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仔細數數你身邊的十四項癌症之最

仔細數數你身邊的十四項癌症之最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3 08:03:25

  随着科學的進步我們對癌症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但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人談癌色變,甚至對于癌症的遺傳性變相的誇大,令他人陷入深深的恐懼中。今天小編與給大家具體分析我們身邊的14項癌症之最,了解癌症的早期症狀分别都有哪些?

  上個世紀初人們對于癌症這一詞很陌生,但如今,癌症卻成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語,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重大疾病之一,它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非常高,那麼在中國什麼癌症患病率最高?寶寶最容易得什麼癌症?

  中國人得的最多的癌:肺癌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根據中國現有的數據和情況曾作出報告,在未來的30年,中國因肺癌緻死的人數将高達1800萬,這意味着每分鐘會有1人死于肺癌。

  “但其實,肺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中國癌症基金會煙草與肺癌防控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說,遠離煙草、在家常通風、出門戴口罩、少開車、少接觸廚房油煙,使用環保的裝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把肺癌拒之門外。之所以肺癌有這麼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為臨床上近八成病人到了晚期才能确診。

  孩子最容易得的癌:白血病

  白血病也稱為血癌或血液血,中國抗癌協會副主任委員張廣超指出患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有:近親結婚、裝修污染、肥胖、父母抽煙、經常開車等,

  不過,張廣超也指出,白血病等兒童腫瘤絕對可防可治。北京兒童醫院血液中心主任吳敏媛教授指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長期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最有男人特色的癌:前列腺癌

  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緻死率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在我國,這些年也頗有“直追歐美”的架勢。“這主要是因為近20年來,人們生活改善,愛上了高脂飲食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原因造成的。”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那彥群說。“不過,隻要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治愈率能達到95%左右。因此建議,男人50歲後一定要定期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

  最有女人特色的癌:乳腺癌

  想要更好的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我們必須從幼兒時期就開始行動,中國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名譽主任徐光炜教授講,一般兒童的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肥胖、運動量不夠都會對乳腺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就要增加戶外運動,平時飲食多攝入維生素或植物纖維豐富的食物,在更年期要慎用雌激素。

  最能避免的癌:子宮癌

  “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避免肥胖,成效最明顯的,就是可能會避免70%的子宮癌(包括子宮内膜癌和宮頸癌)。”美國癌症學會營養和體育活動部主席科勒?道爾說。此外,食管癌和口腔癌在“最能避免的癌症中”,緊随其後。

  最早可能被消滅的癌:宮頸癌

  “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其誘因。但宮頸癌在這方面卻已取得了突破。”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曹澤毅教授說:“現在,我們都知道,人乳頭瘤病毒是導緻此癌的最直接原因。也正因為此,自從2006年第一種宮頸癌疫苗上市後,就讓人們看到了攻克癌症的第一縷曙光。”

  治療效果最好的癌: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為治療技術取得最多進展的疾病之一。“篩查是狙擊乳腺癌的第一道關卡。手術、内科治療、放療、靶向治療的‘攜手作戰’,不僅讓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達90%以上,也讓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照樣能活得長。”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說。

  病情最溫和的癌:甲狀腺癌

  以20—40歲青壯年為“主力軍”的甲狀腺癌近年出現了明顯增加的趨勢,但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明教授認為,大部分甲狀腺癌惡性度低,病情進展慢,治療效果理想,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甲狀腺癌和體内較高的雌激素水平、精神壓力大、接觸X線等放射性物質關系密切,如能避免這些緻病因素,預防都不是難題。”

  和飲食最相關的癌:消化道癌

  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帶來了大腸癌;維生素C缺乏、愛吃酸菜、吃得太燙,導緻了食管癌的高發;吃得太鹹、吃得太多,則是胃癌的“罪魁”。因此,天津市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建議,“吃飯七分飽”、食物多樣化、多吃果蔬少吃肉永遠都是防癌真理。

  不會得癌的地方:指甲和頭發

  除此之外,人體其他各器官都會和癌症扯上關系。但還是有災難鮮少波及的區域。比如扁桃腺癌、唇癌、肛門癌、間皮瘤、外陰癌、陰道癌、腎上腺癌等疾病,其發病率也都在0.1/10萬以下。

  最難治療的癌:胰腺癌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稱号。”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複旦大學胰腺癌疾病研究所所長倪泉興教授說,胰腺癌部位特殊,很難發現早期症狀,病人就診時大多已進入晚期,手術切除難度高、風險大、費用也相對較貴。而且胰腺周圍血管豐富,地處交通要道,影響器官多達五六個,的确非常棘手。

  最複雜的癌:淋巴瘤

  2009年,羅京、青年演員李钰等人的逝世,讓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了淋巴瘤。事實上,雖然它是分型最多的癌症,但并不像人們想象得那般可怕。化療讓部分淋巴瘤從過去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變成了現在九成以上都能治愈。“另外,如果防範裝修污染、緩解精神壓力、保持體重,盡量避免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就可以很好預防。”天津腫瘤醫院内科主任王華慶解釋道。

  最有中國特色的癌:肝癌

  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的乙肝病人位居世界第一,當然也直接造成了我國肝癌病人高居全球榜首。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秦叔逵教授說。肝癌有四大緻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黃曲黴素、喝受污染的水以及酗酒吸煙。針對此,國家制定了肝癌的一級預防方針:第一,改水,不吃溝塘水,吃深井水,吃自來水;第二防黴,不吃黴變玉米;第三,接種疫苗。

  中國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

  據統計,上海癌症發病率1980年比1963年增加了一倍,超過北京、天津的25%,為全國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癌症監測數據顯示,上海市區女性的癌症發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近一倍,每100名上海女性中就有一人是癌症患者,也遠高于我國其他城市。“這主要是因為城市越發達,環境污染就可能越嚴重,人們生活就越不規律,壓力也越大,也就難免癌症發病率會日漸攀高了。”支修益說。

  癌症的早期症狀

  人體細胞的代謝可使它們變為容易排洩的廢物,被排出體外,但也可能在酶的生物轉化作用下,使它們變成能直接引起細胞遺傳物質DNA突變的物質,形成癌細胞。癌細胞會按幾何倍數迅速分裂繁殖,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最終形成癌團塊。

  然而,這還不一定可以導緻人體産生腫瘤,隻有當緻癌物進入人體到達某器官,損害細胞促其突變,形成潛伏的癌細胞,癌細胞必需經過促癌因素的促進,才能大量繁殖,最後發展為癌症腫瘤。目前科學研究發現,病毒、黴菌、射線、化學緻癌劑飲食是導緻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緻癌物質。而根據目前的醫療診斷水平來說,遏制癌症對生命的威脅最好的方式是——早發現早治療。因此,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留意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其中以下這15個細節值得你加以留意——

  男人應該注意的:

  1.睾丸變化

  睾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39歲。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睾丸情況,包括睾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内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别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裡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并持續一周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2.小便問題

  随着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别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

  女人應該注意的:

  1.腹脹

  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适,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規律出血

  月經周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後,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征兆。

  男女都應該注意的:

  1.乳房硬塊

  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号。對于男性來說,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都是乳頭發炎的表現,也是乳癌的症狀。

  2.疼痛

  随着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并持續一周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

  3.淋巴結變化

  專家指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4.發燒

  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緻,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征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緻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體重莫名降低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确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内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複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續腹痛且伴抑郁

  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郁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郁與胰腺癌關系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勞

  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征兆,但對于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别呢?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8.咳嗽不止

  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9.吞咽困難

  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應該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内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

  10.皮膚變化

  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着,并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征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

  11.異常出血

  米歇裡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12.口腔變化

  吸煙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

  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狀。

  随着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已經從單純的手術療法拓展到化療、放療、生物療法及綜合療法多種途徑,不少惡性腫瘤的5年存活率已經逐年提高,而且生命質量也顯着改善,多數愈後病人都能像健康人一樣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但這些良好的治療效果都取決于癌症的早期發現和規範化治療。

  結語:癌症的發生與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密不可分,所以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從中下手,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重自己的體育活動,加大自己的戶外運動量,還要密切關注身體上出現的小病小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