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今天是臘月二十六,家家戶戶已開始準備過年的肉食了。
據記載,早在先秦時代,中國就有蓄養“六畜”的傳統。“六畜”中,除馬以外,牛、羊、豬、狗、雞都是可以擺上餐桌的美食,而豬肉又以它的肉質香美,一直占據着漢人餐桌上的主導地位。代表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的紅燒肉更是節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此外,豬飼養起來受限較少,肉質轉化率高,再加上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整體養殖成本低于牛羊,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便宜。
有數據顯示,中國百姓消費畜禽肉中,豬肉占比一直穩定在65%左右。美國農業部發表報告稱,2014年中國豬肉消費量為5716.9萬噸,占全世界的52%;人均豬肉消費量為41.9千克,是世界其他國家平均水平的4.6倍。
但是,就是這麼一道平價又大衆皆宜的食材,近年來人們對它也産生越來越多的疑慮。
豬肉會緻癌?
早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報告指出,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屬于2A類緻癌物。意思是說,根據現有研究證據,認為吃紅肉可能是對人有緻癌風險的。有人為此戒掉了紅肉,改吃素了。
不過,請大家注意,“可能⋯⋯有緻癌風險”并不是說緻癌性等于毒性,吃了就馬上會得癌。畢竟豬牛羊肉,都是為我們提供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B12等營養的重要功臣,隻要适當食用,就是利大于弊的。
“下水”雖香,害處不少
“下水”是許多人的最愛,對這些人來說,就是喜歡它那獨特的味道,“一天不吃就渾身耐受”,然而“下水”中卻藏着不少健康風險。
專家建議,内髒和“下水”中含膽固醇很高,健康風險大,三高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不僅是膽固醇,豬的胃腸中存在着數量衆多的細菌,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内髒和肌肉組織内大量繁殖,并産生毒素。
病豬死後的肉由于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如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并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
瘦肉也要适量
肥肉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一般都會選擇瘦肉去吃,但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攝入的瘦肉,吃的時候也要把握好度,瘦肉中含大量蛋氨酸,在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會導緻動脈粥樣硬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應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每天吃牛羊豬等禽畜肉40克~75克,對于普通人來說,隻要按照這個量正常飲食即可,如果與新鮮蔬果或粗糧搭配着吃那就更好了。
新京報記者 王鹿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