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我們必須的調味品,更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礦物質。如果一個人連續幾天不吃鹽,會出現手腳無力,頭暈眼花的症狀,如果一個人連續十天不吃鹽,身體就會開始亮紅燈,很快就會休克。因此在古代,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私人不得開采,由朝廷掌握。
我們現在的鹽很便宜,三塊錢就能買到一袋,但在古代,鹽的價格類比黃金,古羅馬時期還用鹽作為貨币使用,普通人家得計劃着吃鹽,因為買鹽會花去收入的一部分。鹽究竟有多長的曆史呢?人們最初是怎樣制鹽的?
人類制鹽史提到人類鹽的發展史,那就不得不提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中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鹽史和最完整的制鹽系統。
中國的鹽出現在神農時期,相傳是神農的手下夙沙氏發明,根據考古學家研究,夙沙氏一族生活在山東的壽光附近,靠近大海,因此夙沙氏制的鹽是海鹽。
當時的制鹽過程也比較簡陋,就是将海水裝在器皿裡放在陽光下曝曬,蒸發掉水分,然後得到粗顆粒的鹽。海水裡不光隻有鹽,還有其他礦物質,因此夙沙氏的鹽呈現五彩斑斓的顔色。原則上這種鹽不可以直接食用,不過5000多年前的人也管不了那麼多。
夙沙氏之後,中國正式進入制鹽階段,有了海鹽那自然就有湖鹽。我國除了四大淡水湖泊外,還有許多鹹水湖,古人嘗到味道後,模仿夙沙氏制鹽,得到了湖鹽。湖鹽和海鹽制作原理本質上是一樣的。山西運城有我國最早的湖鹽生産基地,因為當時黃河河道與今天不同,山西在那個時候應該有一片鹽水湖。唐朝時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利用高原上的鹹水湖進行制鹽。
岩鹽是古人挖礦時發現的,通常伴随着其他礦石。岩鹽的提取十分耗費人力,首先得将含有鹽的石塊放入大鍋裡面煮,讓鹽從石塊中融化出來,得到鹽水。再把石頭撈出來繼續煮鹽水,最後得到蒸發過後的鹽。如果能發現大量鹽結晶的鹽礦,那便是最上等的礦産資源。
井鹽是人類制作時間最晚的鹽,其他鹽要麼在炎黃時期,要麼在西周以前,井鹽的曆史開始于李冰修築都江堰,成型于東漢時期。
井鹽需要人類鑽出一口井,然後取地層深處的鹵水,古人的鑽探技術有限,經常面臨鹽井坍塌的風險,因此不敢鑽探太深。井鹽的制作被限制了1000多年,直到北宋時期,四川人發明了卓筒井。這是一種直徑僅有碗口大小的鹽井,人們用打通竹節的楠竹深入地下取鹵水,再也不用擔心井道坍塌。運用這個技術,清道光年間,四川自貢鑽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深度超過1000米的鹽井——燊海井。
回顧人類制鹽史就會發現,比起人類本身的進化曆史,鹽出現得還是比較晚的,那麼在人類無法制作鹽的遠古時期,原始人怎麼辦?他們又是吃的什麼呢?
原始人獲取鹽的途徑我們從生物學劃分上屬于靈長目人科的智人,本質上也是一種動物,是高級動物。而在遠古時期,我們與其他動物的生活無異。智人通俗點說是雜食動物,因此為了搞明白祖先吃什麼,我們可以看看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是怎樣獲取鹽分的。
大家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黑貓警長》,裡面有一集講述大象、河馬還有野豬偷吃其他小動物的磚,它們被黑貓警長抓獲後交代因為缺鹽才出此下策。其實這也很符合自然界中的草食動物們,越是體型大的動物越容易缺鹽。
植食動物的鹽主要來自草,草是一種營養特别匮乏的食物,對于消化系統不好的草食動物,比如前面說到的大象、河馬和野豬,裡面的鹽分很難被完全吸收,會被它們排除體外。在鹽分不足以維持身體的情況下,它們會去舔舐帶有鹽分的石塊或者吃掉含鹽的泥土。極端情況下被迫吃掉自己的糞便,得到鹽分再回收。
肉食動物就更方便,因為肉裡面含有鹽分,它們無需從别的地方獲取,直接吃肉就完全足夠。那麼智人作為雜食動物,既能像肉食動物那樣捕獲獵物,又能去采摘水果,達到了鹽分的吸收。
加之那個時候智人體型偏小,平均身高也就1.4到1.5米,這些鹽分足夠維持身體所需。然而随着人類遷徙腳步的加快,食物中的鹽分已經不足以智人用來維持身體,祖先們也開始效仿草食動物舔舐含鹽的石頭或者喝鹹水湖裡的水,漸漸的人類發現可以在這裡面獲取一種晶瑩剔透的物體,這便是制鹽最初的雛形。
吃鹽的原理
鹽究竟是何方神聖,使每個物種缺它不可呢?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在水中會電解出鈉離子和氯離子,這其中鈉離子是人體完完全全不能缺少的物質。
鈉離子在人體中扮演着非常多的角色,首先它是神經傳導過程中電信号的來源。人類的大腦是整個自然界最複雜的,因為我們會有許多其他動物不會有的反應,如制作工具,思考等,這個過程需要人類的大腦高速運轉,而信息在人的大腦裡是通過電信号傳導。大腦皮層在受到刺激後,會改變神經細胞裡面的電性達到電流産生,調節電性的離子裡就有鈉離子。
其次鈉離子調節體液循環。為什麼我們的皮膚被燙傷之後會出現水泡?為什麼人在極度口渴的時候不要喝純淨水?這都是因為我們的細胞膜存在着一定的通透性,能夠根據細胞自身的濃度,調節體液的濃度。
如果人類缺少鈉離子,細胞的濃度就會大于所處體液的環境。細胞内的物質有高濃度向低濃度轉移的特性,細胞失去了物質,活動受到影響,人體的免疫會下降。如果人類吃鹽吃多了,體液濃度大于細胞濃度,導緻細胞失水,這時人會出現口渴想喝水的征兆。
人體多餘的鈉離子會經過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所以人類的皮膚表面含有鈉離子,這也是動物愛舔人類的原因,不是它們表達對人類的愛意,而是它單純覺得人類是鹹的。如果人體的鹽分過多,腎的負擔會加重,尤其是嬰兒,鹽吃多了甚至會造成死亡。總的來說,人類不能長期不吃鹽,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的鹽,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總結出了吃鹽多少的規律,一直流傳至今。
現代鹽業不管是海水、鹽湖水、還是鹽井裡采集的鹵水,都是混合物,裡面不單單存在氯化鈉,還有氯化鉀、碳酸鹽甚至重金屬離子等物質,它們有些是人類需要的,有些對人反而有害。因此粗糙提取的鹽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古代缺乏相應的化學知識和提煉技術,每次吃鹽的時候都會把有害物質一并吃下,可能有些疾病并非是氯化鈉引起的,但是他們把責任歸到鹽身上。
現代工業擁有更加成熟的分離提純工藝,不僅能有效地去除食鹽中有害的成分,如重金屬離子,還能往其中添加有益于人體的元素,比如碘。并且現在的晾曬海鹽也好湖鹽也好,不一定是為了得到食用鹽,如今大部分的鹽都是用于工業,生産含有特殊元素的化肥。我們化學實驗中需要的鹽酸、氨水、燒堿等物質都來自于化學用鹽,工業鹽還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也可以被用于藥品、化妝品。它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
工業鹽隻能用于工業,不可食用,因為裡面含有亞硝酸鹽,這是一類緻癌物質,對人體有害。同時,如果我們的食用鹽放置時間久了,也會出現亞硝酸鹽,因此不要囤積食用鹽,也不要吃過期的食用鹽。
鹽身份的變化鹽在古代不僅是寶貴的生命所需物質,還是防腐劑般的存在。古代沒有冰箱,保存食物需要大量的鹽。它也是牲畜們的必須,在缺少電力機械的年代,耕牛和戰馬都是古代難得的動力來源,它們平時的飲食需要大量的鹽,這就相當于今天飛機坦克所需要燃料一樣。因此古代不允許私人買賣鹽,更不允許私人開采鹽,這在古代是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相傳炎帝與皇帝起初的大戰就是為了争奪古山西的鹽湖。
鹽不僅在中國曆史上很重要,在世界曆史上也很重要,古埃及時期,一個工人的工錢就是鹽,貴族更是使用鹽來刷牙。
大航海時代,鹽是每艘遠洋帆船的必備品,除了船員要食用外,船上隻能用鹽保存食物。此外,船員因為長期在甲闆上拉扯帆布的繩子,手上被勒出了傷口,如果不加以處理,就會感染,最後演變成船員發燒生病。船員們為了活下去,就不得不拿鹽塗抹傷口,殺菌消炎,雖然很疼,但是效果很明顯,這也保證了大航海時代大部分人的健康。
可以說鹽在人類曆史上具有的作用,沒有它人類的文明不會進化得如此之快。如今,人類的科技發展加快,鹽越來越容易獲取,它的身價也一跌再跌,曾經連黃金都買不到的鹽,現在人人都買得起。
但身價的暴跌并不意味着鹽已經沒有作用了,我們的生活依然離不開它,如果人長期不吃鹽,即使在醫療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是會選擇給缺鹽的患者輸生理鹽水。目前,人類并沒有找到可以替代鹽的物質,我們還将與它共同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結語
人十天不吃鹽,就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眼花、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昏迷。如果是小孩缺鹽,那麼會出現發育遲緩、長不高,哺乳期的婦女會出現奶水不足,産後抑郁。無論哪個時間段的人類都離不開鹽,曆史上也是如此。
我們起初可以從食物中獲取鹽分,但是随着人類的進化,我們需要額外的鹽分,最初我們還學習草食動物從礦物中獲取鹽分,無意中發現了含鹽的海水、湖水和礦石。後來我們從中提取鹽,并且學會了開采井鹽,用血肉之軀鑽出了世界第一口上千米的鹽井。如今,制鹽工廠就建立在鹽源旁邊,每天生産巨量的鹽,不但用于食用,還用于工業。
鹽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物質,還是一種象征,象征人類不斷認知世界改變自我,象征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生活的不斷提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