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4 06:15:48

胃主納,脾主運;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潤,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補、漫補、壅補,應補中有通,靜中有動,使補而不滞,潤而不膩,能升能運,以順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

你吃了嗎?這是國人口中較為常用的一句問候語,最初,反映的是人們在曆經艱難歲月時相互之間一種實實在在的關切,而進一步講,則可以看作是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相互提醒,為什麼這麼說呢?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1

全球共有5億胃病患者,中國就占了1.2億,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在中醫裡,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我覺得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出現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飯要發揮作用,中醫認為,靠的是脾。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2

脾是中醫學所說的“五髒”之一,它有三大功能:主運化、主升清和統攝血液。脾和胃是一對搭檔,機體的消化運動主要依賴脾和胃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的生化,也都有賴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因而脾胃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

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運化水谷,是指脾能把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并将其輸送到全身各處。脾運化水液,是指脾将吸收的多餘水分,及時地轉輸到肺和腎,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完好,就能防止水液在體内發生不正常的停滞,反之,必然會導緻水液異常滞留,産生濕、痰、飲等,甚至導緻水腫。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3

脾主升清,是指脾把吸收的營養物質上輸到心、肺、頭目,生成氣血,營養全身。脾的升清功能正常,髒器才不緻下垂。若脾氣不能升清,會出現神疲乏力、頭目眩暈、腹脹、腹瀉等症狀;若脾氣下陷,則可見久瀉脫肛,甚至内髒下垂。血液在經脈之中流動,如何才能防止它跑出來而導緻出血?靠的是脾的統血功能。

中醫認為,脾有許多附屬系統,如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

脾胃健運,則口味正常,增進食欲。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口淡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等口味異常感覺,從而影響食欲。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不但是全身氣血狀況的反映,也是脾胃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狀态的反映。人體肌肉的壯實與否,與脾胃的運化功能相關,脾胃的運化功能有障礙,則肌肉瘦削、軟弱無力。

脾胃五髒怎麼有效調理(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4

思慮過度,會影響脾的升清,出現不思飲食、脘腹脹悶、頭暈目眩等症。在正常情況下,唾液不會流到嘴外。若脾胃不和,往往導緻唾液分泌急劇增加,出現流口水等症狀。

脾與胃經脈相通,互相幫襯,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的運輸,從而滋養全身。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若脾為濕困,會影響到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反之,若飲食不節制,胃裡積食,也會影響到脾,出現腹脹腹瀉等。

脾喜歡燥,不喜歡濕。脾失健運,會導緻氣血虧虛或水液停滞,常用方藥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等。一些食物也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如薏米、扁豆、淮山藥、蓮子、芡實、紅小豆、鲫魚、蘿蔔、蘋果等。另外,“思傷脾”,思慮過度會引起脾胃運化失常,可選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這樣能夠放松身心,促進脾胃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