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7:41:15
對東亞曆史有了解的朋友恐怕都知道,朝鮮半島在曆史上曾經長期使用漢字,但在進入20世紀之後,卻逐漸地減少了漢字的使用,到目前讓許多人感覺已經完全不使用漢字了。而日本在曆史上雖然很早就改名了自己的文字假名,但卻始終和漢字一同使用,直到現代仍是如此。那麼這兩個地區既然使用漢字,為什麼又會發明本民族的文字?而目前朝鮮半島和日本對漢字依賴度的差異又是基于什麼原因呢?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于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于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于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日語現在仍然離不開漢字)1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别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态,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态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态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緻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着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别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态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态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隻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态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隻是在曆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态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于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日語現在仍然離不開漢字)2

朝鮮世宗創立諺文時的說明:“國之語音,異乎中國”,其實就是在說朝鮮語(韓語)和漢字很難兼容

但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卻還都是典型的綜合語,也就是說這兩種語言裡都存在着超大量的時态和格位變化,比英語要複雜的多的多,而這些元素都是漢字所沒法表達的,因為漢字是針對漢語這種典型的分析語所發明的。所以日本和朝鮮半島雖然願意使用漢字,但卻始終是非常糾結的,因為漢字的形式和他們語言的形式有根本的矛盾,沒法調和。而這就是這兩個地區最終分别發明出本民族文字的根本原因。

漢字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不同現狀是什麼原因導緻的?

而日本因為在曆史上幾乎一直是一個獨立于中原王朝之外的存在,所以它在對待文字的态度上其實是比較靈活的。在公元5世紀前後,日本就發明了一種叫“萬葉假名”的文字。但其實說它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是對漢字的一種變通使用,即它把漢字完全變成了一種表音符号,隻是用漢字來表達日語裡與其相近的語音,漢字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隻是把一段漢字組合在一起,能念出一段日語,而懂日語的人能明白這段漢字的意思。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日語現在仍然離不開漢字)3

日本的萬葉假名,雖然都是用漢字寫成,但不會日語的人看這段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這本身已經是在日語和漢字無法調和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了。而且這種文字其實是對漢字極大的浪費,因為如果這樣用漢字,漢字每個字的形聲、會意和指事等字形形成原理都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那麼漢字複雜的字體做字母用其實也就是一種浪費了。

所以日本人很快就對萬葉假名進行了改良,即不再使用規範漢字,而是用漢字草體和一些部首創造出了筆畫簡單的片假名與平假名,來表示日語裡那些沒法用漢字表達的語法結構。但對于漢字本身可以表達的詞彙,比如幾乎所有的名詞和相當數量的形容詞,則繼續使用漢字來表達,而這就基本上形成了現代日語的書寫結構。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日語現在仍然離不開漢字)4

日文平假名的創制過程

所以日文裡的假名,從一開始就是針對漢字與日語的不協調而進行的一種補救。用它雖然可以取代漢字,把日語按照發音完全寫出來,但卻有幾個缺點,導緻日本人不願意完全廢止漢字。首先的一點是日語的發音相對來說是世界上所有語言裡最簡單的,因為日語裡基本上沒有雙元音音節,就算遇到從外語裡音譯過來的雙元音詞彙,在日語裡也必須要分解成兩個或者多個連在一起的單元音。同時日語不象漢語有四聲這樣的結構,所以這種過于簡單的發音也就導緻了日語裡同音詞特别特别多,一個拼寫一樣的詞彙有20個左右的同音詞在日語裡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而這種現象用漢字就能很容易區分。比如日語裡的替代、抗體和後退等等詞彙如果用假名寫出來,都是こうたい(koudai),這樣不結合上下文就沒法區分,但如果用日本漢字寫出來,則分别是“交代”、“抗體”和“後退”,就很容易區分了。

另外日語因為本身綜合語的特點,所以特别強調每個單詞在句子裡的詞性,如果都用假名去書寫的話,這些詞性的差異就沒那麼直觀。但用漢字配合假名去書寫,因為漢字主要是名詞和形容詞,所以直觀地一看就能從漢字本身和假名的差别判斷出許多詞彙的詞性,可以大大加快日語的閱讀速度。另外由于假名和日語本身的特點,使得如果完全用它書寫,其字符數量會比漢字多一倍左右,而這樣其實也會影響閱讀效率。再加上日本沒有被中國中原王朝統治的曆史,漢字對他們來說隻是代表借用書寫方式,沒有其它含義,因此日本也沒有發明其它方式取代漢字的動力,所以日語裡直到現代也還在大量使用漢字。

而其實朝鮮語(韓語)的文字諺文在現代也沒有完全取代漢字,因為它和日語的假名一樣,在被創造出來時其實也不是為了完全取代漢字,而是希望和漢字混合使用的。而且它也沒法很好的解決朝鮮語(韓語)裡的同音字問題。不過朝鮮語(韓語)比日語要好的一點是它的發音相對要複雜一些,所以在其固有詞彙裡同音詞相對要少一些,所以同音詞問題沒有日語那麼嚴重。但因為朝鮮語(韓語)裡也有大量漢語借詞,而且朝鮮語(韓語)裡也沒有四聲這種結構,所以也還是存在同音詞這個問題。因此直到現在,其實無論是韓國還是朝鮮,也都是在把諺文和漢字結合使用,隻是方法有所不同。

日語如果全部用漢字會怎樣(日語現在仍然離不開漢字)5

諺文雖然看起來也是一個一個的字,但卻是用字母拼出來的

在韓國,本身漢字就沒有被廢止,隻是韓國人會有意盡量不用漢字,但在一些報刊文章的标題、學術寫作、出版物署名、身份證姓名欄以及任何相對正式,而且使用諺文有可能導緻歧義的地方,都還會标注上漢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基本避免同音字混淆的問題。韓國人在上學時從小學六年級會開始學習漢字,初中畢業時會學900個漢字,高中畢業會再學900個,所以通常一個韓國成年人能認識大約1000多個漢字。而朝鮮雖然在出版物和日常寫作時都已經不用漢字,但其普通人在學校要學習的漢字數量卻遠遠超過韓國。根據一些資料,現在每個朝鮮人在學校5至9年級(相當于初中畢業)要學習1500個漢字,到高中畢業要再學500個。而如果上大學,在大學裡要再學1000個漢字。所以普通的朝鮮成年人掌握的漢字數量應該在2000到3000個左右。所以雖然朝鮮人平常不用漢字,但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大量漢字,所以其實遇到同音詞很多時候在其認知裡是能有漢字不同的意識的,因此其實在實際上也沒有完全脫離開漢字。


所以總體上,日本和朝鮮半島發明本民族文字是其語言與漢字無法兼容的必然結果,但其本民族的文字其實在本質上也都還無法單獨使用,隻是日本從便捷角度對漢字使用的更多,而朝鮮半島從民族意識的角度,使用少一些,但其實直到現代也都在變相地使用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