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烹饪的七大技巧

烹饪的七大技巧

美食 更新时间:2024-10-18 21:52:23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1

沒有人出生就能精通一些事情,即便是天資卓越的璞玉也得忍受雕琢的過程。

就算是天賦再好的人,也不可能一摸炒勺就變成技藝精湛的廚師。

所以呀,炒菜變好吃這事兒急不得,當然也不能懈怠。

老實說,看着自己廚藝越來越好,做的菜被别人誇獎的越來越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自從開始寫關于提高廚藝的文章以後,收到了很多朋友積極的回複,尤其是像我一樣的老爺們,做道好菜給老婆孩子吃吃,不就是生活中最享受的時刻嘛。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2

上初中的時候,家裡活兒很忙,恰好我姐升學去縣裡上高中,每次放學回家我都得等爸媽忙完回家才能做飯吃飯,幾乎天天餓的前心貼後背。

為了分擔下父母的辛苦,也為了自己能不挨餓,我鼓起勇氣,撸起袖子走進了廚房。

老實說,我最初的目的就是想把東西做熟填飽肚子,沒想到我這一進廚房就再也沒出來過,實在是太愛做菜這件事了。

迫于各方面“壓力”,沒能去讀烹饪學校而是上了大學。其實我一直覺得遺憾,工作了幾年想要創業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去了烹饪學校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然後開了一家做創意菜的私廚。

廚藝精湛以後,我回過頭再看,其實廚藝的提升,得益于我遇到的三件小事,以及小事背後的思考。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3


01 認識調料

食材味道單一,即便是多種食材搭配的菜品,味道上也會有所欠缺,于是就有了調味料。從邏輯上來說,這是調味料誕生的前提。

調味料的誕生,從無到有,由簡至繁。調味料的變化,帶來了烹饪中味道的更新和人們口味的演變。

學習烹饪,認識調味料是入門的第一階段,大概分為三個遞進的層次。

認識調味料,了解調味料,使用調味料。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4

90年代的時候,我家老爺子創業開了個小飯店,那會兒買調料都是散裝的,鹽和糖裝到塑料袋稱斤,醬油和醋裝在一個大缸裡,五毛錢一大勺。

有一次,一個老顧客進門看見老爸剛買回來的調料,伸手往塑料袋裡抓了一把就塞到了嘴裡。

然後“哇”的一聲吐了出來,“鹽呀這是,我還以為是糖呢!”

這種啼笑皆非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我身上過,剛開始學炒菜的時候,我經常把糖和鹽弄混,以至于做的菜,時鹹時甜。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5

從味道的角度出發,調料分為兩種,單一味道和複合味道。

鹽提供鹹味,糖提供甜味,味精提供鮮味,它們都屬于單一味道的調味品。

調料中有一個大的家族,一種調料内具有多種的複合味,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經過發酵。

醬油的五味,“醇,醬,鹹,甜,鮮”,因為它同時具有這五味,所以才會有醬油炒飯,蔥油拌面這類以醬油為主味的經典菜品。

醋的味道,“醇,酸,鮮”;酒的味道,“醇,鮮”,發酵類調料經過黴菌們的作用後,産生的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可以給菜品增鮮。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6

從作用上來說,糖和味精,以及發酵類調料可以為菜品增鮮提鮮。

鹽可以幫助提本味,也能像發酵類調料一樣,去腥除異。

我一直在向大家傳遞的觀點是,調味料用量甯少勿多,種類上,能少一樣少一樣。

很多人在做菜的時候都有誤區,以為調料放的越多味道就越好。

以至于現在網上很多美食自媒體被網友調侃成“鹽王爺”,“味精奴”。

還會被很多諸如“祖傳配方,用幾十種香料調制而成”這樣的廣告語。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7

我的一個朋友,一直秉承着,“料要足,味道才好”的做菜原則,到現在什麼菜做出來都是一個味道。

有一次我見他炒土豆絲,炝鍋的小料裡,除了蔥姜蒜,花椒幹辣椒以外,還有八角,桂皮和香葉。炒起來以後,鹽,糖,蚝油,醬油,十三香,雞精味精,統統放個遍,做一道菜,有一半的時間在放調料。

我忍不住調侃他,“你這是要炒土豆絲,還是鹵土豆絲呀。”

調料的誕生,是為了補充食材不具備的味道,我們為的是吃菜而不是吃料。

類似“蚝油湯”,“醬油炖八角”,“味精炒雞精”這樣的菜,我們誰也不愛吃。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8


02 不再貪心

人性深處的貪念,影響着人類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烹饪。

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和幾個四川同事住在一起,老實說,四川男人做飯真的很好吃。普通的家常小菜,吃起來地道程度不亞于川菜飯店的大廚。

那會兒年輕,想證明自己手藝不輸過他們,我總是想做出幾道難度系數比較大的北方菜給自己找面子。

然後我就在土豆燒雞肉這道菜上狠狠的栽了跟頭,我很想做出那種土豆吸收雞肉湯之後,綿軟醇香,吃起來更勝雞肉的效果。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9

但做起來卻事與願違,土豆總是被我炖的散了架,本來下鍋的時候是土豆塊,出鍋成了土豆丁。

反思了很久,才發現是因為我自己有點小貪心。

每次做的時候,我都會把水放多,怕雞肉炖不熟,怕土豆炖不爛,怕水少,怕成品沒有湯汁。

還經常會覺得,無論做啥都多多益善。

有一段時間,我在做菜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油放多了,膩口。

調料放多了,口太重。

某種食材放多了,味道平衡被打破。

别管做什麼菜,總找不到那個最适宜的點,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但又遏制不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發生。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10

低落了一段時間以後,我開始給烹饪做減法,調料能少放絕不多放,能不放就不放,油和水也按照少量原則去放,如果不夠可以再加,如果多了,很難再減。

以前的做法,像是出口錯過了,繞圈子再往回走。現在的做法是,腳步放慢點,找到最合适的出口。

然後發明了“逼近法”的調味方法,還因為這種方法,對後來研發創意菜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撐。


03 放大細節

做菜這件事太小了,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是小事,關鍵的是,每一個小事反映到成菜的味道上卻都是大事。

有一段時間,我炒什麼菜裡面都會有黑乎乎的東西,如果不小心吃到還有焦苦的味道。沒錯,那黑乎乎的就是炝鍋的蔥花。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11

其實最開始炒菜的時候,我都不炝鍋,甚至不知道還要炝鍋。

剛學做菜的時候,總是想着能做出老媽的味道來就算成功了,但是怎麼努力都做不出相似的味道。

有句話說的好,看别人做容易,自己上手難。我在模仿老媽味道的時候忽略了太多的細節。

例如炒菜前沒有炝鍋,放調料時機不對,出鍋前沒有倒炝鍋。

可以說我自己做的菜,是老媽的簡化版,舍棄了太多環節,代價是舍棄了太多的味道。

烹饪的七大技巧(烹饪中這3件小事)12

其實有很多菜品,是把單一的,微弱的味道放大化,得到了經典。

例如醋溜白菜,通過把單一的酸味放大,甜味和鹹味輔助的方法,得到酸爽開胃的美味。類似的菜品還有蚝油生菜,黃酒焖蹄膀等等。

把一種味道放大,其實是放大細節的一種表現形式。

烹饪中的不起眼的細節,其實都是味道來源的關鍵。

例如想要辣味釋放完全,要讓辣椒先見油。

想要醬香味更濃,要讓醬油被燙,用高溫激發醬香。

炖肉的時候,蔥姜炖久了會發酸,所以炖一會兒後要撿出來。

紅燒肉上色,需要開大火煮十分鐘。

……

烹饪是個細活兒,做菜是件小事,放大細節,把小事當作大事做才能得到美味。


我喜歡用文字分享烹饪感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提高廚藝。

覺得文章有些受用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别錯過後面的更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