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元宵節吃什麼 好吃不貪食健康過元宵

元宵節吃什麼 好吃不貪食健康過元宵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4 19:59:51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這個節日裡人們都有吃湯圓的習慣,湯圓不僅美味,而且還有非常好的寓意。但是,我們吃元宵也是有注意事項的哦,隻有健康的吃,才能夠有益自己。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除了吃湯圓,元宵節還吃什麼吧。

  元宵節有吃湯圓的習俗,除了湯圓,元宵節還吃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下元宵節當天要哪些傳統美食才有節日的味道。

  油錘

  元宵節的食品出現于唐宋時的有油錘。

  “上元節食焦錘最盛且久。”據宋代的《太平廣記》記載:油熱後從銀盒中取出錘子餡。用物在和好的軟面中團之。将團得錘子放到鍋中煮熟。用銀策撈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錘子投入油鍋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來“其味脆美,不可言狀”。原來唐宋時的油錘就是後世所言的炸元宵。油錘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其制法與品種已頗具地方特色,僅廣東一省,便有番屬的“通心煎堆”、東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謂唐宋食風今猶在。

  元宵

  元宵又名湯圓、說團、圓子等。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習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開始元宵稱為"湯圓",因它飄在碗裡,像是一輪明月挂在天際。天上月圓,碗裡湯圓,家人團圓,正如台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征團圓吉利之意。因湯圓最初隻專在元宵節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為元宵了。

  面燈

  面燈也叫由面盞,是用面粉做的燈盞,多流行于北方地區。面燈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做燈盞十二鬥(閏年十三隻),盞内放食油點燃,或将面燈放鍋中蒸,視燈盞滅後盞内餘油的多寡或蒸熟後盞中留水的多少以蔔來年十二個月份的水、旱情況,這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間陝西《錐南縣志》載牶“正月十五,以荞麥面蒸盞燃燈,按十二月,以蔔雨降。”表達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面燈在正月十六落燈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鹹豐年間,山西《澄城縣志》載牶“正月十五日蒸荞麥面為燈盞,注油燃燈,次早食之。”目前農村仍有此俗。

  面條

  面條為元宵燈節落燈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民諺。這一食俗多流行于長江以北地區。《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志慶。”落燈時吃面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

  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面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糟羹

  浙江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幹、油泡、川豆闆、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時湯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遊完龍燈後,将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說原因是饅頭為發面,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豆面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面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後磨面,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禦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髒、增加肌力、養顔防衰之功效。

  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所以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裡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着茶面下鍋做油茶也曰面茶。

  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于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吃元宵的注意事項

  今天是元宵節,大家都應該知道吧,吃元宵也就是湯圓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之一,元宵寓意這新的一年裡面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但是我們在慶祝節日的時候,也要知道一些吃元宵的注意事項。

  首先湯圓(元宵)屬于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還含有油脂,除了熱量和糖外并沒有太多其它營養,而高糖、高脂食物難于消化,對一些老人、兒童和病人健康不利。因此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切莫食用過多湯圓。此外,制作湯圓的糯米中的澱粉為支鍊澱粉,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消化道潰瘍、功能型胃腸病、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盡量少食;3歲以内嬰幼兒不适合喂食湯圓,避免湯圓哽住食道或氣管。即使能吃元宵者,也要注意以下幾點,并控制食用數量。

  1、早餐夜宵不宜食用

  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元宵除了營養成分較少外,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因消化不良,出現泛酸、燒心等情況,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夜宵如果進食這類食品,會引起胃腸道排空慢,加重胃腸道的負擔。

  2、不宜油炸着吃

  除了煮元宵外,有人還喜歡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雖然油炸的元宵比較香脆,但油炸會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而且能量增加,成了更不健康的食品。因此油炸元宵從營養角度來看是最不可取的,千萬别為了口感而犧牲了健康。尤其是有膽囊、胰腺疾病的患者,食用油炸的元宵(湯圓)很可能會使這類患者的疾病複發。

  3、每頓不要過量

  吃元宵盡量在中午的時候吃,但每次吃最好不要超過二兩,即50至100克也就足夠了。同時,在吃元宵時,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還要減少其它主食的攝入,一般來說是吃三個元宵就要減去25克(半兩)主食。一些人在吃了元宵後就會出現泛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問題。因此吃元宵不能吃太飽。同時,吃完後也不要馬上就躺着,最好活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4、不要吃剛煮好的過熱元宵

  吃元宵要注意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長期進食過熱過燙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癌等相關疾病。有的人吃元宵時一被燙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這種習慣危害更大。

  5、喝點湯促消化

  其實元宵也并非“一無是處”,一些微量元素、營養素就溶在煮元宵的湯裡。因此吃好元宵最好再來點煮元宵的湯,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不過喝湯一定要注意别在湯裡再加糖。如果吃的是鹹湯圓,可以在湯裡放些小蝦米及蔬菜,補充營養,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調味料。

  結語:元宵節非常的熱鬧,有很多的習俗,其實吃湯圓也就是元宵是習俗之一,但是我們在吃元宵的時候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哦,希望大家通過本文都能夠了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