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初中學生的幾種矛盾心理

初中學生的幾種矛盾心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7 10:50:42

  初中學生的幾種矛盾心理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是子女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與孩子的關系非常重要。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确對待孩子呢?首先家長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中學生的孩子與父母溝通障礙是最常見的,我們先來看看初中學生幾種心理沖突。

  青春期前後,孩子在形體上更接近于成人,在内心裡也向成人靠攏,類似成人的願望在他們心裡大量湧現。同時,他們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經驗都缺乏,内心經常處于矛盾沖突之中。因此,我們要了解存在于他們自我意識中的幾組明顯矛盾。

  1、 獨立和依賴的矛盾

  上中學以後,孩子們不再象小學時那樣遵從老師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評價。他們開始意識到,以往自己的許多觀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師長那裡得來的。于是,他們開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的女兒就經常批駁我的一些言論,糾正我對一些事物的解釋。孩子很想獨立,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願再和家長一起活動。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還不能完全獨立,還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還缺乏獨立于社會的資本和經驗。所以,在他們自我意識中存在着矛盾。

  2、 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對于自己未來和關于人生的美好理想,随着他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他們也看到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較大差異,在他們的自我意識中産生了矛盾。有時候,孩子過于理想化的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結果。父母極力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積極面,把消極面掩蓋起來,一旦孩子自己發現,便處于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傾向,凡事有絕對化的要求,這也導緻孩子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加劇。

  3、 自負和自卑的矛盾

  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開始象旁觀者一樣進行自我觀察和評價。這種自我評價可能是依據别人對自己的态度,也可能與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較,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評價。這些評價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發生極端變化。例如,有的學生隻因受到老師的幾句批評就萎靡不振,而有的人為了别人不經意的誇獎而得意洋洋。從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隻有一牆之隔,而較多的時間裡處于自負與自卑的内心沖突之中。

  4、 溝通和封閉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與同齡人交流思想、溝通内心體驗,排遣日益增長的孤獨感。從青春期開始,孩子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他們既充滿了各種幻想和憧憬,又會萌發許多孤獨和感傷,并且有自我封閉的傾向。在實際生活中他們渴望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桌櫃,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記本、信件像冊等“私人物品”,不喜歡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問這問那,不願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動,有時對孩子的私人物品發生興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時,父母與孩子的“代溝”表現比較明顯,這種現象其實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識的矛盾之一。家長應該平等地與孩子讨論問題,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說話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家長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

  根據初中學生的矛盾心理特點,父母們在與孩子交流時應尊重孩子,以朋友的口吻與孩子交談,才不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