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讓春季心理疾病不再變化無常

讓春季心理疾病不再變化無常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8 04:34:01

  目錄:

  第一章:春季天氣變化無常 心理問題易爆發

  第二章:抱怨前先想五個問題

  第三章:愛挑刺人的三種心理

  第四章:生活太舒适也抑郁

  春季是一個心理精神疾病非常容易爆發的季節。心理疾病的範圍非常的光,半數以上的人群會在春天出現一些不适應的症狀。那麼如何改善這樣的狀況呢?

  春季天氣變化無常 心理問題易爆發

  春天,草長莺飛,本是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季節,然而,“百草發芽,百病發作”,春季也是一年當中氣溫、氣壓、氣流、濕度等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半數以上的人群在春天會出現種種不适症狀,如失眠、疲倦、健忘、情緒低落、好沖動、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這個季節很容易被誘發或加重。心理醫生每到這個時節都應接不暇,在這個意義上說,春天可謂為多事之秋。

  一到春天就直想哭

  A女士每年春季都要請幾次病假。立春剛過,她的情緒就和天氣一樣變得捉摸不透,一會歎聲歎氣,一會潸然淚下,昨晚還嘻笑顔開,早上起來就愁眉苦臉。尤其是越接近暮春,情緒越低落,前不久,A女士悶悶不樂地吃過早飯,突然又不想去上班,而且不經意間說道:“真的不想活了”,家人意識到問題很嚴重,終于說服她就醫。經過心理醫生的診斷,确診A女士患上了抑郁症。

  這是一種在春季極為高發的心理病症,表現為一組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為主要的症候群,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抑郁症在春天的自殺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歌星張國榮也正死于去年暮春的4月1日。

  春天裡的“雄辯家”

  和抑郁症患者的情緒低落相反,有的人則在春天好發情緒激昂的躁狂症。同學們發現一向節儉的小B突然變得十分“大方”,無原無故地就請大夥到酒店吃飯,一頓飯錢花了他兩個月的夥食費,同學們都不好意思,小B卻毫不在意,反而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通什麼“有福同享”、“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話。此後同學們發現小B越來越反常,每天都情緒高漲,喜形于色。在課堂上小B搶着老師的話頭,就像競選總統的雄辯家一樣,一發言就是半個多小時,而且不容打斷,下課後仍然找同學當他的聽衆,手舞足蹈地一說就是個把小時,精力充沛超人,毫無疲乏感。同學們再也受不了這個“雄辯家”,把他送到心理門診,原來得了躁狂症。

  一個春天要砸8部車

  春天還是各種重性精神病的好發時節。從一些心理醫生的臨床經驗來看,這類病人要比其他季節高出許多,在每年的3-5月份,精神病複發率約占全年的70%以上。此外,還有突發症狀者,恰好印證了民間諺語所說的“菜花黃,癡人忙”。

  精神分裂症患者C先生的病情每年春天都要複發加重。發作時看見車子就撿起石塊來砸,有一年春天竟然先後砸了8部汽車。家人為此每到春天提心吊膽,擔心車主上門來索賠。為了他的病,他的父親還沒有過立春就好辭職,專門照看兒子,待春去夏來,兒子的病情趨于穩定後再去找工作。

  以上是春季心理門診上三種最為常見的心理精神疾病,為何心理精神類疾病喜歡在春光明媚的時節發作呢?目前,科學們已知的是與春季裡千變萬化的氣象因素相光,比如,前一階段,廈門持續陰雨天,有些心理精神類患者的病情有所反複;又如天氣轉暖,代謝進入旺盛期,引起人體的一些内環境和内分泌活動發生變化,從而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另外,春季氣壓較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導緻神經功能紊亂,體内外失去平衡,加劇心理機能的混亂,出現抑郁、躁狂等症,更嚴重的可導緻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

  也有研究表明,春風頻率過低,極易産生次聲波,直接影響人體的神經中樞系統,使人頭痛、惡心、煩躁;春風還使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大大減少,使人體化學過程發生變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讓人感到緊張、壓抑、疲勞,導緻精神失常。

  因此,對于心理精神類疾病患者,家人要比平時以更好的照顧和心理安慰,避免刺激性事件的發生。

  抱怨前先想五個問題

  抱怨是發洩消極情緒,維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英國《心理學雜志》6月份最新刊文稱,雖然抱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行為,但是多數人并不會有效地抱怨,而隻是一些瑣碎的、毫無意義的唠叨,也不會對事情發展有任何作用。

  怎樣才能讓抱怨更有效呢?心理學家朱利安·巴吉尼提供了5點建議:

  别挑錯抱怨的事物。抱怨不能改變或者不需要改變的事情隻會讓你更加沮喪。

  确定你想要的改變是所需的。事物存在的問題總是比解決方法上的漏洞更顯而易見。所以,抱怨前你要想清楚,萬一自己的抱怨發揮了作用,你會喜歡它的結果嗎?

  抱怨要具體。比如抱怨别人的态度不好就有點含糊不清。你應該抱怨他們沒有說“謝謝”或者沒有“提供建議”的消極行為。

  不要光說不練。一味地抱怨事情多麼糟糕,别人多麼讨厭,還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

  抱怨是門藝術,如何處理别人的抱怨更需要技巧。為了更好地應付向你抱怨的人,有一點要銘記:從心理學上講,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變,他們隻是為了卸掉自己的責任罷了。

  愛挑刺人的三種心理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的人存在,你成功的做出了一件事,當大家都在誇你的時候,突然有人一盆冷水潑上來,指責你這裡不好,那裡沒做對。這種人以抱着挑毛病的眼光看人、看事,他們常常以此為樂。其實,這些愛挑刺的人,無外乎有三種心理。

  第一、嫉妒心理

  有人時時刻刻關注着周圍人的動向,并且總擺出一副與人一争高下的姿态,一旦發現自己的同事、同學、朋友,甚至親人,在某些方面将要或已經超過了自己,心理上就感到不平衡,進而妒火中燒。但是,他們通常不會積極采取行動,靠自己的力量超越别人,而是沖“假想敵”橫挑鼻子豎挑眼,惟恐别人的成功蓋過自己的風頭。

  第二、過于追求完美

  我們身邊常常有完美主義者,他們對個人要求很高、很挑剔。從心理學角度看,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特質,即個性中具有“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的極緻表現”的傾向。完美主義者除了給自己設下高标準、嚴要求外,還經常處處嚴格要求别人,并總能挑出别人的毛病。

  第三、内心極度自卑

  有的人總表現出盛氣淩人的樣子,時時處處挑剔、指責别人。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他們有足夠的底氣。相反,當他們看到了别人閃光的一面,而自己卻不具備時,常會感到自卑。于是,他們采取挑刺的方式,來取得對他人心理上的優勢,并以此獲得内心的力量感和穩定感。

  挑刺在人際關系中更多的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它在心理上已經預設了不平等的關系,很容易激起對方憤怒和反抗情緒,破壞人際關系。同時,挑剔是出于自己主觀的評判标準,缺乏進一步商量溝通的餘地,進而妨礙建立深入的溝通關系。如果能學着多關注别人的優點,愛挑刺的毛病就會得以控制。

  生活太舒适也抑郁

  現代人越來越懂得享受。但美國專家卻發現,太舒适的生活可能讓抑郁的發病率更高,我們應該主動在工作和生活中讓自己忙起來。

  例如,一些小衣服能手洗盡量不用洗衣機;有時間自己做飯,就不要圖省事用微波爐熱剩飯;能在家做飯,就盡量不叫外賣;能用掃帚和拖布打掃衛生,就不要用吸塵器;盡量自己洗碗,少用洗碗機;去超市能走路就不開車等等。

  專家還建議,男女讓自己忙碌充實起來的辦法也有所差異。對于女性來說,不妨像過去的人那樣織織毛衣、縫縫補補;男性動手修理一下家裡的東西等。這些事情看似毫不起眼,但卻能讓你從點滴中獲得滿足感,遠離抑郁的騷擾。

  湊熱鬧源于從衆心理

  什麼原因使得人們愛湊熱鬧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好奇心是基礎。它促使人們對未知的事物一探究竟,是求知的動力。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從衆心理是湊熱鬧的直接推動力,俗稱“随大流”。這是因為一方面,個人的想法和行為容易受到身邊的人影響;另一方面,在社會群體中,如果太特立獨行,會感到孤立,失去社會角色。其次,湊熱鬧會讓人們有與周圍人談話的資本。

  此外,有趣的是,無論湊的熱鬧是好是壞,這一行為似乎都能給人帶來正性的心理強化。比如有人結婚,鄰居們都會湊過去看新娘子,看過之後有人會暗暗鼓勵自己:他長能那樣,都能找個這麼漂亮的媳婦,我得加油找個更好的。反之,湊去看壞事,比如哪裡汽車追尾了,圍觀者會得到極大的安慰,覺得自己雖然買不起車,但擁有平安健康,已經很幸福了,更能體會和珍惜現有的幸運。

  結語:其實得了心理疾病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這個時候家人就要注意了,如果太反常的行為出現的次數比較多了,就需要看心理醫生了。(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号:2012.03,作者:奕佳,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