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三峽都市報
八景宴上特色美食
三峽傳媒網訊(記者 汪佳 付作僑 通訊員 羅林森)長江三峽素有“山水畫廊”的美譽,這裡除了有讓人心生向往的壯麗風光,還有玉盤珍馐的特色菜。萬州作為三峽庫區腹心,自古以來,萬州菜以制作精細、清鮮爽脆等聞名。在今年第九屆三峽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萬州烤魚節上,“萬州八景宴”一經亮相,便受到騰訊、華龍網等全國媒體報道,到底其獨特魅力何在呢?
“旅遊 美食”碰撞出的金點子
據介紹,第九屆三峽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萬州烤魚節主題為“韻味三峽·魚香九州”。通過挖掘三峽餐飲和萬州烤魚文化,推陳出新,通過傳播地方傳統餐飲文化、引導餐飲服務質量提升、展現地方廚藝和美景等方式,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展會期間,萬州隆重推出了特色活動“萬州八景宴”,以“萬州八景”為主題,将萬州傳統菜點與地方美景、與曆史名人文化有機結合,通過飲食文化形象生動地展示萬州特色,借此吸引八方賓客來萬投資興業。
萬州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萬州八景宴”是“旅遊 美食”碰撞出的金點子,達到了活動舉辦的初衷。他直言,通過以廚藝雕刻的形式再現“都曆摩天”“秋屏列畫”“峨眉碛月”“岑洞水簾”“西山夕照(白岩仙迹)”“曲水流觞”“天城倚空”“仙橋虹濟(石琴響雪)”等萬州八景,真正做好做活“好吃”與“好玩”的結合文章,使得美食産業與旅遊産業得到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助推萬州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整個活動通過重慶999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重慶之香唐餐飲文化公司、船王酒樓、小舅母子烤魚店、大樹裡海鮮加工坊、囧烤魚等餐飲企業精心策劃、研發制作、創新推出,以八景宴為載體,與三峽特色美食融為一體,展示三峽美食和雕刻廚藝,真正實現了景中有宴,宴中有景。
社會反響
制作水準高、規模大、影響廣
11月21日,“萬州八景宴”端上桌後,便立即震驚四座。作為第九屆三峽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萬州烤魚節特色活動,在四天展示期間,始終在萬州乃至全國朋友圈中霸屏。
“真虧他們能想出這樣的創意,我怕在全國都很罕見。”家住百安壩的王翔聽說“萬州八景宴”後,專程趕到心連心廣場一睹芳容。他告訴記者,“平日裡最喜歡看餐飲類節目,一直以為大廚離我們很遠,沒想到咱們萬州餐飲水平如此高。”
南瓜雕刻成亭台樓榭,玉米、豆幹制作成城牆,可可粉當土地,魔芋粉當河沙,豆腐雕刻成菊花,海帶當青石,珍珠鑲嵌魚背……在“八景宴”上,一個個創意十足的搭配吸引不少市民駐足,甚至一些人拿出手機直播現場盛況,惹得衆多網友産生了來萬州旅遊的沖動。
今年52歲的程女士說,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仙橋虹濟”這道菜。“所有景觀幾乎全是用食材制作而成,黃瓜雕刻成天生橋,下面還有嘩啦啦的流水,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程女士說,不光是橋制作逼真,就連河邊的沙也幾乎以假亂真,不僅顔色與河沙一樣,就連顆粒感也一模一樣,另外,用甜點裝扮成農作物,很有田園的感覺。
“我比較喜歡‘曲水流觞’宴的這道龍騰盛世,不光寓意好,而且顆粒爆滿,栩栩如生。”市民楊德林興奮地說,在龍蝦的背上有大小一緻的丸子,就像飛龍身上的寶石,看着就讓人流口水,而且今年烤魚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還是一個味蕾享受,真希望能盡快出現在餐桌上。
“萬州已經連續舉辦了第八屆三峽美食文化節和第二屆萬州烤魚節,随着萬州加快建設三峽旅遊集散中心,餐飲行業必須加速提檔升級,因此本次展會圍繞提高質量出發,設計出‘八景宴’等主題活動。”中國烹饪資深級大師,國家一級評委吳朝珠坦言,本次“八景宴”制作水準高、規模大、影響廣,希望以美食為支點,推動餐飲業、旅遊業等融合發展。
風采展示
餐飲企業合力将“八景宴”端上桌
八景宴展示
人生的旅途中,唯有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第九屆三峽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萬州烤魚節傾力打造的“八景宴”以著名的景點“都曆摩天”“秋屏列畫”“峨眉碛月”“岑洞水簾”“西山夕照(白岩仙迹)”“曲水流觞”“天城倚空”“仙橋虹濟(石琴響雪)”雕刻創作,色彩鮮豔、造型别緻、構思巧妙,集中展現了高超廚藝,讓全國人民充分領略了萬州菜的魅力。
景點:天城倚空、仙橋虹濟
90後團隊淩晨三點現場制作
本次宴展中,重慶999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天城倚空、仙橋虹濟兩個景點展示。
“我們團隊大都是90後,對兩個景點印象都不深,特别是仙橋虹濟隻能從網上找資料。”高列東作為此次參與者之一,他告訴記者,為了盡可能用食材還原景點,他們到天生城實地觀察,又查閱了不少天生橋的照片,最終有了初步想法。
為了達到預期效果,他們整個團隊前前後後花了不下十天時間,比如城牆剛開始用香菇代替,可發現效果不夠立體,又重新制作,為了再現天生橋流水的場景,抽水泵前後換了7個,每一個完整景點的初步模型需要1天才能完成。
“畢竟大部分是食材制作,提前做好色澤不好看,而且運輸很不方便,所以我們是21日淩晨三點到現場制作的。”999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廚劉成說,每年的烤魚節都是萬州人民的一場盛會,用食材還原萬州古景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也借着這個機會,讓八方賓客真正了解萬州的曆史文化和城市發展狀況。
景點:西山夕照、曲水流觞
成立科技組攻克景色宴席難題
“為了最大限度還原曆史,我們不光在景點上下功夫,菜品上同樣費盡心思。”重慶之香唐餐飲文化公司廚務總監程光明告訴記者,兩個宴席主要分為景點和菜品兩部分,景點以泡沫雕刻為主,創新菜品與景點相融合。
“運用陰雕、陽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呈現出兩個景點最真實的場景。”程光明直言,不光雕刻手法有講究,就連泡沫也是專程從重慶寄到萬州,師傅通宵達旦雕刻而成,再加以山水定位,達到形神兼備。
在菜品方面,為了與景點相呼應,專門創作出了靈芝參龜湯、龍騰盛世、西山羊泰、仙湖詩韻等菜品。“知道萬州将舉辦‘八景宴’後,我們特意成立了科技組進行創作。”之香唐負責人範興國說,科技組為了完成龍騰盛世這道菜,前後試菜二十餘次,攻克了珍珠與丸子鑲嵌等問題。另一道如意花韻,更是将白菊、金菊打成汁,倒入模具凝固成花型,再用青蘿蔔雕刻成如意。“整個準備耗時之久,甚至兩個通宵未眠,但為了能更好地推介萬州,一切都很值得。”
景點:都曆摩天
請來專業師傅指導隻求達到最佳效果
“八景宴”中的都曆摩天由船王酒樓完成。“之所以選擇這個景,是因為以前仰望都曆山,山勢陡峻,高插入雲,而且從長江下行在江上遠望萬州,都曆山浮若圓珠,這與我們的名字不謀而合。”船王酒樓負責人冉超說。
在整個創作中,冉超和工作人員一起翻閱了很多典籍、咨詢老一輩人,最終确定以石材為背景,展現都曆摩天的壯觀。“我們雕刻花、鳥、魚這些擅長,石頭雕刻基本就是從頭學起。”冉超告訴記者,他們找來石雕、園林等專業師傅指導,完成整個都曆山外貌,再利用瓜果進行民房雕刻。他坦言,為了不讓瓜果變色,他們在活動前兩天開始,不眠不休完成了所有雕刻工作,甚至為将豆腐雕刻成菊花,前後失敗了一二十次,這些努力隻為獻禮本屆三峽美食文化節暨萬州烤魚節。
景點:岑洞水簾
前後創作十多天時間
“從創作到成型,我都是全程參與,能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我們的努力沒白費。”小舅母子烤魚店負責人蘭桂芳說,雖然岑洞水簾已經被淹沒,但作為地道的萬州人,對它仍有一定印象,而為了呈現出最好效果,他們查閱古書和網絡搜索,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岑洞水簾。
在整個景點中,除了運用雕刻等手法還原當時的溶洞,更采用了多肉、綠植等進行點綴,創意十足。小舅母子烤魚店作為一家專業的烤魚店,整個菜品貼合烤魚節與景點特色,創造出絕味武昌魚配油條、水簾抱魚、修于成龍等菜肴。
“為了這次的八景宴,我們不計成本前後創作了十多天時間,力求達到最佳效果。”蘭桂芳現場介紹道,萬州作為“中國烤魚之鄉”,歡迎全國朋友前來欣賞平湖美景,品嘗萬州烤魚。
景點:翠屏雙塔
将景點注入人文情懷
大樹裡海鮮加工坊在設計翠屏雙塔時,将人文情懷放進了作品中。其負責人範曉春介紹,不少老一輩人中,對翠屏雙塔印象頗深。
“我是在翠屏這個地方長大,對此處有着深厚的感情。”參與創作的張師傅說,萬州位于長江上遊,翠屏雙塔有着悠久的曆史文化,而大樹裡海鮮加工坊主要是加工海産品,通過八景宴将企業文化與景點結合起來,真正起到推介作用。
他回憶說,整個翠屏雙塔的創作前前後後一共用了十多天時間,僅景點雕刻等就做了好多遍,就是為了讓廣大賓客通過美食了解萬州旅遊。
景點:峨眉碛月
為求最佳效果推倒重做是常事
“為了完成峨眉碛月這個景點,我們确實花了不少功夫,僅創造就花了很長時間。”囧烤魚廚師胡雲強參與了整個設計,他告訴記者,由于峨眉碛月已經淹沒,要想還原景點原貌,需要多方考究,除了文獻資料考究,還邀請了資深廚師進行指導。
記者注意到,整個景點再現了當時南山腳下,水落時出現一彎大碛壩,形如峨眉,細石斑斑。而水果烤魚、富貴牡丹蝦、雄雞迎春、鴛鴦蝴蝶等菜品,用食材進行雕刻,使得整個景點栩栩如生。
“我們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完成,有時候甚至通宵雕刻,能夠取得如此效果确實不容易。”胡雲強開玩笑道,一個菜品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往往會因為一點點瑕疵而全部推倒重做,好在沒有拖整個宴席的後腿。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