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這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古時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二月二之後,随着氣溫的慢慢升高,大地萬物結束冬眠,開始複蘇,春雷和春雨也逐漸多了起來,春耕也從此開始!
自古至今,龍擡頭就被認定為是一個祈福納祥的好日子!百姓會在這天祈求上蒼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甚至在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句民謠:“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就是希望谷倉滿盈的願景!
【龍】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圖騰,二月初二這天“龍角星”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之為龍擡頭!關于“龍擡頭”的由來,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說,武則天稱帝時惹得玉帝大怒,于是便下令三年之内不準在此降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便私自降雨,被玉帝知道後将其貶入凡間并壓在大山下。百姓為了感念龍王降雨之情,便向玉帝祈求放了龍王,時間不長玉帝便被百姓的真誠打動,于是便在農曆二月二初二這天将龍王釋放,于是民間便有了“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
在古時這天“龍擡頭”這天習俗是比較多的,比如打糧囤,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院裡或者門前用鍋灰畫出一個個的圓形,并且在最中間的位置放上五谷雜糧,這樣能保佑一年五谷豐登!再就是這天還要剃頭。大人剃頭,象征辭舊迎新,一年順順利利;兒童剃頭,剃掉煩惱,一年平平安安。作為飲食文化大國,這天自然不能少了吃食,老祖宗講究,8種“龍食”别忘了吃,寓意:财源滾滾無盡頭,又有消災降福,百病不侵之意!
1:“食龍頭”,在民間有“龍擡頭,吃豬頭”的說法。因為豬頭是貢品,百姓認為這天吃了豬頭,就會得到神靈的保佑,從此萬事順遂,事事順意!
2:“咬龍耳”,因為餃子形似元寶,又跟耳朵很像,所以這天吃餃子又叫“咬龍耳”,餃子餡多以肉菜為主,肉菜又諧音“有财”,所以這天吃餃子又有财源滾滾之意。
3:“吃龍鱗”,在古人眼中,春餅形似“龍鱗”,而春天又是吃春餅的最佳季節,尤其是二月二吃春餅,寓意五谷豐登,谷倉滿盈的意思。
4:“食龍膽”,在北方不少地區這天要吃炸糕,因為炸糕顔色金黃,在百姓的心目中,這是跟“龍膽”很像的,這天吃油炸糕,又有步步高升,一路上向的美好寓意。
5:“咬龍須”,不少北方百姓二月二這天喜歡吃龍須面,因為面條在鍋中煮的時候,形似下海的銀龍而得名。這天吃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6:“吃龍眼”,在民間馄饨又被稱為“龍眼”,在百姓心目中,吃龍眼寓意耳聰目明,精神抖擻。尤其是兒童,這天是一定要吃馄饨的。
7:“啃龍骨”,民間不少地方這天有吃馓子或者麻花的習俗,因為麻花和馓子形狀很像龍骨,所以慢慢地就流傳開來!這天吃馓子或者麻花,寓意财來,福來,運氣來。
6:“吃金豆”,相傳這天吃金豆,也是為了拯救私自降雨的龍王。所謂的金豆,一般是指炒黃豆,也有爆米花,大米花,或者其它豆類的食物。有金豆開花萬事順的美好願景。
在我國傳統的習俗當中,或多或少帶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正是這樣,才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樣,你們當地“龍頭節”這天都有着怎樣的一種習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