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竊取了後周的江山,建立宋朝。趙匡胤登基後,采取先南後北的策略,控荊湖、滅川蜀、定江南。結束了中原地區70的戰亂。明太祖朱元璋曾評價趙匡胤:
“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在曆史長河中,趙匡胤算是一位英雄。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趙匡胤的死亡非常離奇。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50歲的趙匡胤生病。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入宮,第二日清晨,趙匡胤突然病逝,皇位由趙光義繼承,是為宋太宗。因為當天夜裡有人遙遙看見趙光義在燭光下離席逃避,又聽見有斧擊柱子的聲音,因此後人稱此事件為“燭影斧聲”,當天夜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是曆史之謎。
巧合的是,21年後,趙光義駕崩時,宋朝皇位傳承又一次發生波折。這時,一個關鍵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宰相呂端,呂端用自己謹慎的态度,粉碎了這次陰謀。
毛主席曾有句話叫“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句話能很好地概括呂端的性格特點。平時不注重小節,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小心謹慎,堅守底線。呂端的父親曾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兵部侍郎,後來投奔趙匡胤。趙匡胤登基後,呂端襲承父親千牛備身的職位,曾在基層磨煉多年。趙光義登基後,呂端升為開封府判官,而此時擔任開封府尹的人是趙光義的三弟、齊王趙廷美。
趙光義登基後,因為顧及“兄終弟及”的說法,對弟弟趙廷美充滿猜忌。公元979年,趙光義想利用親征北漢的機會,讓趙廷美留守開封監國,故意給趙廷美一個破綻,以尋求機會打壓趙廷美。聖旨頒布後,齊王府的幕僚們歡欣鼓舞,認為趙廷美的機會到了。然而,呂端和趙廷美是開封府的同僚,因此提醒趙廷美:
“陛下在外征戰,齊王殿下應當跟随陛下出征,若你留在開封,非常不合時宜。”
趙廷美一聽,恍然大悟,他若留在開封,必然大難臨頭,于是立即上奏請求随軍出征。
此事過後,趙光義漸漸發現呂端是個人才,便一路提拔,不久提拔為參知政事,後來提拔為宰相,和寇準同列。此時呂端已經60歲,人雖老邁,但思維卻十分敏捷。
最初,趙光義讓呂端和寇準輪流執掌相印,後來逐漸發現呂端的能力在寇準之上,于是便推呂端為首,寇準為次。
公元997年二月,宋太宗趙光義病危,宦官王繼恩等人認為,若太子趙恒登基,他們沒有擁立之功,不如改立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于是聯合李皇後企圖發動政變,以廢黜太子。
呂端身為宰相,正好入宮面見宋太宗,見宋太宗病情嚴重,身邊隻有李皇後和王繼恩,卻不見太子趙恒,他猜到太子被皇後等人故意疏遠。緊急情況下,呂端偷偷在自己的玉笏上寫下兩個字——“大漸”(病重的意思)。然後自己拖住李皇後和王繼恩,悄悄派人把玉笏送到太子府中。太子趙恒看到後,立即明白父皇病重,強行闖入宮中,來到宋太宗身邊,阻止了一場政變。
《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
宰相呂端問疾禁中,見上不在旁,疑有變,乃以笏書“大漸”字,令親密吏趣上入侍。
宋太宗駕崩後,李皇後和王繼恩不死心,呂端擔心事情有變,聲稱有先帝廢太子的遺诏,讓王繼恩随自己到中書畫閣中去取,當王繼恩踏入畫閣後,呂端立即将王繼恩鎖在房内。
然後呂端去見李皇後,李皇後見王繼恩遲遲不來,知道事情有變,不得不擁立太子趙恒繼位。
從宋真宗趙恒登基的過程來看,呂端先送玉笏,再鎖王繼恩,最後勸說李皇後,這一系列操作,确保了宋真宗的成功登基,若無呂端,宋朝曆史上可能會再發生一次“燭影斧聲”。
有意思的是,趙恒登基時,坐在簾子後面,大臣慌忙跪拜,呂端卻不急着跪,他走到簾子旁邊,探着身子往簾子裡看,确認簾子裡是趙恒本人,才退步跪下,高呼“萬歲”。
呂端為何要這樣呢?因為他知道,新皇登基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定要親自确認。這就是所謂的“大事不糊塗”。
呂端身材肥胖,行動遲緩,看似笨笨的,其實他處理政務時總能提出最優的方案。“呂端大事不糊塗”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人生格言,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要謹小慎微,隻有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