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貫徹國家“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關心他們的生活與成長,提升他們的醫療技能”的政策,環球網發起“基層(鄉村)醫生全媒體系列報道”活動,我們将走近遍布全國的鄉村醫生,用文字、圖片、視頻全方位記錄他們最真實的面貌,挖掘感人故事,展現新時代鄉村醫生的風采!更多内容請見中國鄉村健康最美守護人專題。
提起鄉村醫生,印象裡他們就是看個頭疼感冒等小病的全科醫生,保證村民“小病不出村”。直到見到河南省濮陽縣王稱固鄉小屯村65歲的村醫範繼臣,才發現村醫照樣能“身懷絕技,獨步天下”。
上世紀80年代,風濕病困擾着小屯村的村民,不少人關節變形,失去了勞動能力。為了治療鄉親們的風濕病,範繼臣查閱醫學古籍、學習經絡原理,研制了一款“神奇手足貼”的膏藥,不但大大緩解了鄉親們的風濕病之痛,還于2017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中國有84.2萬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員,從範繼臣一人可見,我們的村醫隊伍中不乏“卧虎藏龍”。而村醫們共同的精神——堅守,奉獻。在範繼臣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
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 已堅持45年
早晨7點,小屯村衛生室不足50平米的候診室就被擠得滿滿當當,有抱着小孩的媽媽、拄着拐杖的老人、還有些許年輕人……他們都有序地排着隊候診。
“開的藥千萬要按時吃,不用太擔心,問題不大……”一位年輕的母親抱着7個月大的小孩來就診,範繼臣拿着剛開的藥方,細聲地給這位母親囑咐着注意事項。
在不到2小時的時間裡,來找範繼臣看病的患者已有二三十人。範繼臣告訴環球網記者,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每天他都要接待超過100個患者,最多時約200個。
“上午來這看病的大多是小孩,主要看兒科,下午來的大多是老年人,主要看慢性病,”範繼臣表示,他的專長是用中醫辨證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還有冠心病等慢性病、風濕病等。
除了令人稱贊的服務水平,小屯村衛生室的收費水平也非常讓人意外,5元、10元、20元,能用最實惠的治療方案,範繼臣就絕不多收患者一分錢:“我看病從來不收挂号費,西藥都是按照國家的标準零差價給患者開。”
遇到經濟條件不好的病人,範繼臣免費為他們診治,還給敬老院送醫送藥、免費義診,廣受村民贊譽。
為了響應國家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要求,範繼臣完成了小屯村一千二百多人的建檔工作,有效管理村民的健康。疫情期間,範繼臣還承擔起了本地居民的體檢篩查,外來人口的隔離工作,實現了小屯村零感染的記錄。
範繼臣從1975年開始行醫,至今已有45年。因工作出色,小屯村衛生室連續14年獲得濮陽縣衛生局頒發的“先進”獎狀,其個人也被濮陽縣衛生局評為2012年度“最美鄉村醫生”。
為治療鄉親們的風濕病 自己研制手足貼
上世紀七十年代,範繼臣是方圓5公裡唯一的“赤腳醫生”,靠着雙腳走街串巷為鄉親們看病,回憶起那時候的看病條件,範繼臣感歎,一天看十幾個病人,就要走十幾裡路。當時農村缺醫少藥,隻能用針灸給村民治療。
當地風濕骨病患者較多,難以醫治,一些人關節變形,甚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範繼臣看在眼裡,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解決鄉親們的病痛。為了找出經濟實惠又有效的方法治愈鄉親們的風濕病,他翻閱了大量醫學古籍、學習經絡原理,在1985年研制出了一種外敷膏藥。範繼臣把它稱作“神奇手足貼”。
“當時藥材非常難找,我找遍了很多地方才湊齊。第一次是給一個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10歲小孩用,敷藥三次後就基本痊愈了。”範繼臣表示,到現在用這款膏藥治愈的風濕患者已達兩百多例。
38歲小屯村村民陳若憲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身患滑膜炎引起的關節腔積液4年,就醫無數卻無法根治,失去了勞動能力。被這款膏藥治好後回歸到正常生活,陳若憲非常激動,在今年8月給範繼臣送來了錦旗。
2017年11月7日,國家知識産權局為範繼臣研制這款藥膏配方技術頒發了發明專利證書。如今,這個手足貼的療效被患者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方圓百裡的風濕患者都來找範繼臣看病。
範繼臣有三個子女,都是從事醫生職業,大兒子範慧軍2005年從河南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被範繼臣叫回老家“子承父業”。現在父子倆一起為村民提供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服務。
“村民們看病注重效果好,價格低。中醫就能有效滿足村民們的需求。”範繼臣表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子能繼承好自己的中醫技術,繼續把中醫發揚光大。(記者李青雲)
來源: 環球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