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文|馬鞍山路的時間煮雨
作者 崔洪國
馬鞍山路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有“時間煮雨,歲月縫花,以歡喜之心,慢渡日常”的地方。撫摸着那些法桐,注目着過往的車輛和行人,能夠想起很多關于城市、曆史、文明、工作、人生等的話題。
——題記
一
在大美濟南的馬鞍山路,泉城公園南門入口處,有一個賣冰糖葫蘆的老人家,年齡大約在70歲左右,身材很瘦小,頭發都花白了,額頭上爬滿了皺紋,我注意到不管晴雨天,她都會在那裡,進出泉城公園,和從南郊賓館穿過馬鞍山路的人,特别是手裡領着孩子的,都會在老人的冰糖葫蘆小車前駐足,花10塊錢買上兩根冰糖葫蘆,一邊吃着,一邊走進泉城公園的深處。
老人家說話很熱情,“小的3元一根,大的5元一根,很甜的”,不管是問的,還是買的,老人都會耐心地和人家應答着,然後綻放一臉燦爛的微笑目送着大人孩子吃着冰糖葫蘆走進泉城公園的南門,泉城公園一年四季如春,景色深深,是人氣指數很高的地方,和經十一路美食街一樣,也是不少網紅和粉絲的打卡地。
老人的冰糖葫蘆小車不大,如同她瘦小的身軀。車的後面從上到下插滿了冰糖葫蘆。下邊的是小一點的,就是老人說的3元一根的,每個冰糖葫蘆都和一個糖豆一樣一個靠着一個,附在竹簽上。上面的都是大的,是山楂做的,每個都像一個小的銅鈴,上面沾滿了蜜汁,看上去明晃晃的。山楂的身子裹在蜜汁的裡邊,讓孩子見了就挪不動步,大人也是垂涎欲滴。想必老人家做那些糖葫蘆是很用了一些心思的,中間那層的冰糖葫蘆每個都穿了一件外套,上面寫着“中華民間傳統美食一絕”和“集天下白果之神韻 采神州果中之精華”“好吃看得見”等字樣,老人家是位很有生活情調的人。看着那些南來北往的行人在老人冰糖葫蘆攤前停留,我想她的生意一定蠻不錯的。
馬鞍山路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有“時間煮雨,歲月縫花,以歡喜之心,慢渡日常”的地方。沿路都是一人粗的法桐樹,樹的個頭都不高,有的樹幹都斑駁皲裂了,樹葉旁出着,茂盛婆娑,那些法桐樹的生命力都非常頑強旺盛,從開春,那些樹葉就都如巴掌一般簇擁着了。夏秋旺季,把一條馬鞍山路從上面遮蔽的嚴嚴實實的,偶有夏日強的光線穿透樹葉的阻隔頑皮的透進來,也好像是一種綠葉的點綴,并無礙一路的那種清涼。
二
沿着馬鞍山路的步行道隔不遠處就是一個長長的木制連椅,塗了紫紅色的漆,有的時間長了,漆有點脫落,連椅好像歲月的年輪在馬鞍山路留下的痕,那些連椅每天都在那裡迎來送往着從馬鞍山路匆匆而過的行人。我買了一根5元錢的冰糖葫蘆,就近坐在一個連椅上,一邊吃着糖葫蘆,一邊凝神望着從馬鞍山路上駛過來的車輛和走過來的行人,那些車輛和行人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消失在時間煮雨和茫茫人海中。路上禁止鳴笛,走過的車輛和人流都很安靜,能夠聽到那些法桐和泉城公園南牆的竹子在秋風中發出的飒飒聲,不少沿途經過的行人和那些法桐親近着,站在法桐下邊拍着照,有的站在人行道上給法桐拍着特寫,我給老人家那一車的冰糖葫蘆拍了一張照片留存在了我的手機中。
馬鞍山路東起千佛山西路,向西穿過舜耕路和玉函路,沿着西北走向一直通到經十路。據記載,馬鞍山路因毗鄰市中區英雄山風景區馬鞍山,故名。1959年建設南郊賓館,同時建此路,當時命名為賓館路,1978年的《濟南市區交通圖》标識為“賓館路”,到了1982年就标為“馬鞍山路”了,1994年版的《曆下區地名志》記載,馬鞍山路東起舜耕路,西止玉函路,北鄰經十路,南為南郊賓館,從2014年調整起止點至今。
這是馬鞍山路的一段簡短曆史。雖然時間不長,馬鞍山路已經成為濟南一段地标性的路,名不虛傳。沿路的那些法桐、山東大廈、南郊賓館、泉城公園、城南往事、英雄山文化市場、經十一路美食街都已經成為大美濟南的獨特地标和靓麗名片。你就說那些法桐,她們自己就認為是馬鞍山路當仁不讓的主人。馬鞍山路并不寬敞,而且在上下班高峰是人流車流擁堵的地方,也許最初管理部門也有過拓寬的想法,但是看看那些路上傲然挺立的法桐,最終還是把拓寬的想法放棄了。
折中的做法就是把馬鞍山路最顯眼的位置讓給了那些法桐,北邊鄰着泉城公園辟出了一條步行長廊,專為行人設計的。步行長廊的南邊建了一條騎行道,騎摩托車、自行車的就在那條道上來回穿梭,這樣一來,法桐、行車道、騎行道、人行道就構成了一條不長的馬鞍山路的全要素,那些法桐、車輛、騎行的、步行的就每天相安無事的在路上來往着。步行廊道的頂上是法桐遮蔽的濃蔭,北邊是泉城公園南栅欄牆外的草叢,也是芳草如茵,曲徑通幽。在其間慢慢穿行,身心真得會融入到馬鞍山路時間煮雨的那種曆史感和過往感中。
三
我與馬鞍山路的緣分還要回溯到2010年。那年我考選到了省海洋與漁業廳,搬到舜耕路辦公後,我住到了濟大路。那是和玉函路、舜玉路、馬鞍山路、舜耕路連通成一片的一條路。從濟大路走着到馬鞍山路也就是20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樣子。周末的時間,我經常會從住處出來,沿着玉函路到了馬鞍山路,或者順着舜耕路到了馬鞍山路,有時會從馬鞍山路到泉城公園,徜徉在那些水杉銀杏中間,在徜徉中尋找靈魂的牧場。
有時會到南郊賓館,一坐就是大半天,就在南郊賓館的紅楓林和小橋流水之間那麼靜靜坐着,無所事事,又很有沉思的坐着,那個時候感覺周圍的世界是過客的,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屬于自己的。有時,我會從馬鞍山路到英雄山文化市場,那是你一進入就被一種紅色的基調和氛圍包圍的所在,你會不自覺地感受到那種紅色文化資源對你心靈的碰觸和在你内心激蕩的波瀾,那個地方你去了就不願意離開。我在英雄山文化市場買過不少的書。
更多的時候,我會選擇在馬鞍山路來回漫不經心走着,撫摸着那些法桐,注目着過往的車輛和行人,能夠想起很多關于城市、曆史、文明、工作、人生等的話題,這些年,那些話題很多都成了自己人生經曆的過往在歲月的流淌中積澱着,偶爾也會在心底掀起鄉愁一般的漣漪,甚或化作一束光,在自己平凡的日子中投射着。
在馬鞍山路來回的行走中,我記住了舜耕路上的那些人間煙火,記住了山東大廈和南郊賓館,記住了城南往事,記住了那些可愛的法桐,記住了泉城公園的一草一木,記住了英雄山文化市場和英雄山的人民英雄紀念塔、赤霞閣。所有這些,都是能夠讓你感到馬鞍山路承載的人文底蘊的無窮魅力和你備受熏陶和感染的那種與衆不同—所以我對馬鞍山路也是一直懷了很深的虔誠和敬畏,很濃的情感和熱愛。
四
南郊賓館是濟南的國字号賓館,在濟南,也算是老字号了。院内是典型的園林造型,融合了南北方不同的風物景觀,獨具特色。院内的樓間和路旁點綴着名貴花木牡丹、玫瑰、黑松、銀杏。園内建有人工湖和玉帶河,亭台樓榭,瀑布曲橋,移步異景,令人心怡。南郊賓館裡面的環境非常清幽,在濟大路住那會,我經常會到南郊賓館院裡去分享那份雲淡風輕的靜谧和幽雅。
2017年10月,環保督察期間,我參加了配合工作組,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住在南郊賓館,每天白天到單位整理材料,晚上就和其他部門的同志一起梳理第二天需要準備的迎查内容,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有時會忙得通宵達旦,工作很是辛苦。一個月後,我因為要到海陽徐家店任職,就提前離開了南郊賓館,單位另一位同志接替我直到督察任務順利完成,想想,那也是一段很難忘的經曆。
今年中秋節放假最後一天,我又去了馬鞍山路,從馬鞍山路到了南郊賓館。秋涼還在為驅散夏日的暑熱努力拼搏着,天空很淡的藍,雲團很薄,遠沒有深秋時節的雲淡天高和金風送爽。南郊賓館玉帶河裡的水呈很深的綠色,水波不興,看不到水流動的波痕,你很難溯源水的源頭和歸宿。南郊賓館院内的遊人不是很多,依舊是和往常一樣的靜雅。在南郊賓館,我遇到了兩件事情,印象很深也很感動,願意記其詳,分享當時的體會和感受。
賓館院内的人工湖是一個圓形的垂釣池,在湖的西北角立着一個牌子。湖邊不遠處坐着前來垂釣的釣客,有過往的遊人在釣人和釣杆的周圍圍觀着。湖水有一米半深的樣子,水面上浮着随玉帶河的水流過來的幾片紅楓和葉子,還有随風吹落的荷花瓣。我其實從内心對釣魚不是很感興趣,也說不上有什麼好感。因為在我看來,那些潛隐在水中的魚兒和我們一樣,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追求自己生活的自由。好端端在那裡遊着,你偏要甩一杆把她們釣上來,這未免有些太不人道了。在百花洲我也看到無數的錦鯉在水裡遊着,那些伏在護欄的人們是往水裡投着魚食,與那些魚兒一起嬉戲,那一幕情景很讓人心情舒暢。想不到這南郊賓館專門有供遊人釣魚的釣池,即便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也還是讓人有些放心不下那些魚兒的命運。
釣魚在“趣”不在“釣”,釣的是一種心境,釣的是一種生活的優雅和從容,那倒是可以的。我了解了一下,在南郊賓館釣魚一天50元錢,魚是不能帶走的,多是釣上來接着放生。這樣就好,也算是彼此之間的一種嬉戲,對自然和生命的尊崇與敬畏應當如涓涓細流融彙到人與自然的互動之中。我在一個年輕的釣者身邊停了下來,他的釣魚設備是一個方箱形狀的東西,放在岸邊,手裡的釣線一甩,就抛到了遠處水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那裡等着。
“上鈎了,看那線被拖着走了。”釣者神情很淡然,他往岸邊收着魚線,快到岸邊的時候,那條很大的魚躍出水面,掙脫着,蹦跳着。這不大的水中還有這樣大的魚,所有人都感到好奇,所有人都在等着看那條魚以怎樣的命運收場。那位釣者把魚往網裡放了一下,解了吊鈎,順水把魚放走了。轉眼的功夫,那條很大的魚向着水的深處遊去,無影無蹤了。水面很快恢複了平靜,天空的雲在秋水中投下影子,我望着高高的雲天和視野中的雲卷雲舒,想着那條魚,想着那些釣客,沿着玉帶河,向着附近有音樂傳來的地方走過去。
五
在玉帶河旁邊的草甸上,有一對年輕人正在舉行婚禮。草甸上是一排排乳白色的椅子,很精緻,坐滿了新郎新娘的朋友和親人。有司儀主持着婚禮,音樂很浪漫,很輕柔,新郎牽着新娘的手,想自己心中最美的天使表白着愛的語言。我在婚禮現場的不遠處參與了一對新人婚禮儀式的互動。我看到新娘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動情處,新娘的眼裡流着滾燙的熱淚,貼心的新郎用司儀遞過來的紙巾為新娘輕輕擦拭着眼淚,那是幸福的淚花。“未來的生活有柴米油鹽,更有星辰大海。”我在心中默默祝福着他們,與南郊賓館和外面的馬鞍山路一起見證着這對新人人生最美的時刻。他們彼此愛情溫柔的互動感動了那些草甸的親朋好友,他們送上祝福的同時,不約而同的報以熱烈掌聲。在南郊賓館北邊的藍色大廳,另一對新人也在舉行着自己幸福莊嚴的婚禮,看來這天真是一個好日子。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願望。你希望我越來越溫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你說想送我個浪漫的夢想,謝謝你帶我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輩子才能完成,隻要我講你就記住不忘”。沒想到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在魅力的馬鞍山路和南郊賓館,我遇到了别人最浪漫的事,成就了我最浪漫的心情。其實回想一下,之前,經過馬鞍山路的日子每天都是好日子。泉城公園、南郊賓館、英雄山、經十一路美食街,那個地方不會帶給你美好的心情和浪漫的回憶呢!
歸去的時候,正是正午的陽光溫柔,我因為就是想趕在馬鞍山路感受那種“時間煮雨,歲月縫花”的匆匆又緩慢的悠長感——那些來往的人流和車輛是匆匆的,那些一人粗的法桐和南郊賓館的小橋流水,閑來垂釣,浪漫婚禮是緩慢的,匆匆是我們無法阻卻的,而緩慢和悠長是我們可以把握和留住的。所以,我去了馬鞍山路南,鄰着南郊賓館的城南往事,2016年,城南往事就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魯菜十大品牌了。
飯店裝飾的古樸典雅,有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在飯店大廳裡悠揚的回蕩着,“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我看了一下菜單,都是傳統的魯菜。我要了一張名片,想等你有時間了,在一個深秋的細雨天,在城南往事坐下來,幾個青菜,一杯清酒,背靠着南郊賓館,對面是泉城公園林茂景深,望着馬鞍山路的法桐和來往的人流車流,一起感悟一下馬鞍山路的——時間煮雨,歲月縫花。
注:本文首發于膠東散文年選平台和膠東散文壹點号,今在本人壹點号風過林梢推出,與大家分享馬鞍山路的時間煮雨,所有圖片均來自作者行走中的發現,遇見就是美好!
崔洪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寫作學會散文評論委員會委員,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尋找靈魂的牧場》《與海陽最美的邂逅—崔洪國散文精品集》長篇非虛構紀實作品《列車前方到站徐家店》《膠東散文十二家.崔洪國卷》,在報刊、媒體、平台發表散文、書評400餘篇。散文《濟南的橋》獲“第二屆齊魯晚報青未了散文獎”三等獎。
壹點号風過林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