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人在“大姨媽”來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月經不調、痛經、月經提前等等,這是都是由于氣血虛造成,那麼怎麼樣可以改變其情況呢?吃什麼補血?如何補血?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經期補血調理秘方,快去看看學學經期養生高招吧。
氣血虛緻“經期病” 5補血食療方改善各種症狀
月經提早、往後,月經量過少、過多等都是月經不調的症狀,這也是女性氣虛血弱的表現。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食補是不錯之選。小編教你對症食補調理月經不順,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有經、孕、産、乳的生理特點,其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機體陰血的充足。如果陰血不足,必然會導緻生理異常,造成種種病症,故中醫有“婦女以血為本”的理論。雖然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常見的還是氣血虧虛,陰血不足,故經病進補法當以滋陰養血為主。
月經不調五大症狀如何調理?
症狀一:月經先期
概念:指月經每月提前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月行經2次,又稱為“月經超前”。
症狀常見血量多而色淡紅、質清稀,精神疲倦,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面色無華,舌質淡,脈弱無力。
病因氣血虛弱導緻。
治療方法:宜雙補氣血
推薦食療:可用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将雞洗淨,把藥放入雞腹内用線縫合,放砂鍋内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後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周期服3~5劑。
症狀二:月經後期
概念:指月經周期經常錯後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經1次,又稱為“月經錯後”。
症狀常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膚幹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病因多由血虛引起。
治療方法:宜補血調經
推薦食療:可用羊肉500g,黃芪、黨參、當歸各25g,生姜50g。将羊肉、生姜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每逢月經後,每天1次,連服3~5天。
症狀三:月經過多
概念: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
症狀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
病因多由氣虛導緻。
治療方法:宜用補氣攝血,健脾甯心
推薦食療:可用老母雞1隻,黃芪10g,艾葉15g,将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症狀四:月經過少
概念:指月經量少,1~2日即淨,或點滴即止。
症狀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幹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
病因多屬血虛型。
治療方法:宜補氣養血以養沖任
推薦食療: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炖服。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症狀五:閉經
概念:指月經停止。
症狀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悸少氣,虛煩不寐,四肢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治療方法:宜氣血兼補,養血通經
推薦食療:可用墨魚(烏賊)1條,約200~300g,桃仁6g。将墨魚洗淨切塊,同桃仁共煮,食墨魚喝湯。
每天1次,每月連服5~6天。或用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隻,将乳鴿洗淨,黃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炖蠱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調味後飲湯、吃鴿肉。一般隔天炖服1次,冬季每月連服4~5次。
女性經期補血大攻略
女性在月經期時身體特别弱,因此在飲食上需要根據經期的生理情況來調整飲食,讓女性在經期日子裡吸收更多的營養,讓女性的身體在經期裡也能吃出健康,吃出好氣色。
女性在益膚美容飲食調養時,一定要結合其自身的生理來安排膳食。女性最明顯的生理特點就是“月經 ”。月經的來潮與停止,如月亮的盈與虧,潮汐的漲與落等自然節律。
它是女性性功能的一項生理性規律。月經經期,正常為3~7天。一般情況下,女性每次月經,總約排出經血30~50毫升。因此,女性的養顔健體飲食保健不能不考慮月經周期中的生理變化及排掉的經血這一情況,所以它的原則之一,就是與月經周期變化相吻合的“周期飲食”。
不少女性,在月經來潮的前幾天(月經前期)會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如抑郁、憂慮、情緒 緊張、失眼、易怒、煩躁不安、疲勞等。
一般認為,這與體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調有關。此時,女性應選擇既有益膚美容作用,又能補氣、疏肝、調節不良情緒的食物,如卷心菜、柚子、瘦豬肉、芹菜、粳米、鴨蛋、炒白術、淮山藥、苡米、百合、金絲瓜、冬 瓜、海帶、海參、胡蘿蔔、白蘿蔔、胡桃仁、黑木耳、蘑菇等。
在月經來潮時,會出現食欲差、腰酸、疲勞等症狀。此時,宜選用既有益膚美容作用,又對“經水之行”有益的食物。宜選用的食物與中藥有:羊肉、雞肉、紅棗、豆腐皮 、蘋果、薏苡仁、牛肉、牛奶、雞蛋、紅糖、益母草、當歸、熟地、桃花等。
醫家雲:“經水之行,常用熱而不用寒,寒則止留其血,使濁穢不盡,帶淋瘕滿,所由作患。”因此,在月經期間,許多在平時有很好的益膚美容作用的食品也應禁食,如梨子、香蕉、荸荠、石耳、石花、菱角,冬瓜、芥藍、黑木耳、兔子肉、大麻仁等。
正因如此,女性月經來潮時,要丢失一部分血液。而血液的主要成分有血漿蛋白和鉀、鐵、鈣、鎂等無機鹽。也就是說,每次月經都會丢失一部分蛋白質與無機鹽。
因此,從原則上講,月經幹淨之後的1~5天内(月經期後),應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及用一些補血藥。在此期間可選用既可益膚美容又有補血活血作用的食物與中藥,如牛奶、雞蛋、鴿蛋、鹌鹑蛋 、牛肉、羊肉、豬胰、芡實、菠菜、櫻桃、龍眼肉、荔枝肉、胡蘿蔔、蘋果、當歸。
中醫告訴你女人經期補血3大食物
女人每個月都會有例假,女人月經期很容易産生血虛症狀,那女人經期補血的食物有哪些呢?
女人經期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問題,都是血虛惹的禍。在平日裡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氣色。
1、胡蘿蔔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胡蘿蔔是補血的佳品,我國中醫認為,胡蘿蔔無論是生吃或者是煮熟了吃都有很好的補血作用。而且一些因為積勞成疾、老幼體虛的人群都适合吃胡蘿蔔補血。
除了具有補血的功效以外,胡蘿蔔還具有健胃行氣消食的作用,凡脾虛食停、氣滞不暢,證見胸滿脘、食欲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輔助食療。
2、牛奶
在著名的養生《壽親養老新書》裡有記載:牛奶最宜人,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身體健康、面目光悅、志不急,故為子者常須供之,以為常食。因此在這個時候女性朋友可以通過多喝牛奶來達到補氣血、滋養的功效。
3、龍眼肉
這種補血的食物在民間可謂是非常的有名,一般家庭要補血它絕對是首選,它含有非常豐富的鐵質。除此之外,它還含有大量豐富的維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對于健忘、心悸、神經衰弱之不眠症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補氣血調理經期各種不适症狀的食療方法,很有效,如果你還在被“老朋友”帶來的許多問題煩惱,趕快去看看這些方法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