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最常見的病就是小兒肺炎,小孩得了肺炎可不能馬虎,肺炎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甚至會導緻死亡,小兒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容易發生,如果治療的不夠徹底的話很容易反複發作,經常會引起其它的并發症。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我國北方地區以冬春季多見,是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啰音等。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 infantile pneumonia
就診科室:兒科
常見病因: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
常見症狀: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啰
病因
1.細菌性肺炎
由肺炎鍊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綠膿杆菌所引起。
2.病毒性肺炎
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
3.支原體肺炎
4.衣原體肺炎
5.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黴菌、卡氏肺囊蟲等所引起。
臨床表現
1.一般症狀
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體溫為38~38℃,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症狀外,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瀉等全身症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
2.呼吸系統症狀
(1)咳嗽 開始為頻繁的刺激性幹咳,随後咽喉部出現痰鳴音,咳嗽劇烈時可伴有嘔吐、嗆奶。
(2)呼吸道症狀及體征 呼吸表淺增快,鼻翼煽動,部分患兒口周、指甲可有輕度發绀。肺部體征早期可不明顯,以後可聞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積液時可有叩診實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其他系統的症狀與體征
(1)循環系統症狀 嬰兒肺炎時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兒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髒短時間内增大或明顯增大、面色蒼白、口周發绀、四肢水腫、尿少,應考慮充血性心力衰竭。
(2)神經系統症狀 ①煩躁、嗜睡、凝視、斜視、眼球上翻。②昏睡,甚至昏迷、驚厥。③球結膜水腫。④瞳孔改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⑤呼吸節律不整。⑥前囟門膨脹,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除壓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稱為中毒性腦病。
(3)消化系統症狀 肺炎患兒食欲下降、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嘔吐物為咖啡色或便血,腸鳴音消失,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及中毒性肝炎。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細菌性肺炎時,白細胞計數通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重症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有時白細胞總數反而減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細胞計數常為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比例正常或增高。
2.C反應蛋白試驗
在細菌性感染、敗血症等時C反應蛋白值上升,升高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比,病毒及支原體感染時通常不增高,但也并非完全如此。
3.病原學檢查
病原學的檢測包括直接塗片鏡檢及細菌分離鑒定。标本可為痰、咽拭子、胸腔積液、肺泡灌洗液等。病原的分離為最可靠的方法。亦可做細菌或是病毒抗原的檢測、核酸的檢測以及抗體的檢測。
4.胸部X線檢查
胸部X線,早期可見肺紋理增強,以後可見到雙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點片狀浸潤,或融合成片狀陰影,常并發肺氣腫、肺不張。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可做出診斷。但仍需要依靠病原學檢測以明确病因,指導治療與估計預後。
鑒别診斷
小兒肺炎須與肺結核、支氣管異物、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着症等疾病相鑒别。
治療
應采取綜合療法,以改善通氣功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并發症的發生。
1.一般治療
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室溫維持于20℃,濕度60%左右,供給易于消化食物,經常翻身、拍背。
2.給予抗生素
根據以下原則選用抗生素:①臨床與實驗室的資料針對可能的病原。②選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嚴重程度。
若為支原體肺炎,可選用大環内酯類藥物。病毒性肺炎可選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或無環鳥苷等。
3.對症治療
若有缺氧表現,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藥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可使用霧化療法。
預防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強鍛煉,可根據年齡選擇适當的鍛煉方法。戶外活動時,注意适當增加衣服。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時,不要帶小兒到公共場所去。家裡有人患感冒時,不要與兒童接觸。
大家通過上面的介紹對小兒肺炎應該很清楚了吧,在此提醒一下廣大的寶媽和寶爸們,預防小兒肺炎非常的關鍵,預防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平常應該加強鍛煉,選擇合适的鍛煉方法,适當的增加衣服,盡量不要帶小兒去公共場所裡去玩,這些都是很好的預防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