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有一個唐縣,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了,這裡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景秀麗,也是堯帝的出生地, 我們都知道堯帝是三皇五帝之一,他開創了人類遠古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已成為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象征,唐縣的唐堯古鎮,就因堯帝而得名。
唐堯博物館位于慶都山下,古色古香,氣勢恢宏,這裡是整個華北地區最大的榫卯結構仿古建築,廣場之上的二十四節氣柱和地面的圍棋造型,都和堯帝有着密切的關系。
唐堯博物館的大殿總高26米,總建築面積4576平方米,走進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尊高大的塑像,居中的就是堯帝,兩旁分别是舜和禹。堯帝出生在唐縣, 因封于唐,故稱唐堯,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于堯。曆史上記載,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了人民的愛戴。
唐堯博物館内,周邊以壁畫的藝術形式,以唐堯輝煌燦爛的傳奇一生為線索,展示唐堯出生成長、建功立業、創建堯天舜日的傳說故事。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在堯帝時期研制出來的,一直流傳了一千八百多年,依然被我們所使用,博物館門前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圍棋造型,也是當年堯帝的兒子丹朱喜歡遊戲而發明,還有如今我們所說的養老,在堯帝時期已經有了尊老愛幼的說法,雖然時光已經流轉千年,可是堯帝對于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影響。
從唐堯博物館出來,一條馬路相隔,就是古韻悠悠的唐堯古鎮了,這裡彙聚了整個保定城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舌尖上的美味,在微雨中,穿過煙波畫橋,讓我們一起走進唐堯古鎮,尋覓屬于這裡的故事吧。
唐堯古鎮坐落于慶都山和峪山之間平緩的峽谷地帶,這裡緊鄰堯母湖,是一座以古商業街和北方民居為特色的風情古鎮,平時就是唐縣本地人也很喜歡來。
還沒來唐縣的時候,就經常聽朋友說起唐縣的碗肉,這次來到唐堯古鎮,第一個不能錯過的就是最具唐縣美食代表的碗肉。
碗肉是唐縣的傳統名吃,其他地區很難吃得到。就連我在石家莊,也是第一次吃到,冒着熱氣的碗肉端上來,品嘗一口,煎餅軟糯可口,湯汁濃郁香辣,一般分為大小碗,大的30小的20 ,如果不夠吃,還可以單獨加煎餅,2元一個,真的很實惠。
唐縣的醋也非遺項目,有六百多年的曆史了,如今已經成了很多外地遊客來唐縣旅遊,都會帶的伴手禮,最常見的小米醋,一大壺四十多,我覺得小家庭的話,都夠吃三個月了。
說到唐縣的白家罩餅,那可是保定名吃了,我覺得老字号之所以可以代代流傳,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白家罩餅選用内蒙古黃牛肉的中肋和牛腱子兩部,做工精細、火候恰當、肥而不膩、清香撲鼻、老少皆宜。晚餐的時候,我就品嘗了一下,确實名不虛傳。
唐堯古鎮除了很多特色小吃,非遺項目也是這裡的一大亮點,無意間走進一家磚雕店,被眼前古樸精緻的磚雕所驚豔,磚雕師傅介紹,他們是祖傳手藝,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五代了,随着生活節奏變快,很多老工藝會慢慢失傳,能耐心做事的匠心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唐堯古鎮緊挨着堯母湖,清麗婉約的風景,宛若走進了江南水鄉,沿着湖畔慢慢行走,微風徐來,頓覺神清氣爽。如果有興緻,也可以乘上一艘小船,坐在穿上欣賞風景。
在堯母湖的旁邊,就是雲璟星空帳篷營地,星羅棋布的彩色帳篷,點綴在綠意蔥茏的草地上,晚上入住這裡,晴朗的天氣可以欣賞滿天星星,想一想都覺得很浪漫了。
夜幕降臨,唐堯古鎮的燈火漸次亮起,唐堯博物館在靜谧的夜色下,越發顯得生動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