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湖北美食,武漢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但是驅車前往200多公裡外的荊州,那裡卻有另外一片“食”外桃源。
當你與一個荊州人談論美食時,他們總是能立馬打開話匣子,随口就把家附近的面館、飯館報了個遍,末了還常常感慨,如果《舌尖上的中國》拍我們好吃的東西一定不會輸給任何地方。
“那為什麼你們不火呢?”
“因為,因為……大家有心思吃沒心思搞!”
既然本地人不屑于宣傳自己,那咱們話不多說,直接點菜,讓味道說話吧!
荊州古城
說起荊州,外地人最熟悉的應該還是《三國演義》: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但事實上,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楚國時期,就已經為這個坐落在長江中下遊平原上的古城奠定了美食基礎。
《淮南子·齊俗訓》記載:“荊吳芬馨”,楚人制作的飲食菜肴被列為當世的“珍味”。《史記·貨殖列傳》稱楚越之地“飯稻羹魚”,稻和魚是楚人食料的主體。
01 | 魚糕
提到魚,魚糕一定是每個荊州人想念家鄉時的第一口。傳說舜帝攜女英、娥皇二妃南巡,過江陵(荊州)一帶時,娥皇困頓成疾,喉嚨腫痛,想要吃魚但又讨厭魚刺,于是女英在當地一漁民的指導下,融入自己的廚藝,為娥皇制成魚糕。
吃魚不見魚,無需挑刺吐刺,細膩的味道是其他魚宴都無法比拟的。
在荊州當地,請客擺席的當家菜非它莫屬,所以魚糕又叫頭菜、三鮮頭菜、合家歡。以魚糕為主,加上豬肝、腰花、肚類等三鮮,輔以黃花菜、黑木耳、玉蘭片等配料,濃汁勾芡,色澤誘人,質軟滋味層層遞進,嫩呐!
(關于詳細的制作過程,這篇有詳解➡️ 吃魚不見魚,長江流域延續千年的獨有風味!)
02 | 糍粑魚塊
糍粑魚,是另一道有着濃濃湖北鄉土氣息的傳統菜,以草魚肉為主料,腌漬、晾幹後煎燒而成。
糍粑魚口味鹹辣、香氣撲鼻,有“聞則臭、吃則香”之說。佐飯能增量、佐酒可轉換口味。魚塊表面金黃,咬上一口,深藏在酥脆澱粉裡的魚肉鮮嫩多汁,刺少,味好!
03 | 魚凍
除了熱吃,魚搭配湯料在低溫的環境下會結成晶狀物,天熱的時候,荊州人會直接用魚凍就飯。魚凍冰涼,放入嘴裡,立馬被體溫融化,冰火兩重天的口感迅速襲來,繼續咬,慢慢觸及到當中魚肉的厚實,味蕾就此淪陷!
04 | 魚雜火鍋
而到了冬天,熱騰騰的魚雜火鍋讓人心心念念,對于荊州長大的孩子們,童年吃的魚肚子裡總有滿滿的魚籽、魚泡。
不愛挑刺,不愛找肉,魚雜就剛剛好。魚泡軟軟的,在熱鍋裡越煮越越鼓,魚籽一舀一個滿嘴香,配上一些嫩豆腐最能襯托火鍋的鮮美,随便夾點什麼放到嘴裡,都是滿滿的蛋白質在舌尖跳舞。
05 | 黃瓜燒鳝魚
鳝魚,在荊州人的菜譜裡,總是别有一番滋味。除了常見的幹炒鳝魚絲,黃瓜成了鳝魚最可口的搭配。
煮爛的黃瓜和燒魚,第一口都是燙嘴的,鳝魚肉厚,入味,體内隻有一根主心骨,細軟,輕松剔下,黃瓜更加軟趴趴,完全是入口即化的代表選手。
06 | 皮條鳝魚
另一種把鳝魚抽去骨頭,切成長條,再裹上糖醬,炸枯、焦脆的皮條鳝魚成了荊楚菜色頭牌。它口味似脆了十倍的鍋包肉,魚肉一咀嚼就酥到掉渣,混着最外面的拔絲糖漿,甜而不膩,恰到好處。
雖然好多本地人還沒意識到這道延續百年的菜是他們的特色,總覺得鳝魚随處可見,随便炖一炖炸一炸都好吃,殊不知鳝魚做菜肴的演變是荊州人兩百多年不斷摸索改良而來的。
07 | 紅燒甲魚
荊州人很小的時候就需要經曆一種心理鬥争,烏龜可愛不能吃,甲魚多産、長得醜可以吃!去菜市場放眼望去,甲魚總是又醜又吓人,可是吃起來,沒有誰在意它的醜陋。
紅燒甲魚作為酒席裡的壓軸大菜,出場總讓人不禁感歎,這個jio有點吓人,但是轉手夾起甲魚殼開啃,裙邊糯糯粘粘,雖然量少,但是回味無窮。緊接着閉上眼咬一口甲魚jio,由綿糯到中間膠原蛋白質地般的肉感,實在難以言喻。
08 | 珍珠丸子
魚米之鄉的“米”也形态萬千。這裡珍珠丸子摘得頭牌,豬肉三肥七瘦攪碎成肉丸,外面裹上糯米的這種搭配,實在是有才。
光吃肉丸,膩;直接吃糯米,噎。珍珠丸子,又香又開胃,主食與蛋白質最微小的呈現,造就了口腹最大的滿足。
09 | 粥
米若要以主食的方式呈現,粥應該是荊州人的堅持。除了早餐會在專門的鋪頭點上一碗稀飯,配上酸豆角、海帶絲、辣蘿蔔就能舒服的度過早晨。
主餐和宵夜也能點上物料更豐富的青菜粥、臘鴨粥、南瓜百合粥配上鍋貼,宇宙無敵。梁記粥鋪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在荊州遍地開花,鹹粥軟爛開胃,甜粥剛好适合一頓大葷後的清口甜品,碳水加碳水的疊層撞擊,最後還能在這滿滿當當的胃裡找到一絲空隙溜進去。
“楚人副食以魚為主,輔以各種禽獸和家畜肉”
提到家禽,雞鴨雖常見,進入當地的餐桌,它們有了更多的轉化形式。
10 | 杜家雞
若說雞,十個沙市人,有九個都提到大慶路的杜家雞。凡有長輩在外吃人員中,杜家雞就是家長們認可的當地口味。口感飽滿的三黃雞成了杜家雞的首選,如要深究,公雞口感更甚一籌。
滿滿一鍋端上桌,架在酒精爐上繼續加熱,雞已經煮好,雞雜還是生的在餐桌上新鮮現炖。幹蘑菇和幹辣椒化這鍋炖雞為神奇,幹油味重,吃急了容易嗆住,慢慢吃,辣感又會立馬上頭,趕緊補點有嚼勁的幹蘑菇解解辣!
11 | 臘鴨
相較于雞,荊州人對新鮮鴨子的熱情少了許多,非要吃鴨,他們更喜歡燒臘鴨。
每到臘月,居民樓外的廢棄電線、或者自家的防盜網都挂滿了臘肉、臘雞、臘鴨、臘魚、香腸,争相鬥滿的窗外就是每家對新年全力的傾注,就等着除夕那一頓,切一根曬好的臘味迎接新年。
臘鴨燒莴筍絕對是年夜飯裡溫暖的角色,清甜的莴筍就如鳝魚黃瓜裡的黃瓜,都是遇上高溫就要融化的美味,臘鴨的鹹油入鍋,一口鴨鹹得有滋味,一口莴筍鮮得掉眉毛,再喝上一口湯,到位!
12 | 鹵味
另一種吃鴨的方式就是鹵制了,這樣的鴨頭、鴨脖、鴨掌在大排檔的宵夜經常被翻牌,在老牌夜市九九大排檔舊址還在紅星路那邊時就一陣風靡。除了好腌制,湖北人也愛調鹵汁改變風味,當中有些許辣帶一點點回甘。
鴨頭一口下去真的很上頭,撥開鴨嘴,也隻能獲取少量的肉,但是吮吸筋、大嚼着鴨頭骨,越辣吃得反倒越起勁。
往往重口味下去後,荊州人會來個解辣清爽的涼菜。涼拌藕章一定錯不了,這種比普通藕大約小5倍的小藕節其實是它們的嫩芽部分,湖北人發現了其的美妙,于是摘下它們,洗淨後腌制成酸甜口味常伴重口菜品左右。夾起一口放嘴裡就被湯汁的甜味包裹住,咬下它的“小蠻腰”,嫩得直出水!
湖北人愛過早是出了名,但是荊州人為了過早甚至可以天天早起。睡懶覺?不需要的。
荊州的孩子覺得約飯沒有約過早有意思。
“明天早上7點,我們XX面館門口見,你到了就先把隊排起,免得排半天。”這種類似港片裡的暗号街頭方式,是每個當地人的學生時代都天天上演的一幕。
關于米粉和面條,他們每個人都心系好幾家早餐店。
01 | 早堂面
早堂面,妥妥地拿下“性價比之王”桂冠,大概3-6元價格不等,吃到一滴不剩。作為荊州面條屆的扛把子,它一直以便宜、有肉、味道好、吃到飽奪得萬衆青睐。
清湯寡水看似無味,白花花的幹豬肉片随意撒上幾片當是葷了,搭配堿水粗面,真的,就夠了。入口就鮮到極緻,喝口湯,一片豬肉幹,完美便是如此。
02 | 大連面
大連面緊随其後,喜歡追求口味多變的當地人利用最熟悉的配料鳝魚,切成小條,魚肉和魚骨一起炸到酥脆,再配上雞絲、豬肉片,三種肉味交相呼應,脆、嫩,甘,就算柴了些也有魔力。外地人第一次聽說總好奇大連面跟大連有什麼關系,但是随便問一個當地人取名的緣由,他們都語塞,頓了頓,繼續吃,管他為什麼呢,好吃不就行了。
03 | 泡椒牛肉面
泡椒牛肉面其實是近十年才研發的新口味,開在三中前面巷子的隆興飄香牛面館開創了嫩牛肉裹着面粉調味,再與泡椒、香菇丸浸泡的奇妙口感,牛肉粘乎直滑入你的喉嚨,泡椒味在面湯裡蔓延,有些酸辣,但是若有似無。
04 | 泡椒鴨湯面
而隔着一條大馬路的另一家炫味泡椒鴨湯面也是用泡椒做底,鴨子這回成了主角。
相比于牛肉的清香氣息,鴨肉的騷味并沒有那麼好去除,但是鴨皮粘着筋肉,不柴不硬,是兩條街上三中和一中的學生來回比較的過早滋味。
05 | 牛肉米粉
荊州的早餐很明确,不像外地人的圓的扁的粉絲或者米線,他們的面館隻賣面條和米粉,按分量分為一兩、二兩、三兩,成年人默認二兩一碗,小孩吃一兩剛剛好。因此,扁的米粉成了在外打拼的荊州人難以尋到的真正家鄉味。
荊州人把澆頭稱作“碼子”,牛肉、牛雜、豬肉、三鮮、羊雜一般是主要不同風味,他們對牛肉米粉尤愛,牛肉切成小骰子大小,選取的牛腩部分有嚼勁又紮實。
說到這,黃家塘的米粉逐漸成了對外宣傳的特點,“黃家塘”原本是是一條名不經傳的小巷子,因為這一碗米粉,它成了“好吃街”。滿街開着不同的米粉店都寫着自己正宗,不過我們一緻認為第二家排着長隊,現做着牛肉碼子的店才是地道。
這個米粉感覺放了些中藥秘料,胡椒辣粉被紅湯沖到碗檐,牛油味很重,筷子輕輕一夾米粉,不斷卻極軟,沒面條的勁道,但多了米制品的細膩滑口。
隔着北京路的對面也有條小巷叫“梅台巷”,這裡的手工米粉又是另外一道風景。
它比普通米粉厚五倍,長度也翻了一番,嚼起來很實,搭配炒制的豬肉末,加點醋,入口,别有風味。
06 | 米酒湯圓
荊州人對湯湯水水的早餐真的鐘愛尤加,這裡的米酒湯圓可是一點都不敷衍,現熬大量醪糟加上雞蛋熬煮,手捏小湯圓一個個下鍋,盛上滿滿一碗,入口,酒釀和雞蛋一樣順滑,甜蜜,冬日裡的暖胃大滿足啊!
07 | 米元子、元豆泡糯米
走進大賽巷,已經塞滿的胃好像又一下子空曠了。
米元子也是荊州人心裡特殊的存在,它個頭小而晶瑩剔透,沒想到大米也能演變成如此佳肴。米元子常常被淋上鹹香醬汁,豬肉末在碗裡漂浮,一勺下去就擠滿好多小圓子,一口悶,滑滑嫩嫩,妙哉妙哉。
對面的圓豆泡糯米也滋味美妙,白糯米在湯汁泡開,圓豆早已煮爛,雖然碼子還是有幾個選擇,但是,當地人都知道,最正宗的就是什麼葷都不加,純糯米和圓豆,就已經是絕佳。
說到荊州特産,小胡鴨獨占鳌頭。它主打的甜味,為湖北人的味蕾打開另一個世界,第一口是甜,緊接着鴨皮嘎嘣脆。
小胡鴨的甜,很直接,很徹底,不參雜任何别的味道,但是這種甜和烤過的脆鴨搭配,即使是本性好重口一些的荊州人也啧啧稱奇。因此湖北的各大車站、機場,交通樞紐處,小胡鴨總與周黑鴨、絕味鴨脖平分秋色,也算是為荊州人狠狠地争了一口氣。
但是另一隻雞,卻低調的讓人惋惜,隻有當地人才能獨自品嘗美味,這就是延慶觀炸雞。說是炸雞,但是口感沒有和任何一家賣炸物的店相似,它們把雞拆解得很簡單,隻賣雞翅、雞腿和雞條,沒有整隻大雞鎮台面,這些完全足夠。
延慶觀炸味複雜,甜中帶鹹,雞的香味又不斷撲鼻,外裹的粉很細膩,需要慢慢咀嚼,滿口酥脆在雞肉中撕扯,不辣、不淡、不柴,太妙。可是不知道是懶得做大還是别的原因,延慶觀開店時長不短于小胡鴨,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小胡鴨已經變成當地馳名商标,延慶觀炸雞卻還守着六中對面的小店風雨兼程,每隔幾年裝修一遍,就是對這隻雞最大的尊重了。
沿路走去,有教着旁人一遍又一遍舞獅的老爺爺,有在堤邊照着樂譜認真吹着葫蘆絲的退休老奶奶。
江邊的輪船汽笛早已不像多年前長長響起,原本是餐廳的荊州号也因為去年的疫情關門不複。
如今的年輕人帶着狗在江邊訓練它遊泳,一旁的大叔們三三兩兩還在釣魚,陽光不偏不倚地打在每個城市人的臉上,他們看起來如此簡單卻如此熱愛生活。雖然城市很小,但是幾步一家好吃的館子、早餐鋪、流動攤位就足以撐起這個城市平靜而悠閑的每一天。
文 | zoo哥哥
圖 | 思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