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0:48

髌骨軟化又稱髌骨軟骨炎、髌骨軟骨軟化症,其主要病理變化是軟骨的退行性變(腫脹,碎裂,剝脫)晚期發展為學界尚無确切的發病機制。

一、發病機制

現在主流的學說影響因素有下 :

· 直接創傷(直接指向髌骨的摔撞傷等)

· 軟骨易損性增加(先天性、關節切開術後/鑄型恢複期

等)

· 骨解剖結構變異(如高位髌骨,股骨滑車較淺)

· 異常的髌骨動力學(髌骨外移,膝蓋外翻,胫骨結節

外側增生等)

· 下肢力線異常

· 髌股關節壓力大

· 髌骨不穩定(髌骨脫位/半脫位)

· 職業危害如創傷(運動員和軍隊,需要過度跪下和蹲坐

的工作等)

相信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和我一樣都有着高強度運動後的疼痛腫脹或蹲起伸膝過程出現酸軟彈響等諸如此類的症狀,那麼我們下面來談談髌骨軟化的處理方式

二、手術方式

當髌骨軟化進展到終末期甚至發展為髌股關節炎,保守治療失敗時,手術治療也是一種有效的選擇,常見方式有:

A. 髌骨軟骨切除刨削

關節鏡下的髌骨軟骨切除刨削,如剃須術、灌洗術、刮洗聯合側松術、清創術、打孔減壓微骨折、骨軟骨及細胞移植、研磨性關節成形術以及骨膜關節成形術。主要是為了使軟骨面光滑,減少摩擦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1

B. 胫骨結節手術

胫骨結節手術,包括胫骨結節截骨術、胫骨結節擡高術、以及胫骨結節前移術等。其目的是通過胫骨結節的移位使患者的髌股關節力線恢複正常,減少磨損。幾十年前的方法,基本已經被時代淘汰。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2

C. 外側支持帶松解術

外側支持帶松解術/内側髌股韌帶重建術,應用于髌骨脫位半脫位人群,旨在恢複髌骨正常運動軌迹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3

D. 膝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置換術:有些尴尬的一個手術,因為假體使用有年限,一般60歲之前不建議做,年齡大了做這個手術損傷又比較大,對術者的身體機能有一定要求以抵抗手術風險。

E. 髌骨切除術

髌骨切除術:髌骨切除術包括部分髌骨切除術和全髌骨切除術,但隻有當患者術前股四頭肌功能良好,術後有動力能力鍛煉時才可以進行。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4

三、自體軟骨細胞移植、微骨折有沒有用?

自體軟骨細胞移植和微骨折手術是現在比較前沿、大家比較關注的手術方式,所以我們單獨拿出來講講:

微骨折

就文獻總結而言,微骨折手術的療效也有一些限制因素如孤立性的軟骨損傷優于退行性軟骨損傷,損傷面積<4cm² 時治療效果優于>4cm² ,退行性變的膝關節一般整個關節面都存在彌漫性軟骨退變,軟骨損傷或損傷區周圍軟骨組織太薄,此時采用微骨折術治療所滲出的血凝塊不能很好得到附着,因此很難形成纖維軟骨。

患者年齡<40周歲患者年齡<40歲效果優于40歲以上,主要原因是随着患者年齡的增大,幹細胞和未分化細胞的數量會明顯減少,年齡超過40歲時骨髓間充質細胞和體内生長因子數量明顯下降修複能力減弱,因此治療效果不如40歲以下患者。[1]

軟骨移植

以自體軟骨移植為例,這個手術更像是拆東牆補西牆,常用于股骨髁軟骨損傷,也對損傷區域大小有要求,軟骨損傷直徑大于2.5cm,深度超過6mm,多處IV級軟骨損傷,膝關節不穩力線不良的患者都不适合做此手術。

總結一下,由于每種措施都有其相對适應證和局限性,尤其是在髌骨軟骨病變的分級和患者的年齡方面,選擇最佳的手術是困難的,而且手術的預後和康複效果也沒有絕對的保證,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考慮手術啦。

四、保守治療

非手術幹預基本是所有膝痛患者的初始治療,主要包括:

A. 減少運動或休息,減少進一步的磨損。但是注意,不是讓你靜養躺着哦,肌肉力量本體感覺關節穩定性心肺能力都會掉的比前幾天的基金股票還快的。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5

B. 必要時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6

C. 文獻支持且鼓勵患者在選擇手術之前應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下進行鍛煉,0以加強四頭肌,減少Q角和調整力線。避免股四頭肌功能障礙和纖維化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外側肌肉的松解和加強内側股四頭肌

髌骨軟化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銳博康複科普手術or保守)7

D. 注射療法: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富血小闆血漿外,現在科研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可刺激軟骨細胞增殖和合成細胞外基質,并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

已有研究報道,間充質幹細胞通過直接分泌生物活性物質或控制内源性細胞産生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來調節炎症反應并為組織再生提供環境。不過這些療法因療效和風險不确切,尚未大規模應用至臨床。

好啦,今天的科普到這裡就先結束了。如果你還有其他疼痛損傷的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後台私信咨詢,會有康複師為你一一解答~

文獻參考:

[1] Steadman JR, Rodkey WG, Briggs KK. Microfracture: Its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ing Surgeon. Cartilage. 2010 Apr;1(2):78-86. doi: 10.1177/1947603510365533. PMID: 26069538; PMCID: PMC429704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