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有何不同

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有何不同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2 10:19:40

今日在網上有患者留言,54歲的楊先生,30歲的時候雙手便開始不停抖動,而且這種情況日益加重,發展到後來,筷子拿不住,筆也捏不住。特别是公司開會及聚會等場合,緊張時震顫加重。疑問,是特發性震顫還是帕金森病?

西安交大一附院帕金森病關愛中心陳偉教授介紹,楊先生的症狀是特發性震顫的幾率較大,特發性震顫聽上去很陌生,其實這是生活中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同時也占了“震顫病”中的多數,其症狀容易和帕金森病混淆,因此漏診、誤診情況比較常見。

特發性震顫患者的震顫部位(頭、手臂、下肢、聲音、下颌、是否對稱等),發作方式(靜止性、姿勢性、動作性)、頻率與幅度(精細或粗大)。單純頭部震顫提示特發性震顫和肌張力障礙性震顫,但腭和面肌震顫更常見于帕金森病;不對稱性上肢震顫常見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為原發性震顫和肌張力障礙性震顫;腿部震顫或行走時手部震顫提示帕金森病;精細震顫常見于特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生理性震顫,常很難發現;小腦性震顫則表現為高幅振蕩,帕金森病的震顫介于兩者之間。

據文獻報道,部分患者飲酒後震顫減輕。嚴重者可于疾病後期出現步态障礙和共濟失調,震顫可出現于單一部位,部分患者症狀在較長一段時間内趨于相對穩定,亦有部分患者随病程的延長,症狀逐漸加重,累及其他部位。早期關于特發性震顫的研究僅關注運動症狀,認為其是一種單一症狀的良性運動障礙性疾病。近年來,關于特發性震顫的研究越來越多地表明,除運動症狀外,患者亦可出現非運動症狀(NMS)。

報告顯示30%的特發性震顫患者存在繼發性社會焦慮,且焦慮程度與年齡呈負相關,與社會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而與震顫嚴重程度和患病時間無關聯性。特發性震顫患者焦慮評分高于正常對照者。約30%的特發性震顫患者存在社會焦慮,且焦慮程度與震顫嚴重程度無關聯性。特發性震顫患者出現焦慮症狀的機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有何不同(手抖是帕金森病還是特發性震顫)1

(1)患者因擔憂震顫症狀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而焦慮。

(2)焦慮症狀與抑郁症狀并存。

焦慮是影響特發性震顫患者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被認為是繼發于日常功能損害或社交活動中個人負面情緒的影響。抑郁症狀可能先于震顫症狀出現,而非震顫症狀的繼發性影響。研究還指出,特發性震顫患者主觀的抑郁主訴和抗抑郁藥物的應用均較正常對照者頻繁。

鑒别各種原因的震顫需要從病史的采集、震顫特點的觀察以及體格檢查來綜合分析:

1、典型的特發性震顫在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發現。

對起病的高峰年齡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病年齡的分布為雙峰特征,即在2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段;另一種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很少在少年發病,随着年齡增長發病人數增加,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

2、特發性震顫惟一的症狀就是震顫,偶有報道伴有語調和輕微步态異常。

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開始,主要影響上肢,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響後,常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颌部。累及軀幹和雙側下肢者少見,僅在病程的晚期出現,而且程度比上肢輕。随着病程和年齡的增加,頻率逐漸降低,幅度逐漸增加。

典型症狀是手的節律性外展,呈内收樣震顫和屈伸樣震顫,旋前旋後樣震顫(類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見。書寫的字可能變形,但不會表現為寫字過小。另一個常影響的部位是顱頸肌肉群。頭部、舌或發聲肌均可累及,表現為患者手部嚴重的姿位性震顫和頭部震顫,包括垂直的“點頭”運動和水平的“搖頭”運動。軟腭、舌的震顫會導緻發聲困難。

3、震顫在發病10~20年後會影響活動,随年齡增長嚴重程度增加,以緻完成精細活動的能力受到損害,至發病後第6個10年達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歲可影響社會活動和生活能力,包括書寫、飲水、進食、穿衣、言語和操作。震顫幅度越大,對活動能力的影響也越大。震顫對性别的影響無差異。

4、許多因素都可以影響震顫,饑餓、疲勞、情緒激動和溫度等會加重震顫。與大多數不自主運動一樣,特發性震顫在睡眠時緩解,也有個别報道,震顫在淺睡中仍然持續存在。

圖片

特發性震顫患者對乙醇(酒精)的反應是特征性的。許多患者即使隻攝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減少震顫。42%~75%患者飲酒後震顫減輕,但隻是暫時的,一般維持2~4h,第二天震顫反而加重。很少有報道乙醇(酒精)對其他類型的震顫有類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過中樞起作用的。

5、特發性震顫可以伴發其他運動障礙的疾病。特發性震顫伴發帕金森病是衆所周知的。據報道,在特發性震顫患者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比正常對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歲的特發性震顫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險度是同年齡組的随機人群的24倍。

特發性震顫藥物治療

特發性震顫的治療歸納為藥物和手術治療,常用藥物有心得安、安坦等,根據臨床治療數據顯示,大部分患者服用藥物治療效果甚微。

特發性震顫患者DBS手術治療

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具有低創傷性、可逆性、可調控性的特點,因此,難治性重症特發性震顫患者應首選手術的治療方法,而且手術對中線症狀的緩解明顯好于單側手術,而雙側手術若出現構音困難、吞咽障礙等并發症,可通過術後程控調節減輕其程度和範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