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很注重養生,有事沒事的給自己補補,特别是煲湯,煲湯的時候也不忘放一些當歸啊,黃芪啊,大棗啊,枸杞啊諸如此類補益的中藥。選擇用中藥作為煲湯的輔助材料,這個想法是非常可取的,藥食同源,藥即是食,食也是藥,隻是藥的效果更明顯,更迅速。但是,很多人喝了湯後,卻總是上火,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很簡單,你補進去的東西,沒有被身體整體吸收,而且雍滞到了一起,你添加的中藥大多是溫熱性質的,如果堆積到一起就是一堆火。中醫講——熱盛血雍發為癰瘍。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氣血熱盛,積聚到一起,補的東西吸收不了,隻能往外面發,變成了就變成上火出的痘痘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其實,你隻需在炖湯時再加一味藥,就可以完全避免上火——川芎,有較好的行氣活血的效果。中醫有“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的說法。當身體吸收了補益氣血的物質,通過川芎的行氣活血的作用,運達全身,被全身吸收。氣血不雍滞,自然也就不上火了。就是這麼簡單。感覺不如實踐,趕緊動手收藏關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