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22:59:13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1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2

你是否還在為便秘而煩惱?排便總感覺費力不順暢?手機都玩到沒電了,便便還是木有出來?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切可能與你坐在馬桶上的姿勢有關。

01 哪種姿勢最利于排便?

2003年Sikirov博士在《消化疾病和科學》上發表關于排便姿勢與健康的研究,這位以色列醫生要求28名實驗對象分别以三種不同的姿勢上廁所:一種是非常普遍的坐便式,另一種是蹲坐在一個特制的迷你馬桶上,還有一種就是蹲坑式。并記錄了每人每種姿勢排便所用的時間及排便滿意度。結果顯示蹲坑式排便所用時間明顯比其他兩種方式所用的時間短,此外采用蹲坑式排便者普遍較其他兩組排便順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我們的腸道閉合機制不是為坐着上廁所設計的,在坐姿狀态下它沒法完全打開出艙口。不管站着還是坐着的時候,腸道外圍都有一塊肌肉像套索一樣包裹着它、向一個方向牽引着它,這就産生了一道彎曲的折痕。這種類似于彎曲扣鎖的機關可以為肛門括約肌減輕不少負擔。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花園裡澆水用的橡膠管。澆水的時候突然不出水了,多半是管道的哪個地方打了個結,隻要把打結的地方撸直,過不了多久水管就又通了。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3

從原始時期開始,人類就是蹲着大便的,這也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也就到18世紀末,坐便器和現代意義的衛生間被發明之後,人類才開始坐着排便。“因為山頂洞人就是蹲着排便的,所以蹲坑式排便就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這樣的解釋對醫生來說太不嚴謹了。誰說因為我們的祖先是這麼排便的,就證明蹲着上廁所更利于肌肉放松、排便暢通?于是日本研究人員做了下面這個實驗:他們讓實驗對象吞下一些熒光試劑,然後用不同的姿勢上廁所,同時接受X光照射。實驗結果如下:一、沒錯,在蹲坑狀态下,腸道确實變得筆直,排便通暢徹底;二、這世界上還真有這麼為科學獻身的人,吞下熒光劑不說,居然還能忍受拉熒光粑粑時讓人全程X光跟拍!我不得不說,這兩點都讓人印象深刻。

02 注重坐便器與腸道健康的關系

痔瘡和腸道内憩室這樣的腸道疾病,還有便秘,似乎隻集中爆發于那些習慣用坐便器的國家。肌肉組織松弛并非罪魁禍首,原因另有所在,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來說,很多人發病的原因是腸道受到的壓力過大。有些人在壓力大、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就會繃緊腹肌,有時繃了整整一天自己還對此毫不察覺,痔瘡自然不願意待在壓力過大的地方,還是溜到身體外面輕松自在。同理,腸子内部的組織如果不堪壓力也隻好向外邊跑,于是腸壁上冒出一個個燈泡狀的外翻小瘤子,就形成了腸内憩室。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4

當然,坐便器肯定不是誘發痔瘡和結腸憩室的唯一原因,但是在全世界12億蹲着如廁的人中,确實沒發現什麼人有憩室,得痔瘡的人比例也要小很多。想想看,我們每天優雅地坐在馬桶上,用一個對腸道來說特别别扭的姿勢、努力用勁把便便擠出去,卻也附帶着把痔瘡、憩室擠了出來,情況糟糕的還得去看醫生。為了看似高大上的馬桶放棄蹲坑,這樣的代價真的值得嗎?

不僅如此,醫生們甚至推斷,如果在馬桶上如廁時經常性地用力過猛,患靜脈曲張、中風或在排便時暈厥的可能性也會明顯增加。

03 如何調整姿勢,促進排便?

看到這裡,我猜很多便秘的患者内心是崩潰且拒絕的:“你是想說服我們撬了家裡的陶瓷馬桶,然後蹲着對準一個洞大便嗎?門兒都沒有!不撬馬桶改成蹲在馬桶圈上也不行!要得痔瘡就得痔瘡吧!”其實沒那麼誇張啦,坐在馬桶上我們也可以達到蹲坑的順暢排便效果——隻要腳下墊個小闆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傾,讓大腿與肚子呈現約35度,這個姿勢可以增加腹壓,有助于順暢排便,還能避免腳麻或夠不着地的尴尬!就這麼簡單,現在你又可以在大便的時候讀書、玩手機或者專心發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得痔瘡了,順便可以把手撐在膝蓋上思考一下人生!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5

如果調整為上述姿勢仍然不能改善排便困難,且病程為6個月以上,那你可能是慢性便秘了,治療時除了多喝水,多補充膳食纖維和加強運動外,最好還能夠結合中醫藥調理。糞便在腸道中運行,猶如舟船在水中航行,水少及動力不足舟船皆不能正常航行。同理,腸道水少即陰津不足,腸道動力不足即陽氣不足,兩者皆可導緻大便不暢。這種便秘情況,在我們中醫來說屬于脾虛腸燥、排便障礙,我給這類患者推薦一道具有益氣養陰、潤腸通便功效的茶飲:黃芪玄地冬茶。

食療方推薦

黃芪玄地冬茶

材料:

黃芪20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麥冬15克,火麻仁20克。(1人份量)

做法:

黃芪、麥冬、生地一同洗淨,加入适量水,煮泡20分鐘,放涼後可即可代茶飲用。每天1次。

功效:益氣養陰、潤腸通便

适合人群:

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肺、脾經,功擅補氣;玄參性微寒,味甘、苦、鹹,歸肺、胃、腎經,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生地性寒,味甘,寒,歸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麥冬性微寒,味甘、微苦,歸心、肺、胃經,能養陰生津;火麻仁性平,味甘,歸脾、胃、大腸經,能潤腸通便;幾者搭配,共奏益氣養陰、潤腸通便之功。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6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7

黃穗平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學科(消化系統疾病方向)學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整合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專科專病合作發展平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内鏡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杆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主席、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嶺南梁氏流派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全國名老中醫餘紹源教授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中醫藥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團隊負責人,專攻中醫優勢病種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及胃早癌。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鏡診治技術,培養碩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科技廳等各級科研課題20多項。曾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和著作獎。主編著作7本,副主編著作8本,發表醫學論文180多篇。獲得“首屆嶺南名醫”“首屆羊城好醫生”"2017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稱号。

廣東省中醫院出診時間:

周二上午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

周三晚上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8

執行編輯:何明坤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胃不好又便秘怎麼調理(保胃健康便秘可能與你坐馬桶的姿勢有關)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