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曝出女子現場催吐的視頻,視頻中,女子将長達50厘米的塑料軟管插入胃裡後,食物順着管子外流了出來,引發廣泛關注。
什麼是催吐?顧名思義,催吐是使用各種方法引導促進嘔吐的行為。最初這一行為在吃播、藝人等職業中更為常見。但近年來,一些現代青年對于身材過度追求,催吐現象開始在減肥圈中蔓延,然而,在暴飲暴食之後長期催吐,伴随的是身體不适甚至危及性命。
被禁售的催吐管
“我想瘦,卻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一旦看到好吃的食物就想吃,吃了又會胖。”小雨是個愛美的女孩子,對自己的身材和外形要求苛刻——1.6米的身高,體重始終保持在45公斤左右。在了解了催吐的“神奇功效”後,小雨曾嘗試使用“催吐管”來管理體重。
當日,小雨趁家裡沒人,拿出了前幾天網購的“催吐管”,嘗試催吐。“過程非常艱難,我不敢對自己下‘狠手’,往胃裡插管用了很長時間,後來插進去後,我幹嘔了半天,還喝了很多水,但就是吐不出來。”小雨說,盡管使用“催吐管”的經曆隻有一次,卻讓她印象深刻。
事實上,利用催吐減肥的很多人,情況遠比小雨嚴重。一位催吐管使用者告訴記者,催吐是會上瘾的,“一開始,嘔吐造成胃部不适,身體機能下降,久而久之,人會厭食,因此形成對催吐的依賴,無法再正常吃飯。”
所謂的催吐管,就是直徑11-20毫米、長度50厘米左右的塑料軟管,從外形和材質上都與水管相似,功能是幫助人們将食物從胃裡吐出來。據記者調查發現,催吐管缺少相關資質、制作材料不明,有些甚至沒有包裝,未經消毒,存在較大的安全衛生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曾曝出電商平台公開售賣催吐管,其成百上千的月銷量讓人震驚。近日,記者打開多家電商平台搜索“催吐管”“兔兔管”“仙女管”有關商品時,均顯示無此類商品,目前看來,電商平台已經對此進行管控。
然而,“老用戶”真的沒有渠道購買“催吐管”了嗎?記者搜索軟管,并咨詢了多個商家客服,問其售賣的軟管是否可用作“催吐”,有商家回應稱“看個人需求”,甚至少部分商家向記者發送軟管可用作催吐的使用說明,以此吸引顧客購買。這也意味着,盡管催吐管在電商平台被禁止售賣,但催吐隻是功能之一的多功能軟管在銷售方面并沒有受到影響。
催吐熱度仍未消減
有網友一語道破“催吐管”的本質—相當于在沒有麻醉的條件下每天給自己做一次胃鏡,“為了變瘦不惜傷害身體,想想就可怕。”
盡管存在衆多安全隐患,催吐減肥的人仍不在少數,他們往往更傾向于暗自進行這項活動。記者了解到,百度貼吧曾有過催吐相關的群組,成員超過5萬人,帖子數量超過500萬。而貼友們在這裡談論的話題隻有一個,便是分享催吐經驗,并互相鼓勵堅持下去。
如今,網友們讨論催吐的熱度似乎未曾消減。記者打開某論壇,發現以“暴食催吐”為主題的小組成員已超過1萬人,且每天都有群成員發表催吐感悟,也有小部分人站出來指出催吐的危害,并希望成員互助戒掉催吐。随後,記者在網上搜索“催吐”有關的關鍵詞,随之而來彈出的相關詞條是:“進食讓我感到罪惡和恐懼”“怎樣正确催吐”“催吐是種怎樣的體驗”……
山東省煙台市毓璜頂醫院胃腸外科醫師邵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插胃管”是侵入性的醫療操作,即使在臨床上,插胃管也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護士進行操作,公衆自行插胃管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插胃管的不适感會伴随整個過程,而且食管毗鄰氣道,插入過程中氣道受到外界的刺激出現劇烈的收縮痙攣,導緻通氣功能受阻,嚴重者會出現缺氧性損害。”邵林說。
催吐易引發胃部疾病,
甚至危及生命
無論什麼時候“插胃管”,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邵林介紹,醫院使用的胃管是無菌、一次性的,需要技術熟練的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盡可能地保持清潔,而通過電商平台購買的催吐管質量是難以保障的。另外,催吐管插入胃内的過程需要經過口腔、咽、食道才可以到達胃部。由于對身體器官的不了解,技術操作不熟練,自行操作容易對相應身體内部器官造成機械性損傷,如造成以上器官組織中的表層黏膜損傷,造成感染。
“即使将催吐管‘安全’插入胃中,引流食物時仍可能對胃黏膜造成損害,引起胃潰瘍等并發症。如果将水灌入胃中進行‘洗胃’,會破壞胃内環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大量的水灌入至胃中,會引起胃的快速擴張,導緻肌肉失去彈性而不能蠕動,嚴重者可能引起急性胃或十二指腸破裂穿孔,甚至危及生命。”邵林說。
催吐的危害不言而喻,可仍然有人為了催吐奮不顧身。接受記者采訪的多數人表示,厭食、暴食、對身材的焦慮都是催吐的原因。
“很多女孩追求彈性緊緻的皮膚、苗條的身材,即使不是很胖也去會減肥。他們可能受到了外界嚴苛的眼光,也可能自身形成畸形審美,認為身材越瘦越好,又或是身體原因造成暴食或厭食等極端行為,但真正的美是不應該由體重來定義的。”河北省保定市易燃健身中心的健身教練羅勝利表示,成年人平均每天自然代謝1800-2400大卡,超出範圍的熱量,身體就會囤積成脂肪。
羅勝利強調,正确保持身材的方法,一定要在健身教練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規律飲食、适量運動。“畢竟保持身材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不是以傷害身體的錯誤方式。”
■作者:刁靜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