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腫瘤在人群所有腫瘤中所占比例低于3%,其中多為良性,占65.5%。按照WHO2005年病理分類标準,涎腺良性腫瘤主要分為上皮來源和非上皮來源兩大類,其中上皮來源腫瘤占88%。
上皮來源腫瘤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細胞腺瘤等,其中多形性腺瘤最常見,占80%,其次是腺淋巴瘤,占10%,基底細胞腺瘤占1-2%,80%上皮來源腫瘤起源于較大涎腺,腮腺最常見。
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細胞腺瘤常具有類似的影像學表現,有時不易區分,筆者閱讀國内外文獻,總結一下幾點,供大家學習。
腮腺多形性腺瘤
1 腮腺最常見的腫瘤
2 多發生于30-50歲青壯年,單側單發,位于腮腺淺葉
3 常于無意中發現耳前區腫物就診,質軟,活動度好
4 組織學上混合有上皮樣組織、黏液和軟骨基質,也稱混合瘤
5 CT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腫塊,可呈分葉狀,邊界清楚,邊緣光滑,多有包膜,密度均勻,等同于或略低于肌肉密度,較少見囊變。增強掃描中等或顯著強化,早期強化多不明顯,呈延遲漸近性強化特點,為此類腫瘤的典型特點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腺淋巴瘤
腮腺基底細胞瘤
發病年齡
30-50歲青壯年
老年男性,常有吸煙史
最常見于60歲以上女性
發病率
占腮腺良性腫瘤80%
占腮腺良性腫瘤10%
占腮腺良性腫瘤1-2%
發病部位
單側單發,多見于腮腺淺葉
可單側也可雙側,可多發也可單發,多見于腮腺淺葉後下極,
腮腺淺葉,多為單發
CT平掃表現
圓形或卵圓形,分葉較多見,邊界清,有包膜,囊變少見,可有周邊囊變
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有包膜,病竈邊緣可見血管包繞,可有大小不一竈性囊變
圓形或卵圓形軟組織腫塊,分葉少見,邊界清,邊緣光整,易發生囊變
CT強化特點
呈延遲漸近性強化
呈“快進快出”表現
動脈期強化明顯,靜脈期強化不減退
病例一,36歲女性,因無意中發現左側耳前區包塊就診,軸位(1a)和冠狀位(1b)延遲期強化CT顯示左側腮腺區邊界清楚的類圓形軟組織密度腫塊,呈輕度強化;
病例二,69歲男性,因偶然發現右耳前區包塊就診,有吸煙史,圖a,圖b,圖c依次為平掃、動脈期、延遲期CT圖像,圖中顯示右側腮腺區邊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強化呈“快進快出”表現;
病例三、46歲女性,因偶然觸及左耳前區包塊就診,圖a,圖b,圖c依次為平掃、動脈期、延遲期CT圖像,圖中顯示左側腮腺區邊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中心可見囊變區,周邊實性部分可見強化。
編輯 | 鞏濤
來源:影像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