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今(23)日秋分,也是豐收節。豐收的喜悅是最質樸的喜悅,來自田地間每一次彎腰,來自烈日下每一滴汗水。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這喜悅遍布華夏大地。看着倉裡滿滿的糧食是喜悅的,吃着碗裡今年的新米是喜悅的……
但,又不僅僅于此。
在新疆,人們用紅棗和玉米拼成“豐收”字樣的圖案來表達喜悅;在山東,人們用谷物拼出一面“國旗”來表達喜悅。
好吃的,也是好看的。從古到今,一直如此。
在中國的許多地區,糧食畫已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勞動是一切的起源,這也包括藝術。豐收時節,讓我們走進曆史,走進田間,走進糧食的藝術。
食獲入畫來,色味俱全
糧食畫産生于盛唐時期,主要用麥子、玉米、稻谷、大豆、薯類五谷作畫,是曾與“三生祭祀”并列的重要祭品,有寓意五谷豐登、國泰民安、金玉滿堂等美好祝願。
“種”出來的清明上河圖,作品用小米、荞麥、高粱、薏米、芝麻等20餘種糧食制成
據從事糧食畫傳承的非遺大師唐大焱考證,我國糧食畫的起源或與佛教、道教的規儀有關,民間也常常把“五谷”作為辟邪的寶物,将之粘貼到石闆上,立在門前用于辟邪。後來,由于物質的豐富,到盛唐時漸漸演變為一種藝術品。
韓國瑞糧畫作品
山東菏澤東明糧畫第八代傳承人韓國瑞,用五谷雜糧的自然形狀和顔色精心拼粘,制作成一幅幅葡萄、梅花、駿馬、猛虎等栩栩如生的畫作,飽含慶豐收的熱情與喜悅,讓人看了不禁感歎:好看也能當飯吃!
東明糧畫,又稱“福籽繪”,這是一項傳承200多年的民間技藝。東明糧畫始于民間“圍倉”和“花馍”的習俗,作為東明“糧畫”第八代傳承人,韓國瑞革新防腐技術,使糧畫可保存上百年。
糧畫小鎮
河北省館陶縣糧畫小鎮壽東村,一走進去便“如入童話般的浪漫之境”,往裡走,用糧食拼接而成的一幅幅糧畫慢慢映入眼簾。這些壁畫形象生動,色彩斑斓,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極富特色。
豐年話家鄉,谷麥滿倉
四川綿陽的糧食畫非遺傳承人潘德貴從事糧畫創作已30餘年,其創作主要特點為傳承四川西北地區的鄉土文化,利用糧畫創作的傳統技法來展示川西北地區人們的生産、生活活動。
潘德貴展示糧畫作品(圖據四川科技報)
“糧藝作畫人工成本高,是一件重複、枯燥的純手工活,需要有足夠的耐性和悟性。”潘德貴說,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創意的形成也需要反複琢磨,但好在真正熱愛的人會長期堅持下來,在潘德貴的工作室中,跟随他的學生最長學習時間已有13年之久。
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糧畫(圖據北青網)
今年8月,成都農業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用大米創作的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将傳統手工藝融入主題藝術作品創作中,傳遞和展示出本次大運會“健康生活、積極運動”的精神與成都特色。
得益于衆多糧畫手工藝人的傳承與發展,糧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節慶活動中,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味道,是每個人的鄉愁。盼收,是每一年的希冀。
糧畫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人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即使遠離鄉村,長居都市也能從中感受到最樸素的浪漫。
在金黃遍野、穰穰滿家的日子裡,以糧為畫,緻敬付出、禮贊收獲。
編輯 段雪瑩 實習生 黃薇 圖據視覺中國、IC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