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很多的學生和上班族,由于長時間的不良坐姿問題,就會引起頸椎病。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有時在頸部出現了一些不适症狀,就認為自己已經患有頸椎病,那麼就來認識一下頸椎病。
頸椎病分為哪幾種類型?
1、神經根型
神經根型的頸椎病發病率最高,是在頸椎後方出現壓迫神經根的問題而導緻的。一般在頸部和頸肩部有陣發性疼痛,頸部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和活動受限,同時會感覺到上肢發沉無力。在受累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會有感知障礙、肌肉萎縮和肌腱反射的情況。
2、脊髓型
這是由于突出物壓迫到脊髓而導緻的頸椎病。主要表現是脊髓受壓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這種情況較為複雜,身體會出現無力、麻木和燒灼痛。一般多發于下肢,然後随着病症的加重發展到上肢,也有先發生于一側肢體的情況。有時還會出現頭暈和頭痛,大小便異常的伴随症狀,這種伴随症狀主要是神經受損出現功能障礙導緻的。
3、椎動脈型
椎動脈型是突出物壓迫到椎動脈導緻的頸椎病。有一小部分的頸椎病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如果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就會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惡心嘔吐的症狀。症狀一般在頭部後伸或轉動幅度較大的時候出現,當頭部轉回正常體位時則症狀消失。有些情況下可能在轉動頭部的過程中,患者感到肢體無力而摔倒,一般摔倒時神智是清醒的。腦幹出現問題的症狀,一般包括肢體麻木、感覺異常和輕度癱瘓等,此外還有可能出現吞咽困難和視物不清的情況。
4、交感型
交感型頸椎病是緊急神經根、脊模、小關節囊上交感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導緻的。典型的症狀有頭暈和遊走性疼痛,有時會出現視物模糊和聽力的改變。有人認為是椎動脈壁上的神經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狀,也可能是椎動脈間歇性血流的改變。所以針對這個類型的頸椎病診斷一般比較困難,需要進行治療試驗才能确診。
針對不同頸椎病引起的症狀如何進行緩解?想要緩解不同類型頸椎病的症狀,一般要明确頸椎病的類型,大部分神經病變的情況,無法有效的進行緩解,但是體位和勞損引起的頸椎病變,是可以有效緩解的。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姿勢,不論是看書或是玩遊戲,都應該适當活動自己的身體,避免長時間低頭。其次是加強頸部鍛煉,可以放松頸部的肌肉,幫助頸椎關節進行活動,避免出現退行性變。最後可以選擇合适的枕頭,睡覺時枕頭的選擇也可以幫助保護頸椎,不宜太高或不枕枕頭,讓頸椎有自由的曲度比較好。
頸椎病看似不那麼嚴重,也不會危及生命,但往往讓很多人痛苦不堪。避免頸椎病要從生活學習中開始,養成良好的坐姿和習慣,平時加強運動,改善關節的勞損。
,參考資料:
1、《得了頸椎病該怎麼治療?不知道頸椎病會不會自愈》,尋醫問藥,2019-05-29
2、《頸椎病有什麼症狀?頸椎病的症狀?》,民福康,2015-05-2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