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發出有效疫苗和藥物前,免疫力便成了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唯一“武器”。免疫力的基礎就是各種營養和能量,此前《生命時報》曾以《蛋白質,抗病毒關鍵營養》為主題,強調蛋白質是免疫力的必備“原料”。而近日,日本醫學專家柳澤厚生(簡稱“柳澤”)撰文稱,從食物中攝取足量維生素C、維生素D、鋅、硒、鎂和蘿蔔硫素六大營養素,可提高身體免疫力,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本報記者就此采訪權威專家時,他們表示,在上述基礎上,提高免疫力還應增加幾大營養素。
充足營養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藥近日,中、英、美等國研究人員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和聯合國人群估計數據的分析發現,全球大約17億人至少有1種基礎疾病,這些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進展為重症新冠肺炎的風險大大增加。且随着年齡增大,風險越高。根據估算,全球有大約3.49億潛在的重症新冠高危者。也就是說,這些人一旦感染新冠必須住院。研究指出,在老齡化相對嚴重的國家、艾滋病患病率高的非洲國家、糖尿病患病率高的一些國家中,重症新冠肺炎患病風險最高。
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專家、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潘頻華表示,這項研究表明,對于非洲等營養不充足地區的人群來說,加強營養、提升免疫力是防控新冠的重要措施之一。臨床治療中也發現,年輕人感染後輕症比例高,而老年患者,尤其是患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因免疫力低下,相對更易發病,且重症多。在産生抗體方面,免疫力相對低下的中老年人體内抗體産生的時間較長或數量較少,甚至有的不産生抗體。在恢複方面,抵抗力強的年輕人恢複快,多數預後較好;中老年人則很多預後不良。“醫生治療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患者調适免疫力,讓患者扛住病毒的侵害。”潘頻華說。
柳澤在其文章中提出,如果提高免疫力,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也是輕症;如果能夠抑制細胞因子風暴,即使發展成重症,生還可能性也将增大。“吃好睡好,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藥。”潘頻華說,在武漢治療期間發現,營養攝入充足而全面的新冠患者康複效果會更好,死亡率也更低。一般認為,除因年齡增長帶來的免疫功能衰退外,營養不良、病原體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患有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和血液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此外,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情緒低落也會使免疫系統失衡。營養支持對免疫力的重要意義在于,在排除其他影響因素下,隻有各種營養充分均衡,才能保證免疫系統功能完善,發揮人體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早在2月1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趙文華就提到,營養素對健康而言是預防、治療和康複疾病的重要手段。
11種營養素影響免疫力針對柳澤推薦的6種重要營養素,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維生素C:預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減輕症狀。有研究人員以進行了10天運動項目的學生為對象,針對其感冒症狀實施了維生素C介入試驗。結果顯示,服用維生素C的學生患感冒和流感的概率減少85%。左小霞表示,維生素C通過影響各種免疫細胞的增殖分化、細胞因子的分泌及抗氧化等作用糾正免疫系統紊亂,既能減少外界對細胞内平衡的幹擾,還可促進抗體形成,維持正常免疫力。
維生素D:降低新冠感染者死亡風險。印度尼西亞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住院但生還的患者中,90%的患者血液中維生素D值正常;死亡患者中90%以上存在維生素D缺乏情況。左小霞說,維生素D是免疫系統的“必需品”,它能調節細胞增殖和分化,與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密切關系。
鋅:抑制冠狀病毒增殖。研究發現,鋅能抑制非典病毒蛋白質和RNA(一種病毒遺傳信息載體)的合成,從而抑制病毒增殖。由于新冠病毒與非典病毒同為冠狀病毒,鋅對新冠病毒可能具有同樣效果。鋅是體内300多種酶和活性蛋白質的激活因素或輔因子,對免疫系統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維持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缺鋅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食欲減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鎂:參與抗體的形成。鎂在所有細胞内參與合成蛋白質、脂肪、DNA、RNA,涉及超過300種酶的活動,影響生命的方方面面。缺鎂會降低機體蛋白質合成能力,影響免疫球蛋白,從而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和疾病抵抗力。
硒:加速新冠肺炎康複。《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現,膳食中硒含量較高有助加速新冠肺炎康複。硒是維持免疫系統和抗感染能力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能刺激免疫球蛋白産生,增加其含量,同時也能明顯增加血清抗體水平和抗體應答等。相反,缺硒會誘發細胞及體液免疫機理受損,進而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蘿蔔硫素:激活和強化免疫力。美國國家科學院專家發現,蘿蔔硫苷能通過在體内轉化為蘿蔔硫素,來激活“長壽開關”Nrf2信号通路。Nrf2能發揮細胞保護和先天免疫調節的作用,也就是說,蘿蔔硫苷能間接強化免疫力。動物實驗證明,蘿蔔硫素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夠強烈抑制産生炎症的主要誘導物質,還能緩解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引起的肺部炎症。
左小霞表示,除上述營養素外,還有5種營養素對增強免疫力大有裨益。
維生素A:參與人體免疫系統成熟的全過程。維生素A有助于維持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當維生素A充足時,皮膚和機體保護層(如胃腸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皮層)才能維持正常的抗感染能力。此外,維生素A還通過調節細胞和體液免疫來提高免疫功能。
維生素E:提高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維生素E通過保護細胞膜及細胞器膜不被氧化破壞,維持其完整性與穩定性,以保證細胞功能正常。研究表明,維生素E在一定劑量範圍内能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和免疫細胞的分化,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鐵:抗體産生的必要條件。鐵構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及某些呼吸酶成分,參與體内氧運送和組織呼吸過程,維持正常造血功能。缺鐵可導緻免疫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抗體産生,導緻免疫反應缺陷。
蛋白質:抗病毒的物質基礎。蛋白質是機體免疫防禦功能的物質基礎,是體内各種酶、激素、抗體、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這些物質有助加快體内化學反應,調節身體機能。攝入不足會影響組織修複,使皮膚和黏膜局部免疫力下降,易造成病原菌繁殖擴散,降低抗感染能力。
歐米伽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炎症風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林韶輝博士曾撰文稱,歐米伽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炎症風暴”發生率。多所醫院臨床研究表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适當提高該營養素攝入,可調節脂代謝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全身炎症反應進展。
合理補充才能提升免疫力左小霞表示,疫情期間,保證充足營養非常必要。在大家無法檢測自身營養素是否充分均衡時,最好的辦法是從日常食物中補充營養。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主要包括魚蝦、禽、蛋、瘦肉、奶類和大豆及其制品。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髒、魚肝油、魚卵、全奶、禽蛋等,橙黃色和深綠色蔬果(胡蘿蔔、南瓜、西蘭花、苋菜、菠菜等)提供的β胡蘿蔔素也可在人體内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C主要在新鮮果蔬中,如蔬菜中的甜椒、苦瓜、菜花、西蘭花和芥菜等,水果中的鮮棗、猕猴桃、櫻桃、石榴、柑橘、檸檬、柚子和草莓等。維生素D來源有魚肝油、肝髒、腎髒、全脂奶、黃油、蛋黃、多脂魚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主要包括堅果類,如瓜子、葵花子、核桃、杏仁,植物油,小麥胚芽,薏米,糙米等。富含鋅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貝類、蝦蟹、内髒、肉類、魚類等。甲殼類動物如田螺、牡蛎、河蚌之類都富含鋅,種子當中,芝麻、葵花子、松子等含鋅量也很高。富含鎂的食物主要是深綠色蔬菜,尤其菠菜含量很高。富含蘿蔔硫素的食物有西蘭花、芥藍等十字花科蔬菜。食物中的硒含量受産地影響很大,谷類含硒量因地區而異,一般海産品、肝、腎、肉類中含量比較豐富。補鐵主要依靠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重要來源是“鐵三角”,即紅肉、動物血液和肝髒。歐米伽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深海魚類、亞麻籽、紫蘇籽、海藻等。
左小霞強調,在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營養,最好每天能夠吃不少于12種食材,色彩要豐富多樣,不偏食、不挑食,葷素搭配。如果确實有些食物暫時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導緻飲食不均衡,可适量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