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中國新詩界泰鬥”“中國新詩發展的引渡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對于大衆而言,也許熟知的是謝冕身上的諸多頭銜,但其實,在專業學術研究之外,他還有一個不太為衆人所知的身份——“資深吃貨”。
多年來,謝冕對吃有自己的獨特理解,并用心寫下了不少文章,最近精選輯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随筆集《覓食記》。1月10日,以“唯詩歌與美食不可錯過”為主題的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行。
謝冕
新詩研究與文藝評論是謝冕的主業,而在與詩歌相伴的年月裡,他同時也抓住了“研究、讀書”之外的一些樂趣。在常年的東奔西走中,在不斷與美食的美妙相遇中,他成為一位饒有興緻的“覓食者”。
謝冕樂于為平常食物生動畫像,為與美食的精彩邂逅述寫故事。于是,有了“餃子記盛”“餡餅記俗”“包子記精”“饅頭記粗”,以及“一路覓食到高郵”“除夕的太平宴”“那一碗鹵煮火燒”等,這些對食物的豐滿記錄。
作為謝冕的學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孟繁華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次經曆:“那時我曾陪他去福建各地,在福州街邊,他駕輕就熟地買了魚丸,與我等站在街邊悠然自得。”他認為,謝冕是大學者,但更有人間情懷,文如其人,食如其人,專注、認真,不辜負所有的美食。
對于美食與做學問之間的聯系,謝冕主張:“做學問是體驗,體驗人生、體驗學術,那麼就需要細緻,要了解它的源頭,了解它的人格,了解它的許多變化和創造性,這就和我們的飲食有關系。”
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所長曹文軒與謝冕共事多年,憶及往事,他認為謝冕作為學者時,在詩歌批評文字中散發出詩人的迷人風采,透出“一生隻做一件事”的業界高度;而作為摯愛美食的生活家時,無時無刻不向周圍的友朋後輩傳遞出積極、豁達的生活态度。
對此,謝冕認為,“一個學者,一個比較圓滿的學者,一定不滿足隻做學問、做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快樂的人生,你的人生快樂了,精神境界放松了,你的工作可能就會做得更好”。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形容謝冕是“三好”教授,即“好看、好吃、好玩”,對于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始終抱有熱愛之情,即便在面對人生之不如意時。而美食于他,不單是舌尖之味——作為福建人的謝冕,東西南北的口味都能接受——更是味中有“道”,世态之道、人生之道、境界之道。
正如他在《覓食記》中所寫的:“我們能從美食中學會:多元、兼容、綜合、互補、主次、先後、快慢、深淺、重疊,以及交叉的方方面面。”
左起:邵燕君、曹文軒、謝冕、孟繁華
謝冕1932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剛剛正式跨入“九零後”行列。《覓食記》記述了其走南闖北、遊東覽西、吃香喝辣的故事和經曆,書中關于吃的知識豐富,品種多樣,從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記”,到“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從遊曆山川的“小吃四記”,到“頤和園附近一家見證時代變遷的餐館”;從知美味的“紅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論乏味”。讀者從中能窺見一位九旬學者對待五味生活、對待美好事物的“不老”赤子初心。
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主辦,培文書院、北大博雅講壇承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