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粒腫又名睑腺炎,傳統醫學稱其為土疳或土瘍,俗稱“針眼”,是一種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發于青年人。此病頑固,而且容易複發,嚴重時可遺留眼臉疤痕。麥粒腫是皮脂腺和睑闆腺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的一種病症,分為外麥粒腫和内麥粒腫,切記不可自行擠膿,以免引起眼眶蜂織炎等并發症,應到正規眼科進行針對性治療。
麥粒腫的原因:
1、不注意眼部衛生,經常用髒手揉眼,導緻葡萄球菌反複感染眼部。一旦發生了麥粒腫,就要避免用手揉眼,每日多次點眼苭水以促進消腫,還可以采用熱敷的方式護理。毛巾要定期消毒,一人一巾,三月一換。隐形眼鏡不要每天佩戴,應該留出時間讓眼睛放松。
2、過度用眼,屈光不正以及長期的眼疲勞都容易導緻麥粒腫。患有沙眼、慢性結膜炎的人也較常發病。應該多做眼保健操,随時讓眼睛休息,不要熬夜、長時間玩遊戲或者工作。要注意保護心理之窗。
3、避免食用過多刺激性食物,中醫認為,麥粒腫的發作是由于自身脾胃蘊熱加上外感風熱所緻。
穴位養生堂《劉醫生建議》麥粒腫聽起來好像有些陌生,但它的花名幾乎每個人都聽過——“針眼”。早些年代,小孩長了針眼,大人一般會哄騙說,是看了不該看的東西。當然,這隻是玩笑。麥粒腫,才不是那麼回事。
麥粒腫也叫睑腺炎,是一種眼睑腺體的炎症。我們的眼睑,有睑闆腺和眼睑皮脂腺兩種腺體。腺體若是被感染,會發生急性化膿性炎症,也就形成了麥粒腫,表現症狀為紅、腫、熱、痛。
根據發生的位置,麥粒腫可以分為内麥粒腫和外麥粒腫。
内麥粒腫:波及眼皮睑闆裡的睑闆腺,腫脹區較大,有硬結、疼痛。可能在眼皮裡破口排膿,也可能在皮膚表面破口(可能造成疤痕)。
外麥粒腫:累及睫毛根部的眼睑皮脂腺,範圍小,而且就在皮膚表淺,所以稱之為外麥粒腫。炎症也主要就在睫毛附近。也有硬結,痛感明顯。軟化後破口排膿。
麥粒腫的形成,主要和衛生有關。尤其是小孩子,如果平常沒有勤洗手的習慣,又常拿手揉眼睛,就容易發生麥粒腫。成人的話,如果眼妝卸妝不徹底或者不愛衛生也容易發病。
其實麥粒腫不是什麼很大不了的病,及時就醫,膿腫形成後可以切開排膿,清理壞死組織即可。不過膿腫形成前,千萬不要硬擠。剛開始發現時,可以冷敷,形成硬結但還沒有化膿的時候可以采取熱敷,這樣可以幫助加速軟化。
穴位養生堂(馬醫生建議)麥粒腫,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闆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麥粒腫呢?
剛開始時,眼睛可能會局部表現為不舒服、紅腫、疼痛、有一個小硬結腫脹。觸摸硬結會感覺壓痛明顯,不敢碰。過了幾天,硬結變軟,化成黃色的膿點,等膿點破了,膿液排出,症狀就減輕了。一般持續10天左右。
嚴重的患者會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結大及壓痛、全身畏寒、發熱等。
麥粒腫其實分為内、外兩種類型。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另一種靠近結膜面埋在睑闆裡的叫睑闆腺。眼睑皮脂腺感染稱為外麥粒腫,睑闆腺受累稱之為内麥粒腫。一般外麥粒腫壓痛明顯,内麥粒腫磨眼睛,會流淚,睜不開。
那我們要如何治療麥粒腫呢?
剛開始時可以點一些抗生素眼藥。如果情況嚴重可口服或靜脈應用抗生素治療。如果麥粒腫變成膿點了,有膿汁可切開排膿,讓炎症早日消退。外睑腺炎時,切口應在皮膚面與睑緣平行,這樣可以減少瘢痕形成。
得了麥粒腫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這是一個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我們眼睛不舒服時總是不自覺的去用手揉,按壓。我們要注意還沒有膿腫的時候,不宜切開,也不要用手擠壓。因為擠壓會将細菌擠進血管可引起海綿窦血栓或敗血症,導緻生命危險。
說來說去,為什麼會得麥粒腫呢?
健康人的眼睑有防禦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如果經常用不幹淨的手揉眼或是愛流眼淚就容易使得病菌乘虛而入。引起麥粒腫的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也容易引起麥粒腫。
當患上麥粒腫後,需要注意: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加營養飲食,增強抵抗力。要注意眼睑局部清潔,保持眼部幹淨衛生。平時避免熬夜及進食辛辣刺激食物。
這個病雖小,可是眼睛卻非常不舒服,大家可千萬不要随便揉眼睛,一不小心就揉出針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