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們現在的工作壓力經常會讓我們患有一些身體上面的疾病,有一些從身體的表象上面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地方了解,有些人身體不适我們可以通過大便的異常以及身體的排便的情況去了解,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一些大便的常見的症狀有很多人會誤解,那麼都有哪些呢?今天就随着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排便是我們人體一個正常的身體行為,幾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進行這個事情。但是我們是否能夠了解這些人體排出的廢物呢?我們今天就和大家分析關于人們對于大便的5個常見的誤解,下面就去了解一下吧。
誤解一: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
胃腸病學專家認為,如果糞便不是太松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于正常範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緻的習慣。隻有在排便頻率發生突然變化時,才應引起注意。
誤解二:大便應該很臭
大便的氣味不好聞,但也不應當有腐臭味。如果大便的氣味極度難聞,那麼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發展為節段性腸炎、乳糜瀉或潰瘍性結腸炎。
賈第鞭毛蟲病(一種寄生蟲感染)這是一種讓大便的氣味變得更加臭的一個原因,如果在排便的時候經常的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建議去看醫生比較好。
此外,人們一整天都在放屁是正常和健康的現象,因為它是腸道細菌在對食物進行消化時所生成的天然副産品。但是,與大便一樣,放屁的氣味持續惡臭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迹象。
誤解三:結腸需要很好地沖洗
從長期來看,清洗結腸對健康很有害,它在沖刷掉壞細菌的同時也把好細菌沖刷掉了,更糟的是,結腸中并沒有太多壞細菌。
有近1000種細菌生活在結腸内,對最後階段的消化起到幫助作用,其中包括吸收水分、讓膳食纖維得到發酵和吸收維生素,特别是維生素K、維生素B1、B2等。
我們在清洗結腸的時候,這些有益細菌和一些電解質會同時的被沖刷掉。而且,在清洗結腸的時候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脫水以及脂腸穿孔和空氣栓塞。血液感染、失去控制腸部肌肉的能力等等的。
誤解四:多花些時間排便有益健康
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排便并不是個好習慣。首先,在馬桶上坐的時間太長易長痔瘡,會引起肛門放松,随後是反複對直腸周圍有助于控制排便的組織進行刺激,就會形成“肛墊”;它會導緻痔瘡,或是這個部位的靜脈發炎。
多項研究也發現,痔瘡患者更有可能在馬桶上長時間停留。其次是髒。大量研究表明,如廁時閱讀材料或使用智能手機會導緻人們受到糞便細菌的污染。
誤解五:排便更多,體重減輕更多
這種看法似乎與物理學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質從體内排出,體重自然就減輕了。實際上并非如此, 很多人喝瀉藥或飲用“減肥茶”,希望通過排便減掉熱量。但熱量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内,而瀉藥針對的部位是大腸或結腸。
大便異常
大便異常,其實預示着一些疾病,下面就來為大家解析各種大便異常所預示哪些疾病?
1、大便鮮紅帶糊狀
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這是由于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
2、大便表面附着鮮紅的血滴,不與大便混雜
常見于内痔、外痔和肛門裂。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而且大便變成扁平帶子形狀,應去醫院檢查是否患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直腸潰瘍等病。
3、大便暗紅似果醬,并有較多的粘液,常患阿米巴痢疾
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種寄生蟲。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排出的大便也有粘液和血,但不像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那樣有惡臭味。
4、大便柏油樣,又黑又亮,常是食道、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
血液本來是紅色,當它進入消化道時,血中血紅蛋白的鐵與肪内的硫化物結合産生硫化鐵,導緻大便呈柏油樣黑色(血量一般達60毫升以上時才能呈黑便)。此外,食道靜脈瘤出血、暴飲暴食後連續嘔吐或食道和胃粘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也能見到黑色柏油樣便。
5、大便灰白似陶土,表示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已被阻塞
膽汁隻好通過血液循環沉積于皮膚,使皮膚發黃。膽結石、膽管癌、胰頭癌、肝癌等都是膽汁流入消化道的“攔路虎”。消化道内沒有膽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樣。
6、大便紅白像鼻涕,俗稱紅白凍子,這是急性細菌性病疾的特點
它是一種濃、血、粘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結腸炎的病人,也會出現紅白凍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狀,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綜合症
幼兒出現這種情況,稱幼兒乳糜瀉。
8、大便稀紅,可能是大腸粘膜出血
若混有粘液、濃液,應檢查大腸粘膜有無炎症。
如何才能保持大便通暢
“欲得長生,腸中常清”,出自漢代學者王充的着作《論衡》,後面還有一句話是“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中醫認為,人體健康的根本在于氣機升降正常,而大便通暢是維持氣機升降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屬于清陽,大便則屬于濁陰。清陽宜上升,濁陰宜沉降。如果大便不通,濁陰不能沉降,則清陽的上升就會受到影響,就會産生各種不舒服的症狀。
首先,要适當增加運動
運動可增加陽氣,而大便需要陽氣推動才能排出體外。增加運動要注意運動量的把握和運動方式的選擇。每天應當保證40分鐘到1小時的活動時間;運動量應從小至大逐漸增加,以每次活動能達到全身發熱,似要汗出而未汗出的程度最好。運動方式可因個人愛好而不同,但應注意活動下肢,以飯後散步和遊泳最佳。
其次,腹部按摩
古人将腹部按摩稱之為“摩腹”,具體方法是:以手掌緊貼皮膚表面,按順時針方向在腹部作環形摩擦。從胃脘部開始,一邊劃圓,一邊向下移動,直到小腹。可在飯後散步時進行,一邊行走,一邊摩腹。
若伴有痔瘡等肛腸疾病,可配合提肛:全身放松,以鼻吸氣,緩慢均勻,吸氣的同時,肛門緊閉,用力提起肛門、會陰部,小腹及腹部同時稍用力内收;稍停片刻,放松,緩緩呼氣。呼氣時,慢慢放松腹部和肛門。這樣一緊一松,做10—15次。
要保持大便通暢,還要調整飲食結構,多食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的攝入量,尤其是晚餐。
大便幹燥有哪些其他的症狀
大便幹燥帶來的一般症狀為口臭、惡心、食納不良、腹脹、皮膚色素沉着、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症狀雖然惱人卻還不算嚴重。大便幹燥還有一些嚴重的危害,如在結腸癌、乳腺病、老年性癡呆等的發病中,都有重要作用。
在臨床上,大便幹結有三種情況:第一,糞便幹結為羊屎粒樣;第二,排便困難,常常在坐便器上使了半天勁兒也排不出來;第三,每周排便次數在不用通便藥時少于3次。以上情況有其一即屬大便幹結。
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理
1、每天早晨起床後飲用一杯溫白開水,或加入少量食鹽的有淡鹹味的白開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有利于排便。
2、便秘者,可服用水蘇糖來調理腸胃,水蘇糖中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強腸胃蠕動和腸内水分,促進代謝廢物毒素排洩,清理體内垃圾,使腸中常清。水蘇糖能使雙歧杆菌快速自然繁殖,抑制有害緻病菌生長入侵,恢複腸内菌群微生态平衡,排便順暢,腸胃功能保持旺盛健康。
3、平時要多吃含纖維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鮮水果。要适量喝水或飲用蜂蜜水,大棗,芝麻和胡桃等,這也有潤肺通便的作用。
4、堅持體育鍛煉能改善胃腸的蠕動,提高腹部和會陰部肌肉的肌力,從而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
5、要養成大便的衛生習慣。每天晨起或早飯後或睡前按時解大便,到時不管有無便意都要按時去廁所。隻要長期堅持,便會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
結語:我們結合上文中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一些對排便症狀的誤解大家是否都能夠了解情況了呢?如果你也出現過上面的症狀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看看,自己進行調理了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