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聽歌忍不住落淚,是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因為歌詞寫得太好了嘛?生在八十年代初的我,對其中描寫的場景,似乎可以瞬間用幼年那些模模糊糊的記憶碎片,在腦海中搭建一個影棚,聲色具備,恍如就在眼前: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闆。
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鬧着要吃餅幹。
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
蹲在池塘邊上 給了自己兩拳。
當年,小小的我用糧票去打過職工食堂的大饅頭,吃過一分錢一根的粘牙糖和一毛錢一個的烤地瓜;經曆過物質生活沒那麼富裕的年代,看到過家人穿那種帶補丁的衣服,在爺爺奶奶家過寒暑假時也跟着他們下過地,掰過玉米拔過草,上過那種露天的圈養着家畜的廁所;記憶中也曾無數次聽父母苦口婆心教導着一定要過省吃儉用的生活,因為咱家真的不富裕。
在奶奶家的院子裡
之所以在第一次聽就如此觸動我,因為歌裡描寫的場景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真的不遙遠。
那時的爸爸媽媽還風華正茂,各自忙碌着工作。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卻依然把生活重心放在家裡和他們的女兒身上。每天放學回家,看着他倆的自行車停在樓下,心裡就湧起無可替代的溫暖和安全感:知道他們按時下班回來啦,進門就有香噴噴的飯菜,一切都會按部就班、條條理理,我隻要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做好,其他一切都不用操心。
一切仿佛還在眼前,轉眼時間飛逝三十年。爸爸媽媽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他們奮鬥無畏的青年留在了八十年代,他們穩重忙碌的中年留在了九十年代,這一切,也深深刻在了後代的記憶中。無論歲月怎樣摧殘他們的臉,我腦海中的父母的模樣永遠高大挺拔,風華正茂,而他們對于子女無限的支持、信任和愛,也是我繼續這樣對待我自己的孩子的底氣和标杆。
一張照片跨越三十年,喜歡穿白色戴草帽一直沒變
//
初一畢業生小卷毛期中考試成績有進步,雖然(毫無疑問)離老師和家長的期待值還有差距,但是相對于他目前的用功程度和“拼上”的程度,我基本滿意。
一直是一個非常給孩子自由和尊重的那種家長,畢竟從小是在絕對自主的家庭氛圍長大的,目前來看,成長的也算是差強人意(容我啰嗦一句,這個詞不是令人不滿意的意思,是勉強讓人滿意的意思哦!哈哈),所以從不覺得此育兒方式有何不妥。雖然孩子爸爸經常覺得我管理不嚴、操心不夠,為了維持家庭氣氛的和諧,當他提意見,我會随口應允幾句,但作為家中育兒工作的核心管理者,我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充分尊重、适當放手,大方向把好關,小細節我少管”的原則,讓小卷毛如他一頭日益蓬松飛揚的卷毛頭一樣,自由恣意、輕松快樂地成長。
不能說非常相像,隻能說一模一樣
其實,這個時代的初中生真的已經很累了。從來沒想到,初一學生晚上學習寫作業要一直到十點十一點,畢竟我上學時,高三也就學到那個時間吧?!不排除小卷毛學習效率不夠高,時間利用不是那麼充分,偶爾吃點水果上個網的,揮霍了一些時間,但是推己及人,真正能做到三個小時心無旁骛專注做一件事的人,大概真的屬于“極少數人”,是很難完成的。既然成年人都難以做到,為什麼要這樣去要求一個孩子?
某天父子倆因為某件小事發生了一些口角,每每此時我一般都充當和事佬的角色,分頭去勸解。雖說大部分時候,爸爸的出發點和說服力都是站得住,經得起推敲的,但我會不自覺抽離出家長身份,跟小卷毛站在一條線上去思考,去體察他的情感波動。這一點有時候隊友也不理解,覺得我沒有客觀地盡到“家長”職責,畢竟,他責備和嚴格要求也是一番苦心希望孩子少走彎路,成長的更好。
道理我也是懂得,但就是不忍心。我想做那個跟孩子牽着手坐在一起,彼此平等尊重,可以無所不聊的朋友,而非俯視着孩子,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和觀念,把前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之談,傾注在孩子身上的“苦口婆心的說教者”。
那天,跟小卷毛并排躺在他的房間床上,聊了兩個多小時,天南海北,從他的幼年快樂記憶,到現在班裡同學關系,從對小學老師和同學們的想念,他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中間好多次我想去倒杯水都被扯着衣服不許我動,一直絮絮不停說到十點,才戀戀不舍回到台燈下翻開他的書本。
好久沒這樣好好跟他聊天了。13歲的少年,說起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仍然忍不住手舞足蹈,眼睛亮晶晶,臉上的每一根細小絨毛都充滿無盡的天真活力。那個每天回家吃完飯就伏在書桌前許久擡不起頭來的他,心裡藏着多少糖果或者迷茫,想跟最親愛的家人分享,卻總是被要求一直學習學習,不要胡思亂想什麼也不許做就是好好學習~
好孩子,放心,媽媽不會這樣要求你。比起其他,我還是希望你先做那個快樂的飽滿的自己。
//
前段時間,莫名其妙隊友發了個燒,綿延數日,後來竟住院一周才康複。而我剛好被意外燙傷了手背,整個左手皮膚全部潰爛脫落,纏了紗布,每天清理換藥,行動極為不便。
細細看去,每一張的左手都纏着紗布
但是娃的飯不能不做,家裡的清掃整理無人替代,夏天悶熱出汗,洗澡洗頭也是日日不可省略,隊友不在家,凡事皆需我親力親為,不是不能找長輩們幫忙,但是這麼多年來養成習慣:但凡我們小家可以自己做的,就不麻煩老人。所以咬緊牙關還是堅持了下來,不僅日常生活作息沒耽誤,手上纏着紗布也按慣例約了攝影老師,拍了照片和視頻,沒有耽誤日常穿搭的固定内容更新,如今想來,也是對勇敢克服困難的自己頗有幾分佩服。
所以想一想,日常我們認為極為平凡普通的日子,其實本身就是幸福了吧。畢竟你兩隻手都能自由使用時根本不會去想如果一隻手不能沾水的話會有多麼不便。
隊友康複出院後,我很是對他格外呵護備至了一段時間(希望能持續更久吧哈哈)。比如,更加上心地囑咐他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作息規律,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增加體育鍛煉。因為他不在家的這段時間,我真的體會到了“一個滿分老公的重要性”。且不說家務瑣事大大小小他都一肩挑起,飲食起居對我們無微不至,單說出行、拍照、各種物品采買什麼的,如果全部讓我一人承擔,真的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隊友為這個家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心力,隻有當他不在家的時候,才體會得最明了清晰。有次跟閨蜜聊天說起,如果我看起來有幸能有一絲絲比同齡人更加年輕美麗的樣子,那一定是感謝我老公,沒有他就絕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我。即便我再自律,熱愛運動,精通妝扮,但是一個人眼睛裡的光和亮,臉上那副沒被生活教育過的少年感十足的倔和傲,是任何化妝品給不了的。
寫到這裡,很想舉幾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來支持論點,但是這樣的細節俯拾皆是,實在不知道哪一個值得單獨拎出來從頭說起,相信一直在閱讀我的微博、朋友圈的人,都曾從我日常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過吧。
謝謝隊友,你替我擋住了絕大部分生活的風雨,日常瑣碎的侵蝕,讓我心無旁骛在自己熱愛的世界裡做自己,毫無負擔地盡情探索和創作。我十分相信,充分的尊重和幫她實現夢想,是一個男人能給予他的妻子的最珍貴且不可替代的愛。
7月的中旬快樂,下次見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