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簡單的食物,是小時候經常能吃到的,相信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品嘗過,這就是糊塌子。今天,M仔無意間看見了一位北京大娘在教授糊塌子的做法,看着這道童年味道,M仔不僅就回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
大娘先是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就開始介紹糊塌子的做法。首先,當然是材料的準備了,需要選用品質良好的西葫蘆,然後把西葫蘆切成細條狀,放入容器裡面,撒上鹽,進行輕微的翻轉,為的是把西葫蘆裡面的水分逼出來,因為糊塌子如果太多水的話,就不脆了。
之後再處理好的西葫蘆上面打上3個雞蛋,這個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整,然後開始順時針攪拌,攪拌到雞蛋和西葫蘆混在一起後就可以适當的加入一些面粉,一次不要加太多,要慢慢的分次加入,然後繼續順時針攪拌,直到變成糊狀就可以了。
接着開始點火,熱鍋,放油,記得把油熨平整個鍋底,然後就可以用勺子舀一勺糊塌子放入鍋裡面煎,記得要用小火。在糊塌子起小泡的時候就是差不多熟了,之後起大泡的時候,就可以翻面煎多一下,就可以出鍋了。
最後就是醬料的調制了,這也是糊塌子好不好吃的關鍵。醬料需要用到大蒜,大概是3到5個左右,記得要搗碎,不要用刀切碎,這樣會破壞原有的大蒜味道。之後再搗碎的大蒜裡面加入醋,一點香油,适當的攪拌一下,就完成了。這樣一道好吃的停不下手的糊塌子就做好了。
看完大娘的介紹後,大家是否已經學會了呢?學會了的話,就趕緊動手嘗試一下,做出一道美味的糊塌子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