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别~~
停停停,先别唱!
試想,如果這裡的發如雪,是因為頭屑太多、紛紛落下如雪,那這畫面還凄美嗎?
Oh,NO!那可能就是“凄慘”了。
相信不少人和小脈有同樣的困擾:即使堅持天天洗頭,但是頭屑依舊滿天飛。
請教了不少醫生後,小脈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如此多的頭屑,或許不是洗頭不勤的鍋,而是病,得治!
人為啥會有頭皮屑?
頭皮屑,是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産物,它是頭皮角質層,不斷剝落而産生的細小碎屑。
北方人洗澡搓下來的“泥兒”,其實也是皮膚角質脫落的産物。
很多因素都會導緻頭皮屑的突然增多,比如飲食不當、睡眠不足、陽光暴曬、過度洗頭、不合适的洗發水等,當然還有某些疾病。
所以,頭皮屑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2類。
生理性:多與生活習慣有關,頭皮屑過多,毛孔被堵塞,促進細菌增殖、刺激皮膚,進而産生瘙癢。
病理性:多與疾病有關,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其它物理、化學性傷害造成頭皮的炎症、脫屑。
頭皮屑也有油性和幹性之分
頭皮,其實就是覆蓋在頭顱表面的皮膚,所以掉落的頭皮屑和皮膚一樣,也有幹性、油性之分。
1.幹性頭皮屑
平時頭發、頭皮還算清爽,然而發絲間就是散落了無數的細小碎屑,這種就屬于幹性頭皮屑。
如果你本身就是幹性皮膚,本身油脂分泌不足,還天天勤勞的洗頭,那麼會把頭皮表面具有保護性的油脂過度清潔掉。
這種情況的寶寶們,一定不要太勤洗頭,也要盡量避免清潔力過強的洗發用品,而是選擇溫和、保濕功效的産品。
2.油性頭皮屑
頭發油膩、頭皮發癢,甚至頭屑都有點微微泛黃,這種就屬于油性頭皮屑。
尤其是年輕人,大多遭遇的是油性頭皮屑,隻要一天不洗頭,就成了“頭屑”重災區。
這種情況的寶寶們,首先要調節飲食和作息,做到戒油、戒糖、戒辣、戒酒、早睡早起,然後适當增加洗頭頻率,大多就能搞定。
如果根據上述方法,都無法緩解頭屑增多的情況,那麼就要想到:是不是疾病在搞鬼?
頭屑增多,還可能是疾病信号
除了生理性的情況以外,頭屑突然增多,尤其是出現白色或灰白色頭屑時,其實就是在提示頭皮代謝出現了異常,需要盡快治療。
1.脂溢性皮炎
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起初多為毛囊周圍的小丘疹,然後逐漸融合為界限清楚的暗紅色斑塊,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和痂皮。
中青年人群多見,男性多于女性;與馬拉色菌感染刺激頭皮、油脂分泌過多等因素有關。
除了頭屑增多以外,還會伴有頭油、瘙癢,甚至脫發。另外,眉間、鼻周、耳後、腋下、前胸、肩胛等身體其他部位,同樣會有皮屑脫落。
應對策略
此時普通洗發水就失效了,而是要選擇抗真菌洗劑。
比如酮康唑洗劑,效果就非常不錯,每周1次即可;另外,還可以輔助使用糖皮質激素、硫磺洗劑、抗菌藥外塗等。
2.頭皮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皮膚的一種慢性炎症疾病,而頭皮是銀屑病最易受累的部位之一。
主要表現為界限清楚、覆有銀白色鱗屑的紅斑,表面鱗屑易剝離、且越剝越厚、甚至可見出血,嚴重時頭屑可布滿整個頭皮。
青壯年男性(18-30歲、40-50歲)多見,其中季節是發病的重要誘因,冬春季病情會加重。
此外,情緒、精神壓力、感染、飲酒、吸煙、外傷等,也會不同程度地誘發加重頭皮銀屑病。
應對策略
對付頭皮銀屑病,分2招,一個是局部治療,另一個是全身系統治療。
局部治療包括:局部使用水楊酸、焦油等角質溶解劑,糖皮質激素、維生素D衍生物等;
系統治療包括:口服阿維A、甲氨蝶呤、環孢素等。
如果局部治療效果不好時,可聯合全身治療。
除了這2種常見疾病以外,頭皮糠疹、頭癬等皮膚疾病,也會導緻頭屑增多。
因為皮膚疾病的表現大多相似,自己區分不清的時候,一定記得及時請教專業醫生哦。
做到4要、4不要,和頭屑輕松說拜拜
四要
1.要溫水
40℃左右的溫水洗頭最佳。過熱會刺激油脂分泌,讓頭皮更油;而過涼則會收縮毛孔,不利于污垢的清洗。
2.要合适
選擇适合自己發質的洗發水,盡量避免清潔力過強的洗劑。
另外,可以準備2支洗發水,交替使用,小結效果會更加。
3.要徹底
沖洗洗發水泡沫時,一定要徹底,确保發根和頭皮沒有洗發液殘留。
4.要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6的食物;戒油、戒糖、戒辣、戒酒;少熬夜、早睡早起;保持樂觀情緒,适時舒緩壓力。
四不要
1.不要過頻
盡量不要每天都洗頭,一般情況下3天左右洗一次即可。
2.不要指尖
洗頭時盡量使用指腹,不要用尖銳的指尖直接撓頭皮,容易使頭皮受傷。
3.不要直接
不要将洗發水直接倒在頭皮上,這樣會刺激頭皮,加速頭皮屑的出現,而是要在手中搓起泡後再塗抹。
4.不要排斥
頭屑太多的話,不要排斥就醫,也不要排斥用藥,因為去屑藥品的效果比去屑洗發水要強大很多哦。
如果你也被“發如雪”困擾很久,不如試試小脈的這些招兒吧~
最後,記得轉發給周圍親朋好友,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參考文獻:
1.楊斌.脂溢性皮炎病因及應對策略[C].//中國麻風防治協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2012:1-72.
2.鞠梅,王剛,鄭敏等.中國頭皮銀屑病的特征和影響因素調查[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4,47(8):533-537.
3.張漢武.頭皮屑多了也是病[J].中華養生保健,2016,(4):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