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又稱肝性腦病,是指由于肝細胞的嚴重損害,導緻代謝障礙,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謝産物,或由于門、腔靜脈之間有手術分流或自然形成的側支循環,門靜脈血中的有毒物質繞過肝髒,直入體循環而緻中樞神經系統代謝紊亂所引起的意識障礙和以昏迷為主的一系列精神、神經症狀。
臨床表現為
煩躁不安、嗜睡、言語不清、精神欣快或抑郁、舉止失常、意識模糊、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體檢可有黃疸、消瘦、蜘蛛痣、肝脾腫大、腹水、下肢腫等原發性肝病體征。
肝昏迷的病因
直接原因。肝實質彌漫性損害可緻肝昏迷,如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等。
血氨增高。進食過量的蛋白質、口服铵鹽或上消化道大出血,均可使血氨增高,以緻産生精神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電解質紊亂。應用大量利尿劑或放腹水過多、胃腸道感染反複嘔吐、腹瀉等均可使電解質紊亂。
各種感染、缺氧,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使用麻醉、鎮靜藥也可誘發肝昏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