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系,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去年,TVB舉辦了一檔叫做《疫境廚神》的網絡節目,募集全港以至全世界的隐世家居廚神。沒想到被隔離在家的人們,僅憑有限的食材,做出各種不同風味的美食。
之前我們疫境求生系列寫了一篇居家囤貨指南,大家覺得還挺實用的,今天我們繼續實用主義,推薦十道簡單美味的菜式,大家也可以根據材料精準囤貨。
疫境求生:居家囤貨指南
入得廚房出得舞台,TVB人均廚神!
TVB從70年代就開始教人做菜了,可謂最會做美食節目的電視台,不止邀請名廚上節目,從主角到甘草演員,都有幾道拿手好菜。
香港人到底有多愛看明星做飯?
#1
臘味鲮魚幹煲仔飯
材料:臘味,鲮魚幹,大米
“煲仔飯”并不是什麼恐怖都市傳說,廣東人也真的不吃小朋友,煲仔飯一般是指用砂煲來煮的飯,比如《食神》裡周星馳的“黯然銷魂飯”。
煲仔飯的米飯要好吃,鼎爺秘訣就是新米舊米要1:1混合,而水和米的飯量也是1:1。
配好水和米的砂鍋加蓋用大火燒開,冒煙後揭蓋,用筷子攪動米水以免黏底,看水差不多要收幹,就可以把切塊的臘味鋪到鍋面了。
蓋子蓋上,這個時候臘味油慢慢滲出飯面,發出“滋滋聲”,漸漸可以聞到臘味的焦香……過程非常治愈。
趁臘味還沒全熟時,把蓋子打開,把蒜蓉撒到鲮魚上,注意注意!鲮魚和姜是天敵,放姜隻會把鲮魚的腥味加倍逼出,所以必須是蒜蓉。
煲仔飯最精華的部分,其實是“飯焦”(鍋巴),可以把煲仔稍作傾側,每個角度約一分鐘,鍋底受熱均勻,就可以獲得完美松脆的飯焦了。
砂鍋熄火之後,要再焗3~4分鐘,開蓋後再把醬油淋面,開吃!
#2
揚州炒飯
材料:金華火腿、蝦仁、雞蛋、白飯、蔥
一個冷知識,揚州炒飯其實是一道經典粵菜,也常常在港産片和港劇中出現。
起源有好幾個說法,其中一個版本是清朝一位梅州的知府到揚州上任,請客食飯,随行家廚做了一道炒飯,客人紛紛表示贊賞,向知府請教菜名,他就随口報了:揚州炒飯。
首先把火腿切粒,蝦仁備好,雞蛋打散,熱油下鍋後先下蛋液,蛋液半熟時下米飯拌散。飯跟蛋液充分拌勻後,放蝦仁和火腿粒,少許的糖和鹽,再翻炒幾下就可以熄火了。
趁着餘溫再加一小把蔥,古老版揚州炒飯完成。
說到炒飯, 周星馳扮演的食神曾說炒飯的秘訣是要用隔夜飯,這樣的飯水份不多,炒起來才可以顆粒分明,口感軟硬适中。
鼎爺說,其實也不一定,如果有心做煲仔飯,先把飯蒸熟再炒也是一樣效果的,注意米和水的比例1:1就好了。
#3
八寶雞翅
材料:雞翅,蓮子,冬菇,紅棗,闆栗,蝦米,百合,糯米
這道菜雖然有點複雜,勝在材料都是幹貨,雞翅也是壓箱底冰鮮,居家隔離的時候翻翻儲物櫃,八樣材料手到拿來。
糯米先上鍋蒸40分鐘,其餘七寶大概蒸20分鐘,趁等待的時間把雞翅拆骨。
技巧是先把雞翅連接的兩根骨頭割開,再把關節位順着彎曲、反折,很容易就能讓雞翅骨肉分離。
眼睛學會了,手試試
接着把冬菇、紅棗、蝦米切碎,闆栗和百合壓碎,和糯米飯1:1抖勻,家裡有四物膏的可以加進材料裡拌勻(不加亦可),雞翅加胡椒粉腌制,然後把“七寶”釀進雞翅中。
把雞翅塞得脹鼓鼓的,用牙簽縫合起來。塞完後,用廚房紙巾印幹雞翅上的水分,再給每個雞翅抹上老抽,就可以下油鍋炸熟了,中火即可。
最後再用蚝油、紹興酒做一個芡汁,澆在雞翅上,漂亮的八寶雞翅完成。
#4
吞拿魚薯蓉餅
材料:罐頭吞拿魚、土豆、胡蘿蔔、雞蛋、洋蔥、面包糠、面粉、羅勒或其他新鮮香草
前段時間香港疫情嚴重,許多市民囤貨在家居家隔離,肥媽很應景地推出了一檔《全民居家煮嘢食》,食材基本都是罐頭、急凍海鮮或者耐存放的蔬菜。
首推這道吞拿魚薯蓉餅,肥媽說了,不要小看罐頭,“七星級酒店也是這樣做的。”
制作方式很随意,吞拿魚從罐頭拿出來後擠幹水分,加入香草(羅勒迷叠香之類,不一定要新鮮,也可以是雜香草調料),加入小胡蘿蔔、洋蔥粒、壓碎的土豆泥、少許面粉、兩隻雞蛋,還有胡椒粉和鹽,全部材料攪拌均勻後捏成餅狀,最後沾上面包糠,下平底鍋中火煎熟即可。
平時選罐頭總是下意識避開吞拿魚,因為實在太像貓主子同款,其實吞拿魚熱量低,又有豐富的OMEGA-3和蛋白質,試試肥媽這種打開方式,尤其适合獨居或者家有小孩的家庭,煮飯都省了。
#5
萬能豆豉鲮魚
材料:罐頭豆豉鲮魚、涼瓜\油麥菜\南瓜、蒜
上篇囤貨指南我們力推豆豉鲮魚,它勝在萬物皆可搭,比如油麥菜豆豉鲮魚。
直接用罐頭裡的鲮魚油下鍋,接着放蒜蓉爆香,罐頭裡的豆豉鲮魚也可以這時候扒拉進鍋裡,聞到香味後就可以加鲮魚肉和油麥菜翻炒至熟。
罐頭鲮魚本身有獨特醬料,炒的過程中,隻需要加一點糖中和豆豉的澀味,一點麻油增香就可以了。
除了油麥菜,豆豉鲮魚還适合搭南瓜、涼瓜、青木瓜,制作方法大同小異,就像肥媽說的“做菜跟做人一樣,最緊要識得變。”
#6
雜菜炒海鮮
材料:各種雜菜、冰凍海鮮
先下洋蔥和凍海鮮翻炒,下白胡椒辟腥,另起油鍋把雜菜炒熟,斷生之後再把炒好的海鮮倒到雜菜中繼續翻炒,加蚝油和鹽調味,如果水分太多,可以加一點生粉水勾芡。
囤貨黨們有沒有發現?疫情期間,凍肉總是最快被搶完,而且價錢也貴,反而急凍海鮮很少人搶,其實海鮮急凍之後營養價值依然很高的。
#7
濃情南瓜蕃茄濃湯
材料:南瓜、蕃茄、牛油、忌廉、百裡香、奶油
一道偏西式的濃湯,先用植物油炒香蒜和洋蔥粒,蕃茄去皮切開後放進鍋裡炒軟,接着放切塊的南瓜同炒,加水或高湯大火煮開,放少許百裡香增添風味。
這個湯的靈魂是一小塊牛油和少許鹽,可以提升整個湯的口感層次,待南瓜煮軟後,就可以整鍋湯拿去攪碎。
攪成糊糊狀的湯倒回鍋裡燒開,最後倒進兩圈淡奶油,風情萬種的南瓜蕃茄濃湯就完成了。
#8
小鳳姐糖水:玉米奶露
材料:玉米、牛奶、糖、牛油
GiGi姐黃淑儀,60年代和李司棋、汪明荃合稱“鎮台三寶”,後來嫁人息影,退隐歸來後就成了全能煮婦了,主持了不少美食節目。
曾是一線花旦的黃淑儀,做菜的時候常常會分享一些天王天後小故事,然後制作明星同款,比如玉米奶露,就是徐小鳳親傳的,她稱之為“小鳳姐糖水”。
做法是先把玉米剝出粒粒,然把牛奶加入鍋中開大火,将要煮開時加入白糖,期間要不斷攪拌以免黏鍋底。
糖溶化之後加入玉米,同樣是邊煮邊攪拌,快要煮開的時候熄火,再加一小塊牛油拌勻即可。
黃淑儀說,這道菜是源于她在加拿大生活時,有一次跟徐小鳳和朋友們開Party,一般這種場合大家都會預先做好一道菜拿來,小鳳姐卻帶了一盒牛奶和兩根玉米來,即場教大家煮了這個糖水,大家于是把之稱為“小鳳姐糖水”。
牛油也是這道糖水的靈魂
#9
倒轉地球之豆芽菜煎蛋餅
材料:豆芽菜,雞蛋
看香港的綜藝節目,總有一種娛樂圈人均大廚的感覺,連“倒轉地球”的陶大宇都能把菜做得有闆有眼。
薄油炒熱下豆芽菜,加鍋蓋焗一分鐘,灑鹽後翻炒片刻,把芽菜均勻攤開,接着把打散的蛋液從外至内淋到芽菜面上。
這道簡單的菜考的是臂力,需要全程中火,把鍋擡半高然後慢慢搖晃,看見蛋有少許焦邊就可以果斷翻轉了,看看,陶大宇這個抛鍋手勢相當娴熟。
#10
黎氏版宮廷三不沾
材料:水200ml,蛋黃6個,木薯粉60g,糖90g,植物油
疫情期間“無工開”的黎諾懿,也解鎖了自己的烹饪技能,做出了許多複雜的中西菜式,連失傳的中式宮廷甜品“三不沾”都被他成功琢磨出做法……
本文最後一道菜升級難度,來試試黎氏“三不沾”。
首先将所有材料混合,記得用上手動打蛋器拌勻,熱鍋後下油,接着把混合好的蛋漿倒進油鍋,全程大火,不斷攪拌。
這道菜考耐力也考耐心,攪拌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鍋裡的蛋漿慢慢開始成團,中途需要加點油,攪拌至蛋團不沾底了,就需要改用“拍打大法”,過程大概8分鐘,再累都不能停手!否則會糊掉!
之所以叫“三不沾”,因為它不沾鍋、不沾筷子、不沾牙,所以一直拍到蛋團有光澤有彈性,整個看起來糯叽叽的時候,就可以上碟了。
感覺是很好玩的一道菜呢!
E姐結語:
因為做菜節目太多,去年TVB高層一度頒發了“限廚令”,王祖藍作為首創意官,曾豪言壯語立flag:“我們不會再日日教煮菜。”
可疫情來襲,做菜節目幾乎成了剛需,許多被叫停的做菜節目很快又“另起爐竈”了。
在家做菜不僅健康衛生,還能增進家人的關系,一邊做菜一邊聊天本來就是一種樂趣,就算一人獨居,聽着湯鍋“笃笃笃”的聲音或者油鍋“滋滋”的聲音,也是讓人愉悅的。
從叛逆天王變低調廚子的謝霆鋒曾說自己喜歡下廚的原因,是做菜這件事,拉近了他和父親家人的距離,而廚房裡的煙火氣也治愈了他的爆脾氣。
疫情被隔離在家确實有點無奈,一日三餐成為最重要的事,為了不讓自己在突然多出的時光裡胡思亂想,不妨把儀式感和美味塞進這一日三餐裡,說不定一波疫情過去後,你也能解鎖自己的“廚神”身份呢?
好好吃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今天的話題是:
分享一道你的拿手菜式
來評論區說說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哒!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