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骨科方面的消息,從今年開始,骨科的人工關節開始由國家集中采購,去除掉了中間商這個環節,人工關節的價格直接從幾萬降低到了幾千,極大地緩解了那些因為錢而猶豫不決要不要換關節的病人。而且繼關節之後,脊柱外科的釘棒系統也即将集中采購。
為什麼國家這麼急着把人工關節的價格壓下來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醫院應該是讓大家都能看得起病的醫院,以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剛在我國開展的時候,會這個技術的專家比較少,價格也貴,現在國産的假體也做得很好了,有替代。另一方面是因為老齡化加重,我們的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加,伴随而來的就是骨性關節炎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增加,這些都讓腿痛的病人越來越多,腿痛在老年群體中也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那腿痛到底有哪些原因?自己能做哪方面的檢查呢?
首先,當然是要排除外傷因素,最近有沒有摔倒、撞傷的情況,這往往是最直接的導緻疼痛的原因,除此之外,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大家一聽到關節炎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風濕,這其實有很大的差别,咱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大機器一樣,一旦用久了,缺乏保養維護,或者平時用的是不不愛惜,就會造成磨損。膝關節可以看作軸承,如果一直不停地轉動,随着時間推移又缺乏潤滑的話,就會有骨頭的磨損。
大腿骨和小腿骨接觸的表面都有軟骨覆蓋,如果平時下蹲幹活比較頻繁,經常爬山、扛重物的話,久而久之,關節表面的軟骨就磨掉了,然後就會出現炎症反應出現疼痛,這就是我們說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第二,靜脈血栓,這個在老年人群中也比較常見,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會增加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下肢的血液是經由心髒泵出,通過動脈運輸到各處,然後經過毛細血管網再到靜脈,但是血液從靜脈中回到心髒,一方面要靠心髒舒張時的抽吸作用,另一方面要靠下肢肌肉的收縮幫助血液回流。
所以對于那些常年卧床或者坐輪椅的老人來說,下肢靜脈血栓的概率比正常人要大一些。一旦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下肢的血液回流不了,瘀滞在血管内,就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出現下肢的腫脹、疼痛。
第三就是腰椎間盤突出,有些人比較疑惑,為什麼腿痛還能跟腰扯上關系,因為我們的神經是從椎管裡面走形的,一旦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神經支配區域的疼痛,例如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就會出現一側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的放射痛。腰椎間盤突出也大多是由于長期彎腰、坐姿不當引起的。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般有明顯的膝蓋痛,如果磨損嚴重,病程比較長,還會有關節變形、關節屈伸活動受限等表現,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腿痛,大多在腿痛前會有腰痛的病史,之後慢慢發展為腿痛,并且疼痛不局限在膝關節,而是整條腿都痛,在家自己可以做個直腿擡高試驗,如果是陽性,說明還是有腰椎間盤突出,要及時去醫院診治。下肢血栓在疼痛的同時還有腫脹感,小腿的肌肉在受到擠壓時也會有疼痛,但是早期症狀不明顯,可以到醫院做個彩超檢查。
總之,腿痛的原因有很多,這裡提供幾個比較常見的供大家參考,緩解一下恐懼心理,最正确的做法還是要去醫院經過醫生的問診、查體以及檢查才能确定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