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人群的工作環境一向是被許多人羨慕的,風吹不着,日曬不着。但他們中得病的卻不少,神經衰弱、視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頸肩腕綜合症……而正在讨論中的新《職業病防治法》,并沒有針對這一人群的保護内容———最近,有報道稱,北京市衛生局決定在原有企業職業性健康體檢基礎上,開展視屏、高頻、電磁場、微波、高低溫、振動、精密作業和辦公室從業人員的職業性健康監護,并對現代智能化辦公環境開展有害物質檢測。但時訊記者在采訪北京市勞動衛生職業病研究所于永中教授時了解到,正在提交各地方人大讨論的新《職業病防治法》中,并沒有針對白領人群所面臨的職業危害的保護内容,這在世界上也還是一個空白。但對這類人群的健康保護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職業病防治的一個動向,那些老的職業病,如中毒、矽肺等,将随着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少。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的王如剛所長向時訊記者介紹,現在執行的檢測控制還是針對一些傳統的中毒情況,如辦公室、住宅裡建築裝修材料氨、甲醛等有害物嚴重超标等。對寫字樓辦公室人群的職業健康關注不夠,是和我國的發展水平相适應的,因為目前我國許多工種還在受着嚴重的職業病的困擾,更需要進行控制。王如剛認為,國内一些媒體的報道有誇大其辭的地方,寫字樓人群面臨的職業健康問題決沒那麼嚴重。一些報紙說寫字樓辦公室的某些環境因素可造成人基因突變,影響人的後代健康,這一說法是不負責任的。不過,國外對寫字樓辦公室的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問題早就開始注意了,從建築裝修材料到工作規範都有極嚴格而細緻的規定;對于特殊危害也有專門的防護辦法,例如視屏輻射,國外早就有了帶金屬絲的眼罩或圍裙,可以對視屏工作者或孕婦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據介紹,辦公室從業人員的職業危害主要有三種:一是辦公環境中有害物質,如電磁輻射、辦公室裡複印機的臭氧等;一種是視屏作業帶來的視覺緊張,引起的視疲勞、視力衰退和精神高度緊張;一種是用具、坐椅或工作方式的不合适引起的強迫工作體位(如長時間伏案、站立等)。但白領們更多的職業危害來自超正常時間的過量工作。例如屏幕輻射,根據現在的調查,其危害其實很小,還不至于到造成人體危害的程度。但持續時間過長,如本來工作8小時,卻非要工作12個小時那就難說了。用腦過度确實會引起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壓等病,但這類病的發病因素複雜,所以并不能定義成腦力勞動工作者的職業病。目前,腦力勞動者特異性的職業病在國家職業病名單上沒有,最多隻能算是職業危害。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寫字樓人群如何盡量減少或避免受到損害呢?于教授認為,首先,衛生部門要先出台一些指導性技術标準文件,請專業的衛生人員為他們制定一系列的職業規範。缺了這些文件,沒有這方面知識的從業者,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自然也談不上自我保護了。其次,辦公室人群要遵守工作時間,不要讓身體超負荷工作,勞逸結合。此外,提高這些人群的自我保護意識。“防治防治,我們必須先‘防’,應該通過大量的宣傳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仝凱民主任表示,“這些人的接受能力很強,對自己的健康的期望值也比較高。隻要他們知道工作環境有哪些潛在危害,就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和重視。”仝主任認為,一些人覺得自己很年輕很健康,多幹幾個小時沒有關系,而不會從職業的角度來考慮自己的健康問題,他們肯定不會關心中央空調的送風量夠不夠,辦公室内的含氧量夠不夠;他們也不會知道複印機會産生對人體有害的臭氧,複印機就放在辦公室裡,又不注意通風。這些在短期内當然看不出來危害,但久而久之,這些人的身體肯定會受到損害。另外,仝凱民提醒大家,如果覺得不适或懷疑辦公環境有問題,可以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進行檢測(當然是收費的)或向專家征求意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