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蒸鴨]:生肥鴨去骨,内用糯米一酒杯,火腿丁、大頭菜丁、香蕈、筍丁、秋油、酒、小蘑麻油、蔥花,俱灌鴨肚内,外用雞湯放盤中,隔水蒸透,此真定魏太守家法也。
淸 袁枚《随園食單》羽族單
随園食單有魏太守蒸鴨,魏太守是直隸真定人,真定府就是現石家莊市正定縣。古稱常山、真定,曆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将軍趙雲故裡。後唐時改鎮州置;宋治真定,元太宗七年改真定府為真定路,路城真定。明朝滅元以後,又改真定路為真定府。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後,真定府直隸于京師,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從西安調撥神武右衛到真定府,建立神武右衛指揮使司,作為真定、保定府及周圍諸州包括衡水在内駐軍的最高指揮機構,時真定不僅是控制5州11縣的政治中心,而且是控制燕晉咽喉的交通中心,成為拱衛京師的主要城鎮,在政治、軍事方面,真定府的地位與順天府(北京)十分接近。清朝入關之初,改保定巡撫為直隸巡撫,從真定徙治保定。雍正元年,因為避諱世宗皇帝胤禛名諱,改真定為正定,1982年,離開中直機關,任職河北正定縣委副書記。
魏太守與袁枚是至交亦好美食,随園食話前文所載生炒甲魚,亦魏太守的私房佳肴,魏太守蒸鴨全名是糯米八寶鴨,此菜做工精細,曾是宮廷大内皇家禦用之品,據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時的《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就有“糯米八寶鴨”。清《調鼎集》和《桐橋倚棹錄》也記載了,“八寶鴨”此菜最早的發源地是江蘇揚州,原名叫布袋鴨,此菜的重點是以整鴨脫骨技法去鴨骨,要保持鴨皮不破。在鴨腹内釀入八種餡料,後來在流傳演變過程中,江蘇菜、魯菜、川菜等各大菜系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烹制方法,不同菜系的餡料有差異,而又精工制成葫蘆形,現故名八寶葫蘆鴨。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