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16 14:32:04

雲南非吃不開的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原來源自一個愛情故事,來雲南旅遊千萬不要錯過正宗的過橋米線“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過橋米線簡介

過橋米線是将米線(選用優質大米經過科學配方制作而成)、湯料(熬制4小時以上的高湯)、配料(十幾種配料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分别制作,現吃現拌的烹調形式做成的一道聞名世界的雲南代表美食。

過橋米線全面兼顧南北風味,酸辣爽口老少皆宜,養胃開胃四季可食,理氣、 舒血、滋補,因健康美味深受大衆喜愛。湯汁清香而不膩,風味醇厚,香辣爽口,辣而不燥,回味悠長,是米線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獨特,獨具風味聞名中外。

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

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

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鱿魚片;輔料有焯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姜絲、玉蘭片、焯過的豆腐皮;

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過橋米線的由來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着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1

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美食,起源于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蒙自市,已有百多年曆史,2014年12月,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蒙自“過橋米線”項目成功入圍。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3項。蒙自市的“過橋米線制作技藝”被列入傳統技藝類名錄。

2019年10月18日上午,從在成都召開的“首屆全國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大會”上傳來喜訊:雲南過橋米線保護與傳承的代表企業之一——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有限責任公司,榮獲組委會授予的“全國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示範單位”,這是在此次大會上雲南獲此榮譽的唯一一家餐飲企業。

讓我們跟着過橋米線正宗傳承人—王記菊花過橋米線由正宗過橋米線第三代嫡系傳人王麗珠,一起來了解一下蒙自正宗的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2

王記菊花過橋米線

被譽為“中華著名美食”的過橋米線,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而其代表性傳承人,就是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麗珠。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3

從14歲就學習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的王麗珠,如今已年過6旬。王麗珠傳承的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已成為蜚聲海内外的知名過橋米線品牌,多年來先後榮獲 “中華名小吃”“雲南名小吃”等榮譽稱号。組委會認為: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始終保持着蒙自過橋米線的本真性、完整性,為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作出了貢獻。

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麗珠介紹說:“一套過橋米線,關鍵的是湯。我們的湯裡面,一樣添加劑都不放,首先放骨頭,然後放入鹽,雞,肉。我們熬湯,從開始放入水,一直到(湯熟了)賣,都是有人守着的,人不能離開。

這種湯就是靠耐心來做的。要耐耐心心的。煮的過程中去掉浮沫,放入料包(姜,草果,八角,花椒等),要煮到4個小時以上才能食用。四個小時以後湯變成跟奶一樣白了,那個時候肉已經煮化了,飄在湯的表面,那個飄湯油非常的好吃。香,鮮可口,廣東人講話,很高很高的湯。”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4

“邊煮湯邊準備配料:我們的配菜生熟搭配,營養均衡,非常有講究的。熟的:雞腿,熟肉,香酥,生的:生菜,信菇,鹌鹑蛋。”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5

“我們蒙自的過橋米線,都是原汁原味用米軋成的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6

不止這些,就連盛湯用的碗都有講究。“我們家的碗與其他家的不同,直徑必須30厘米以上,用超過85度的開水燙碗,既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又能使碗一直保持高溫,任何生的肉片下去5秒就熟透!這就是傳統過橋米線的“無火烹饪術”,食物都是上桌後倒進碗裡才煮熟的。”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7

每天早上2.30起床熬湯,6.30正式營業,那個時候也是湯最好吃的時候。

過橋米線的吃法也很有講究的:一蛋富貴,二如來願,三清述道,四季花開,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包含米線,一共十種,十全十美。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8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9

在米線裡加入新鮮的菊花正是王麗珠的首創。在傳統過橋米線裡加上菊花,不僅美觀,還可以解米線湯的油膩。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10

王記菊花過橋米線食客評價

食客a:“他們家的湯很濃,味道很好”

食客b:“吃着好吃,老人吃的開心,天天都要吃他們家的米線。”

食客c:“蒙自地地道道的過橋米線”

食客d:“他們家的湯正宗,好吃”

看看某點評網上食客的評價如何?

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及故事(非遺傳承人王麗珠揭曉)11

也有網友評論:搜出了當地一家人氣頗高的“菊花過橋米線”,而事實再次證明了往往人氣高的卻不一定是最好的,就像很多市井的蒼蠅館子卻代表着當地特色小吃的靈魂。

了解一座城從了解這座城市的美食開始,去雲南旅遊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蒙自,錯過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朋友們不妨也嘗試一下其他家的米線,吃過對比一下,歡迎朋友們評論區寫出你對過橋米線的感受!

朋友們吃過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嗎?味道怎麼樣,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我是凡慕來美食烘焙,關注我,分享美食分享健康分享快樂,祝願朋友們天天開心,好運常伴!期待您的點贊評論分享轉發,謝謝!

#蒙自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美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