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什麼?”“随便。”面臨生活中的簡單選擇,這是人們經常聽到的答案。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人的口頭禅中,“随便”以10.5%的得票率榮膺榜首。這個不偏不倚的中性詞,因不帶太多感情色彩而深受國人的喜愛。但社會上,不少人做事也很随便:外出旅遊随地吐痰,亂扔垃圾;辦事馬虎、愛湊合,總抱着“差不多心态”;經常“想一出是一出”,拍闆靠拍屁股,而不走腦子……連不少與中國企業合作的老外都很不滿地大呼:“中國人做事太随便,太難合作了!”
一、中庸之道演變為“随便”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中國人自古講究中庸之道,也就是“中立而不倚”。《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後來被宋代官方和學者推崇。北宋程颢、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中庸之道就此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不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深深地影響着國人的内心世界。而“随便”這個盡顯中庸之道的中性詞,恰恰迎合了中國人的價值觀。
數千年的家教傳承,大多數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也從小就知道“一諾千金”、“一言為定”、“君子一言,驷馬難追”等。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說話是要算數的。滿嘴跑火車,不是一個“君子”應有的行為。然而,許多人骨子裡又有着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劣根性,因此,在需要做決定時,為了避免可能産生的麻煩,“随便”就成了最好的托辭。
至于做事随便,主要是僥幸心理在作怪,責任意識不強。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養成了國人不愛擔責任的集體潛意識。比如随地吐痰的人,多半心想“又不是我家,無所謂”;再比如某些做決定草率的中層幹部,可能覺得“又不是我的公司,任務又有下屬來做,不用我出力,就這樣吧”。
二、嘴裡說“随便”,實則很盡力
其實,老外随便的個性一點也不比中國人遜色。調查顯示,美國人最愛說的詞是“whatever”(中文譯為“随便”)。上課随便換座位的、見到長輩直呼其名的、上班穿拖鞋短褲的,都大有人在。張侃表示,說“随便”本無可厚非,還可以作為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比如請人來家吃飯,主人嘴裡說“随便吃點”,卻一定會精心準備,說是“随便”,卻飽含濃濃的好客之情。說“随便”,是因為在中國文化裡,話不可說滿,但事情必須做好,正所謂“讷言敏行”,就是要做最大的努力。
在職場上也如此,有人嘴裡說“差不多就行”,但心裡卻憋着勁要把事情做好。這是因為,不願抛頭露面是含蓄的中國人常有的心态。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說“随便”是擔心“槍打出頭鳥”,畢竟,先表态的人很可能會遭到訓斥和排擠。
總而言之,愛說随便并不代表真的随便,“随便”隻是一句話,卻包含了中國人含蓄的情感。
三、“随便”背後的隐憂
“随便”體現了中庸之道,也是國人含蓄的表現,但所作所為太随便,也會有危害。
第一,“随便”是逃避的借口。面對有風險的選擇時,不願表态,将決策權推給别人,一旦出問題,責任一概是别人的,卻會損害團隊凝聚力和個人信用。
第二,“随便”讓人會錯意。有人本身就很實在,你說“随便”,他便真的随意,難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且,“随便”帶來的不僅是茫然,更會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傷了和氣。
第三,“随便”摧毀責任體系。如果集體裡的每個人都覺得凡事能湊合,差不多就行,随便怎麼處理都好,那集體的責任體系就會崩塌,成為一盤散沙。
張侃建議,“随便”是個有用的詞,但重要場合不要說,這種滿不在乎的感覺會讓對方很受傷。要避免别人說“随便”,有個好辦法:多說選擇句,少說疑問句。選擇句隻需做出選擇,這樣的問法可以減少對方回答“随便”的幾率。最後,該發言時一定要主動說,因為隻有交流才能加深彼此的認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