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年前,大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在被貶到黃州時,曾寫下一首名為《豬肉頌》的詩。在嘗試了豬肉多種做法後,蘇東坡在詩中感慨道,“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900多年過去了,如今,豬肉俨然已經成為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肉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家常餐桌上。提起豬肉大家不陌生,但要論豬身上哪裡的肉最好吃,相信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因為不少朋友隻認得“豬肉”,卻不認得具體是哪個部位的豬肉。
下面,我就拿幾種比較常見的豬肉給大家做個對比,說說它們的特點,以及适合的吃法。豬身上“最好吃”的肉排行:五花肉倒數第1,排骨排第3,建議了解。
第五名:五花肉五花肉,位于豬的腹部位置,也是脂肪高度聚焦的部位,因其肥瘦相間,層層疊加,又被稱作“三層肉”。
五花肉最大的特點就是脂肪多,肥肉部位占比較大,因此吃起來容易讓人覺得肥膩。特别是一些肥肉居多的五花肉,那真是吃了一頓後,會覺得很長時間不想再吃第二頓了。提起五花肉最适合的吃法,莫過于用來做紅燒肉了。
【推薦食譜:家常版紅燒肉】
食材準備:五花肉500克、料酒1勺、冰糖8粒、生抽2勺、蚝油1勺、老抽1勺
1、五花肉洗淨切小塊,冷水下鍋,加1勺料酒,大火煮開後,撈出來過下溫水,然後等鍋燒熱後,無需放油,倒入煮過的五花肉,小火煎至表面略顯金黃色後,将肉盛出來,留有底油;
2、往剛剛的鍋中放入冰糖,最小火炒至冰糖融化,再倒入五花肉翻炒均勻,然後加2勺生抽、1勺蚝油、1勺老抽,轉大火翻炒均勻後,往鍋中加入适量熱水,水要沒過肉,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炖40分鐘,然後再轉大火收汁即可。
豬腿肉,顧名思義,就是位于豬腿部的肉,有前腿肉和後腿肉之分。豬前腿的運動量較大,因此吃起來口感要更Q彈一些,豬後腿主要起到支撐的作用,口感不及前腿肉。
從适合的吃法上看,豬前腿肉适合炒菜或是做餃子餡,豬後腿肉比較适合做火腿或肉丸子。總的來說,豬腿肉的口感無功無過,比較普通,因此排第四剛剛好。
【推薦食譜:尖椒炒豬前腿肉】
食材準備:尖椒3個、豬前腿肉250克、大蒜2瓣、料酒1勺、生粉1勺、生抽2勺、蚝油1勺
1、尖椒洗淨,改刀切成片狀;豬肉切成肉絲,放入碗中,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生粉,抓勻腌制15分鐘;大蒜切末備用;
2、熱鍋加油,倒入豬肉,翻炒至豬肉變色後,放入蒜末,炒香後再倒入尖椒,大火翻炒至尖椒斷生後,加1勺生抽、1勺蚝油,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這可是一道實打實的下飯菜。
排骨,一般指的是位于豬肋骨部位的豬肉,通常會帶着骨頭一起出售。對于吃豬肉時愛啃骨頭的人來說,排骨就是很好的選擇。
豬排骨有前排、中排和後排之分。豬前排肉較少、脆骨多,适合做紅燒排骨或糖醋排骨;豬中排形狀最為規整,同時兼具前排和後排的特點,通常連着前排或後排一起售賣;豬後排肉較多、骨頭大,适合炖骨頭湯。
【推薦食譜:糖醋排骨】
食材準備:排骨500克、大蒜3瓣、冰糖5粒、料酒1勺、生抽2勺、米醋2勺、白糖1勺、清水5勺、
1、排骨斬小塊,溫水下鍋,加1勺料酒,煮至表面有浮沫出來後,撇去浮沫,将排骨撈出來洗淨,瀝幹水分;大蒜切末備用;
2、熱鍋加油,放入冰糖,最小火炒至冰糖融化後,倒入排骨,翻炒至上色後,放入蒜末炒香,然後往鍋中加2勺生抽、2勺米醋、1勺白糖、5勺清水,将水燒開後,轉小火焖煮20分鐘,然後轉大火收汁即可。
裡脊肉,位于豬脊椎骨内側,形狀呈條狀,也是一頭豬身上最嫩的肉,基本是純瘦肉,因此脂肪含量較低。因為裡脊肉嫩滑、易咀嚼,因此深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歡。
在衆多不同部位的豬肉中,裡脊肉排第二一點不為過。但值得注意的是,因其肉質細嫩,不太适合較長時間的烹饪,不然吃起來口感容易發柴。裡脊肉比較适合快炒的做法,或是用來煮湯。
【推薦食譜:蒜苔炒裡脊肉】
食材準備:蒜苔1小把、裡脊肉100克、料酒1勺、生粉1勺、生抽2勺、蚝油1勺
1、蒜苔洗淨,切成段狀;裡脊肉切成肉絲狀,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生粉,抓勻腌制15分鐘;
2、熱鍋加油,先倒入肉絲,翻炒至肉變色後盛出來,留有底油,倒入蒜苔,炒至斷生後,加1勺生抽、1勺蚝油,炒勻後再倒入肉絲,大火翻炒1分鐘,即可出鍋。
提起豬身上最好吃的肉,梅花肉排第二,其它肉沒有敢稱第一的。梅花肉位于豬的上肩部,并且非常稀少,一般一頭豬身上這個部位的肉,隻有不到6斤。
從外表上看,很好區分梅花肉,因為它的表面有很多絲狀的脂肪交錯,瘦肉中夾雜着些許肥肉,跟梅花很像,并且口感又嫩又香,吃起來不會覺得膩,也很耐煮。
【推薦食譜:香煎梅花肉】
食材準備:梅花肉250克、料酒1勺、生抽1勺、蚝油1勺、蜂蜜1勺
1、梅花肉洗淨,切成薄片狀,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蚝油、1勺蜂蜜,抓勻腌制30分鐘;
2、熱鍋加油,放入腌制好的梅花肉,小火煎至兩面都變得焦香後,即可出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