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

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7 14:12:20

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臨床上的患者,幾乎都會問到:我能不能吃水果?吃,怕脾胃不好;不吃,怕營養不夠其實,從中醫角度看,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思路,讓你能吃會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水果吃不對傷脾又傷胃)1

脾胃不好不要吃三種水果

臨床上的患者,幾乎都會問到:我能不能吃水果?吃,怕脾胃不好;不吃,怕營養不夠。其實,從中醫角度看,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思路,讓你能吃會吃。

《黃帝内經》講養生觀念,提到一句話: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五果為助,助什麼?怎麼助?

意思是水果對我們身體是有助力的,我們可以從兩點來理解這句話。

第一,水果是配角

在食物品種上,五谷是主角,水果是配角,不能喧賓奪主。

任何水果,我都不建議在沒有主食的情況下空腹吃。

雖然從西醫角度空腹吃吸收最好,但從中醫角度我們還是要看脾胃受納能力,空腹是脾胃較弱的狀态。

所以,在兩餐之間,比如上午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吃水果比較好。

第二,适量的水果可幫助調理身體

因為食物有寒熱溫涼之性,水果也不例外,那麼水果就可以起到糾正人體寒熱失衡的情況。

梨,能潤肺,幫助改善幹咳;

香蕉、火龍果,能清熱涼血,可幫助改善大便幹結;

荔枝、龍眼、榴蓮,能補益氣血,可幫助改善神疲乏力、手腳冰涼;

葡萄、桑葚、椰子、藍莓,能滋陰養血,可幫助改善五心煩熱、潮熱盜汗;

柑、橙、柚,能清熱利濕,适合濕熱體質的人吃。

還有諸病不忌的蘋果,因為性平适合大部分人吃,因為味酸有止瀉的功效。

分享一個止瀉小方:

寒濕:蘋果(切丁) 紅茶3g,煮水喝

濕熱:蘋果(切丁) 綠茶3g,煮水喝

所以,大家看水果好處非常多,隻要吃對了,也是補益。

如何把水果吃對

那麼,如何才叫吃對?其實要遵守三個原則。

1. 最好吃應季的

總的來說,水果都是潤性的,秋天吃較好。

首先秋天幹燥,需要滋潤,其次秋天是很多水果成熟的季節,這代表着大自然對身體的一個饋贈。

潤而生濕,其他季節吃水果,身體負擔會較大一些。

2. 最好吃當地的

現在物流的發達,讓大家吃上了各地方的水果,從嘗鮮的角度,是一種幸福,但不易久食。

很多患者喜歡從海南空運芒果、荔枝、榴蓮到北京,對于形體壯實、内熱較重的北方人來說,體質與熱性水果性味沖突,長期吃一定是加重濕熱的。

3. 最好吃适合身體狀态的

什麼情況下不吃?

1. 感冒和過敏期間,一切水果都要停

①一礙運化。這時候脾胃需要以較輕松的狀态抵抗外邪,而水果生濕,阻礙脾胃正常運化,自身修複能力較弱。

②二助邪氣。水果黏膩,不利于外邪順暢排出,易緻痰濕增多,過敏的一些黏膜水腫的情況便不容易好。

2. 脾胃淤滞,不要吃水果

在某一階段油炸、甜膩的食物吃得比較多、出現胃脹,反酸,腹脹,大便粘膩、溏瀉,舌苔白厚膩,說明這時候脾胃運化能力不夠,有積食、痰濕的淤堵,那麼不要再吃水果增加負擔了。

什麼情況下要少吃?

即容易「戀邪」的疾病和體質。

如常年有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有慢性荨麻疹等皮膚病的,和脾胃功能較弱的,痰濕體質的,都要少吃水果。

tips:能不能把水果煮了再吃?

臨床上很多家長覺得水果寒涼,就給它煮了再給孩子,覺得就不涼了。

比如中藥黃連,性寒,主清熱瀉火,那我們給它煮了,連藥帶湯都是性寒的了。性味不會因為煎煮而改變。

但物理溫度是改變了的,那麼隻能說寒涼之性相對柔和,對胃來說接受度高一些罷了。

吃水果了生濕,怎麼辦

如果确實吃多了水果,導緻脾胃不适,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緩解。

1. 代茶飲

炒神曲最能消水濕之積,用炒神曲10g,煮水,代茶喝一天,能夠緩解症狀。

如果有明顯的腹脹腹瀉,可以加點蘇葉5g、藿香5g、陳皮5g,煮水,代茶喝一天。

2. 中成藥

①藿香正氣水

水果吃過了,濕阻脾胃,可以用芳香化濕來改善,藿香正氣水就是這個思路。

芳香的東西可以抵抗濕濁,芳香的食物或者藥物可以叫醒人的脾胃,讓脾胃打起精神幹活,這樣濕氣就容易被運化掉。

所以喝點藿香正氣水,化濕和胃,能使脾胃氣機通暢。

②大山楂丸

水果吃多了,導緻胃脹、不消化,可以吃點大山楂丸來消食化積。

大山楂丸裡,山楂善消油膩肉食積滞,麥芽善消米面食積,神曲消食積兼能醒脾和胃。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畢竟是消食藥,中病即止。如若頻繁使用,反而會損傷脾胃正常的運化功能。

歡迎關注何曉明醫生,每天分享健康知識!

#健康明星計劃##中醫##女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