地研究食用各種醬腌菜對健康的影響。這方面可以向韓國泡菜學習,也可以借鑒西方國家制作西式泡菜的管理經驗。消費者應當優先選擇正規企業的産品,或按規範程序自行制作。

誤解三:亞硝酸鹽不超标的腌菜就一定能合格。

按照目前我國對醬腌菜類食品的抽查檢測結果,正規企業醬腌菜産品的主要問題是添加劑超标,比如防腐劑超标、糖精超标、亞硫酸鹽超标等。

為了少放點鹽避免口味過鹹,同時又避免微生物過度生長,企業往往會加入防腐劑;

為了改善風味,可能加入糖精;

為了讓顔色更漂亮一些,可能用亞硫酸鹽漂白,或放一點色素等。

相比于亞硝酸鹽,這些物質毒性都很小,但畢竟超過國家标準就是不合格産品。

這裡要說明的是,放入少量姜黃色素或紅曲色素是無害的,它們都屬于天然色素,甚至有一定的健康作用。

誤解四:如果醬腌菜的所有指标都合格,就可以放心多吃了。

無論醬腌菜如何優質,它們畢竟是含有較多鹽分的食物,其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也有較大損失,故而不能與新鮮蔬菜的營養價值相當。

這裡要解釋的是,醬腌菜中含有膳食纖維和一定量的鈣、鎂、鉀等礦物質,乳酸發酵和醋酸發酵也可以産生少量B族維生素,故而衛生合格的醬腌菜并非一無可取。

世界各國人民都喜歡食用醬腌菜,少量吃一點作為開胃食品是無妨的,但如果用它作為一餐中的主菜,替代新鮮蔬菜,就不妥當了。特别是慢性病人和少年兒童,需要更多地食用新鮮蔬菜來預防疾病或促進生長,并養成口味清淡的良好膳食習慣,故不宜多吃醬腌菜。

誤解五:隻有醬腌菜可能産生緻癌物,腌制和幹制海鮮之類沒事。

實際上,腌制和幹制的海鮮類食品有可能含有亞硝胺類緻癌物。亞硝酸鹽本身隻具有毒性,而真正緻癌的物質是“亞硝胺”和“亞硝酰胺”,它們是亞硝酸鹽和蛋白質分解産物“胺類物質”發生結合的結果。

魚類、海鮮類食物的蛋白質在運輸和儲藏中容易發生降解,它們淡淡的腥味和臭味就是胺類物質造成的。在鹹魚、魚片幹、海米、鱿魚絲等食品當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亞硝胺類緻癌物。其中也同樣存在漂白問題,還有過多的鹽分,不利于健康。

相比之下,衛生合格的鹹蛋、醬豆腐等都是相當安全的食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