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目前在不少人身上都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體位性高血壓就是一種常見的分類,那麼,造成體位性高血壓出現的原因有哪些呢?
體位性高血壓的原因:
體位性高血壓的發生機理,一般認為與靜脈、靜脈窦的“重力血管池”過度充盈有關。
人體心髒水平面以下部位的靜脈和靜脈窦,在受到血液重力影響時,會脹大起來,醫學上将這些靜脈或靜脈窦稱為“重力血管池”。當人平卧時這些血管池不受什麼影響,但在站或坐位時,由于淤滞在下垂部位靜脈血管池内的血液過多,使回流心髒的血流量減少,心排出量降低,從而導緻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全身小血管,尤其是小動脈長期處于收縮或痙攣狀态,造成血壓升高。有些人對這種反應特别敏感,所以可産生體位性高血壓。
體位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體位性高血壓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由于它的發病機理與一般高血壓不同,所以不能采用治療一般性高血壓的辦法來治療體位性高血壓。實驗證明,使用利尿藥不但不能降低血壓,反而會激發血壓進一步升高。因此,體位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肌肉的豐滿程度,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服藥治療,個别症狀明顯者,可适量服用神經功能調節藥(如谷維素等)、中樞及周圍神經營養制劑(如腦複康、維生素類、肌苷及有關中藥)、安定類鎮靜制劑。
體位性高血壓一般預後都比較好,沒有遠期不良後果。因此,門診檢查發現有血壓增高的人,應當明确是否為體位性高血壓,以免采用不必要的或錯誤的治療措施影響患者的心身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