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綜合症是指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一個群體,他們想得到更多的安慰,但不想付出,想永遠生活在童年,不想付起應該有的責任,對于這樣的群體,其實不但與性格有關,這也是一種精神疾病,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心理治療的,目前還沒有藥物治療的方法。
青年人患“彼得·潘綜合征”的幾率比較大,當然也有40歲以上的患者。一般來說,患者的配偶和周圍朋友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症狀,但他們往往不願承認。
來自墨西哥的薩林·帕斯誇爾醫生表示,“彼得·潘綜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環境造成的。他說:“家長們總認為,兒童時期是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應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讓他們肩負起責任。家長的這種想法會給孩子造成錯覺,以為生活永遠隻是由玩具、零食和遊樂場組成的。”
情緒化、任性,難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設想的發展,就容易發脾氣,而不考慮後果 ;依賴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獨立生活,總是需要别人照顧自己.
不敢承擔責任,逃避諸如父親、母親這樣的社會角色,遲遲不敢結婚或者不能擁有固定的人生伴侶,也容易頻繁更換工作;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動關心别人,而把别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難以适應社會或者被社會拒絕,容易遭受挫折,進而引發情緒混亂.
對于彼得潘綜合征的人士來說,往往一生碌碌無為,自己也想尋求改變,但是三分鐘熱血,最後也會不了了之。如果想要真正的得到改變,就需要進行精神疾病來進行治療,但有時候也很遺憾,有些患者并不承認自己有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