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青
作者系曆史學博士,資深媒體人,美食愛好者。現居北京。
“桃花落,黃鳝多”,時令進入暮春初夏,稻田裡的黃鳝經過一冬的修養生息,已經長得膘肥體壯。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配合較低的脂肪,使這一食材成為廣受歡迎的喜好,在家鄉醴陵就有一道黃鳝炖臘肉,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關于鳝魚的記載,有研究者認為最早當見于《詩經》,比如《周頌·潛》中這樣寫道:“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鳣有鲔,鲦鲿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意為:“漆水河,沮水河,河裡的魚兒真多,有鲟鳇魚、鲔魚、鲦魚、黃颡魚、鲶魚、鯉魚等等。我們既拿來食用,也用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降下巨大的福祉。”《國風·衛風·碩人》也描繪:“施罛濊濊,鳣鲔發發”。意思是說,那撒網入水的嘩嘩聲,那魚尾擊水的唰唰聲,采用比興的手法,用以襯托碩人的富足和美貌。詩中的“鳣”指鳇鲟,今可見到的即為中華鲟等;其中的“鲔”,就是以鳝魚為代表的無鱗魚。這說明,周朝時候的人們已經捕捉鳝魚作為食物了。
鳝魚走上文人墨客的餐桌,則以唐宋時期為常見,如在詩聖杜甫寫的《又觀打魚》中就有:“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鳣鲔随雲雷”,描繪了鳝魚喜歡居住在洞穴、山塘、水溝等環境之中。在《送率府程錄事還鄉》中杜工部還專門寫道:“素絲挈長魚,碧酒随玉粒。”“長魚”就是鳝魚,這道蒜絲清炒鳝魚絲,再之以好酒,讓人舉箸贊賞,鳝魚之鮮美味道躍然紙上。而宋代黃庭堅的《戲答史應之三首》:“歲晚亦無雞可割,庖蛙煎鳝薦松醪”,說的更為直白,時間比較晚了,雖來不及宰殺雞肉炖了下酒,可煮蛙煎鳝魚再飲松醪酒,這待客之道也是十分用心,滿滿的高級感。
清代乾隆時期著名學者和美食家袁枚在《随園食單》裡記錄了鳝魚的三種烹饪方法,一種是炙鳝段:“切鳝以寸為段,或先用油炙,使堅,再以冬瓜、鮮筍、香蕈作配,微用醬水,重用姜汁”。一種是炒鳝絲,“拆鳝絲炒之,略焦,如炒肉雞之法,不可用水”。還有一種是做鳝絲羹:“鳝魚煮半熟,劃絲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纖粉,用真金菜(即黃花菜)、冬瓜、長蔥為羹”。這三種做法至今仍在流傳,許多地方做鳝魚的“老三篇”便是:炒鳝絲、炒鳝背、炒鳝糊。
相較于炒鳝魚絲、煎盤鳝、鳝魚羹,我卻對黃鳝炖臘肉記憶深刻。這道菜是醴陵待客的一道大菜,顧名思義,其主料是黃鳝和臘肉,輔料以黃瓜、幹蘿蔔條、腌菜、紫蘇葉為佳,經過爆炒和水煮,再放在爐子上慢慢煨,經過時間的打磨,主食材與輔料充分交融,腥味被紫蘇等輔料淹沒,魚與肉香嫩,肥而不膩,飲酒下飯都不錯,在香飄滿屋的氣味中直流口水,特别是煮的正濃的湯拌飯,可以一下子增添不少食欲,正可謂黃鳝與臘肉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佳肴。
在湖南,臘肉是較為常見的食材,一年四季均可,而黃鳝則有季節,春夏最佳。廚師們曆來有“鳝宜食背,甲魚食裙”的說法,就順應了鳝魚背最為豐盛有營養的特征。而這道黃鳝炖臘肉,炖的正是鳝魚肉最為鮮嫩的魚背。
清洗黃鳝是個精細活,由于它屬于無鱗魚,身上一股濃稠的黏液,十分沾手。首先,用手鉗住黃鳝,在地上重重摔下,待它暈死過去,從尾巴處的小孔用剪刀尖挑開,沿肚皮向上拉,肚子就剖開了,一根腸的内髒,一扯就出來。然後用清水沖洗表面的血水再撒上鹽,腌制然後開始反複搓抓,等盆裡的泡沫越來越豐富的時候再用水沖洗,再剪成寸段, 瀝幹水分後加料酒,适當撒上胡椒粉備用。片好臘肉,空鍋燒熱,肉片入鍋,中火煸炒至出油,後撒上一把幹辣椒及姜蒜花椒等小料,炝出味後倒進鳝段,大火翻炒,至七八成熟後放入腌菜絲、黃瓜條,加清水轉小火慢炖,炖到鳝肉将爛未爛時,關火入盤上桌。
趁着熱騰騰的氤氲之氣,用筷子夾上一塊,牙齒咬着絲滑的鳝魚皮,舌尖感受着軟嫩的鳝魚肉,嚼一口,炖進肉裡的湯汁随之入喉,頓時滿口餘香。那是黃瓜、蘿蔔和腌菜與臘肉特有的鹹香和炝炒黃鳝的辣香。臘肉的味是濃郁的鹹,腌菜等配料是輕微的淡,一濃一淡恰到好處,配合着辣椒的辛與熱,一齊烘托着鳝魚的鮮與嫩,回味無窮,再借肉味飲一杯酒,真是妙不可言。特别入伏後,民間有諺語稱小暑黃鳝勝人參,益血補中,溫補脾胃,通脈絡,是滋補佳品。
這道菜看似簡單,其實很講究食材與火候。食材的配比,鳝魚與臘肉要3:1,臘肉厚實,經得起長時間煎炸與烹煮,而鳝魚鮮嫩,烹炒的時間不宜過長。輔料中的黃瓜以老黃瓜、幹蘿蔔條和清淡腌菜為主,不會沖淡鳝魚的鮮味,出鍋時如能放一把水芹菜則更提味。火候很重要,炒的時候不宜猛火,否則鳝魚便會不嫩不酥也不香了。火候太小,則臘肉的油沒有煎出來,在煮的時候會比較油膩。另有一個要點,則是放進去的調料不能過重,由于已經放了腌制的臘肉,則不必再放鹽;如果醬油太多,自然就遮蓋了鳝魚本身的鮮味,變成了一團醬糊糊;如果料酒太多,也會沖淡鳝魚的鮮香味。
工作後,到全國各地出差的機會多了些,各地吃鳝魚的風味也不一樣,如上海人愛吃響油鳝糊、鳝筒燒肉煲,江浙一帶喜歡軟兜、脆鳝,廣州人則愛喝鳝魚羹、品冰鎮鳝片,湖北人的鳝魚面也十分有特點。但醴陵一道臘肉炖鳝魚,隻要提起,便能立刻想起它的味道,想起做那道菜的人,以及吃那道菜時的場景,讓我們想念家鄉的味道、時令與風物。因為,每一個遊子都是家鄉的食材養大的孩子。
[責編:蔣振]
[來源:大湘菜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