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EW YEAR
帶着盎然春意與濃濃情誼
大福建投入牛年的懷抱
想知道春節怎麼在福建才能吃得香?
收藏這篇就足夠了!
閩東地區
春節旅遊美食線路
三坊七巷—太姥山—湄洲島
@滿城都是棉花糖
太平燕又稱扁肉燕,肉燕皮是由豬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是福州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于閩菜系,該菜品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别,人們都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
@甯德美食情報員
肉丸原本是甯德蕉城人民在過年時候必吃的一種食物,地位相當于北方的餃子。後來随着發展,肉丸就像餃子館遍地開花,肉丸攤子也是大街小巷處處可見,成為了甯德本地最具本土特色的美食之一,因此肉丸成了漂泊在外的人們思念家鄉的一種方式。
@讓我再睡一會兒233
在福建莆田,民間有這麼個風俗,逢年過節總要做一些有特色的小吃,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則以“紅”最具特色。做紅團,一般在臘月廿七、廿八兩日内進行,家家戶戶都要做紅團。因此,從做紅團這天起,過年的氣氛開始濃厚起來。“紅團”是用糯米粉做原料,裡面包着綠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膩。對于莆田人來說,“紅團”意味深長,紅色是喜慶的色彩,圓圓的形狀寓意着家庭團圓,另外“紅團”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閩南地區
春節旅遊美食線路
鼓浪嶼—泉州西街風景名勝區—福建土樓·華安景區
@美食環遊
逢年過節的怎麼可以少了雞鴨魚肉,這碗姜母鴨絕對可以成為年夜飯飯桌上的C位!姜母鴨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如台灣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最适合于春季食用!
@帆那個帆籽
發粿象征着“發财緻富”,這是每年過年拜天公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物品。發粿蒸好後,頂端裂開,呈黃褐色,再用小松子蘸上紅米漿,一個個點紅就完成了。剛出蒸籠的發粿綿糯、香軟、可口,口感絕佳。
@玺烊烊宋軒軒
春節期間來到了閩南怎麼可以沒嘗過面線糊?過年時,泉州人把面線紮上紅紙或紅線,用于祭拜神佛誕辰。正月初一或者正月初九祭拜完後天公後。人們都要吃一碗寓意福壽綿長的面線。
閩西地區
春節旅遊美食線路
永定客家土樓—長汀古鎮—泰甯地質公園
@芊芊颉
太平宴,是龍岩人辦喜事時,宴席上必備的一道菜肴,它代表着主人對賓客的美好祝福。太平宴既是菜又是湯,在傳統的做法中,太平宴的主角是雞蛋、發菜、瘦肉等。随着時代的發展,主角逐漸變成鹌鹑蛋、牛肉丸、肉丸、發菜、瘦肉等材料,不變的依然是龍岩人對傳統的延續。
@被迫全能廖主任
在沙縣,除了最出名的沙縣小吃,闆鴨也是本地的一大特色。闆鴨精心選用上好的自然原鴨,制作出的熏味,不僅肉質勁而不爛,味道濃而不重,色澤鮮而不混,更保證了原料的真汁味,香入骨髓,令人回味無窮。而且經過風幹的闆鴨更易于保存,成為本地人春節必囤的美食之一。
@SunshineRain1230
永安粿條,是福建三明市永安地區的特色小吃,是把稻米磨漿蒸熟而制成的。其特點是色白細嫩,口感爽滑。永安粿條吃法多樣,可以做成湯粉,也可以配上菜和肉炒着吃,或者卷成筒狀蘸着醬油吃。豐富的吃法,嫩滑的口感使得粿條成為永安人民不論是在平時或是節日都無法舍棄的一道美食。
閩北地區
春節旅遊美食線路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和平古鎮—青龍大瀑布
@天然卷黃大俠
岚谷熏鵝在武夷山是一道酒席必上的佳肴,在當地相當有名,傳統熏鵝名聞遐迩。。岚谷熏鵝講究色、香、味,其營養價值要高于雞、鴨、豬、牛等牲畜,且脂肪含量低 。
在岚谷,有“無鵝不成席”的習俗。親人團聚,逢年過節等日子裡,在宴席上,都能看到鵝的身影。鵝不但飽了人們的口福,還對健康有益。
@中國鐵路
峽陽桂花糕,是閩北一帶的特産,制作已有100多年曆史,蜚聲海内外。峽陽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鹹,香裡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成為居家旅行、饋贈好友的佳品,盛譽百年。因此,閩北人民佳節中用于招待來賓的糕點中,峽陽桂花糕必須擁有姓名!
相較于平日,
春節美食的意義更在于美好的寓意
每一口閩味都飽含了各地人民新春的祝福
趁着這個新春佳節
快帶上你對美食的熱情
踏上旅途,打卡各地美食吧!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