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俗稱“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凡是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和腦組織功能和結構損害的疾病都叫“腦卒中”。腦卒中又分為兩大類即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包括高血壓腦出血、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腦動靜脈畸形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缺血性腦卒中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腦供血不足、腦血栓、腦栓塞、煙霧病(MaMa’s病)等。
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往往都有誘發因素。如着急上火、情緒激動、睡眠不好、用力過度、便秘、排尿困難等。此病常常在動态中發病(運動中)。發病突然,症狀較重。發病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對病人的預後至關重要。
缺血性腦卒中往往是在靜态中發病。如在睡眠過程中、在休息的時候或在安靜狀态中。此病的發病較出血性腦血管病來得緩慢、病情的惡化也較緩慢、且常常反複發作。由于梗塞血管的直徑大小不一樣,臨床表現的輕重程度也有差異。在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住院用藥後,反而會出現肢體全癱。這種血栓,臨床上稱之為進展型血栓。有時即使做到了對症用藥,病情也難以控制。這一點常常需要醫生向病人及家屬說清楚,避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糾紛。
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的人,是好發腦卒中的高危人群。腦卒中乃“急症中的急症”。所以對這些人一定要廣泛地進行這方面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對腦卒中症狀和危險因素的認識,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